「我小時候都在這棵樹下玩呢!」
「咦?我也是欸!」
這是歸來社區的人們,面對老樹獨有的浪漫。老樹是眾人難以忘懷的共同記憶,多年來,早已成為社區最具代表的精神象徵。本次專訪接觸到歸來社區的傳奇老樹——雞蛋花王,親臨現場感受老樹旺盛的生命力,在村民與老樹的互動中,間接體認到何謂「人樹共好」的最佳寫照。
前兩期【焦點人物】聚焦在屏東縣政府的護樹工作以及《聽樹》出版團隊的跨域合作。本期【焦點人物】在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林業及保育科同仁的引介下,我們走訪《聽樹》一書中提及擁有傳奇老樹的歸來社區,聽屏東縣議員蔣家煌、社區的耆老們分享他們與雞蛋花王的專屬黃金歲月。
◎飄洋過海來扎根——傳說中的番花
歸來,一處屏東市郊的農村社區。一踏進社區,從車站高架鐵軌下公共空間的座椅到廟宇牆壁的圖案設計,雞蛋花圖案隨處可見,然而,雞蛋花圖案之所以滿布社區,到後來成為歸來人在地最佳的精神象徵,還得溯源到社區的傳奇百年老樹——番花王雞蛋花樹。
歸來車站高架鐵軌下的各式雞蛋花圖案設計
屏東縣議員蔣家煌表示,歸來以歸心里、湖南里、湖西里等三里組成,三里的中心就是社區的傳奇老樹——番花王雞蛋花樹。為什麼會被稱作「番花」呢?據村中耆老們解釋,這棵老雞蛋花樹是在17世紀隨著荷蘭人的貨船來到臺灣,在南臺灣的歸來一處落地生根,臺灣先民把荷蘭人稱作「番人」,「番人」帶來的花,當然被稱作「番花」;不識字的乩童在神明附身起駕後竟寫下「千年萬龍樹」等字,此後,老樹也有了自己專屬的名字。雞蛋花樹是歸來人的世代記憶,比鄰社區代表大廟慈天宮,是社區多年來各類活動的重要場域。
從廟埕望去的番花王雞蛋花樹
於番花王雞蛋花樹下訪問議員蔣家煌
議員蔣家煌與我們講解老樹與慈天宮的歷史連結
村中耆老許釗枝與議員蔣家煌和我們談談他們心中的老樹記憶
「我小時候這棵樹就已經這麼大了,我每天都在樹下玩!」村中耆老許釗枝笑笑地說道。
這是歸來社區居民對於老樹的共同記憶和語言,在大家的成長歲月中,老樹始終參天、雄偉,雖難以考究老樹的真實年齡,但對歸來人而言,老樹少說也有三百至四百歲,韶光荏苒,祂依然存在,代代守護歸來社區的居民。
雞蛋花散落一地
◎共存記憶同心搶救——老樹的護育
老樹一直都給人屹立不搖、歷久不衰的形象,好像都沒有危機出現,實則並不然。蔣家煌與我們分享,曾有賣豆漿的攤販在樹下將未販售完的豆漿倒在樹根上,以為這樣可以為老樹「灌溉養分」,但甜味引來蟲蟻啃咬樹根,使樹體有傾倒的危機,民國77年,歸來人上下團結一心搶救老樹,在老樹旁蓋了涼亭,涼亭除了可供民眾乘涼,亦可支撐樹體。
近年,老樹生長狀況不如以往,蔣家煌得知後連忙通報縣政府林保科,經樹醫生診斷,發現水泥束縛老樹樹根,使其難以吸收水分與養分,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建璋教授的團隊的建議下,社區決定澈底改變老樹的生長環境,改以生態友善的工法重建涼亭,移除老樹周圍的水泥地面與地底下的水泥、石塊,改成草皮和礫石,讓水分、養分可以順利向下滲透。
以八角涼亭支撐樹體
蔣家煌表示,這次重新搭建涼亭,特地將百年樹齡、「千年萬龍樹」與「台灣番花王」特色樹名銘記於涼亭上,希望藉此記錄傳奇老樹的不凡。有鑑於落雷劈樹的事件頻傳,歸來社區也貼心地在鄰近處為老樹安置避雷針,降低任何危害老樹的風險。如今番花王的樹葉又開始茂密,大廟與老樹相互輝映,持續守護村民!
蔣家煌議員與我們說明涼亭的設置緣由
涼亭上,老樹專屬的匾額
◎情感凝聚——傳唱老樹精神
番花王雞蛋花樹常年陪伴村民,早已成為記憶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時任里長的蔣家煌於民國85年成立歸來社區發展協會,並以老樹原形設計社區社徽,墨綠色的樹體代表百年老樹向下扎根,屹立不搖,提醒社區的人要有「吃果子,拜樹頭」飲水思源的心;橘紅色涼亭代表村民擁有赤誠的心,團結共同致力於社區文化工作。而歸來社區大廟慈天宮在重建的過程中,也將雞蛋花元素融入廟宇的牆壁、屋頂等各處,希望能將老樹精神與歸來社區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蔣家煌議員與我們說明社徽意義
重建後的慈天宮牆壁以雞蛋花元素設計
重建後的慈天宮全貌
林保科技士黃勝隆也與我們分享,為使人樹情感更加緊密、讓更多不同群體的人能理解到傾聽樹的重要及必要性,便委請智慧菓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廖柏瑋替縣內幾顆代表性的老樹設計二次元人物,發展成「樹王公阿佳」系列,希望透過不同的媒介、產品推廣老樹護育,而歸來的番花王雞蛋花在系列中便化名為「君萊」;廖柏瑋笑笑地表示,從來沒想過漫畫與守護老樹也能譜出共鳴,在推廣「君萊」的二次元人物期間,曾經將「君萊」的等身人形看板置於廟前,希望能讓雞蛋花樹、慈天宮、歸來社區三者更加緊密連結,原先擔心村民會認為二次元人物不登大雅之堂,有汙名化老樹、神明的情況,沒想到這樣的設計大受村民的稱讚與喜愛!
「你能想像嗎,君萊的人形立牌放在拜媽祖的慈天宮的門口,居民大家都覺得很棒!這真的很神奇!」至今廖柏瑋仍對此是津津樂道。
廖柏瑋向我們介紹「樹王公阿佳」的各類二次元人物的周邊產品 ,以及人物形象設定
廖柏瑋以番花王雞蛋花為原形設計的二次元人物「君萊」
為推廣社區老樹,歸來社區發展協會更與林保科、廖柏瑋等人於民國112年1月8日舉辦「歸來慈天宮 千年萬龍樹」寫生比賽,當天現場的參與者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歲小兒,甚至還有許多從外地歸鄉的遊子共襄盛舉,將老樹的樣子刻劃進心底深處。
廖柏瑋與我們分享寫生比賽得獎作品
◎實踐聽樹——人樹共好
人樹如何共好?沒有標準答案,但在南台灣的歸來社區,有這麼一群人,用他們的歲月與時光持續耕耘在老樹護育這條路上,也交出了一張漂亮、亮眼的成績單!
老樹和廟宇的存在凝聚了社區意識,人們進一步藉由社區營造建立在地認同,除了雞蛋花之外,歸來作為傳統農業社區,盛產牛蒡、豆薯、青蔥等三種農作物,合稱為「歸來三寶」,它們同樣成為社區的精神象徵;以雞蛋花和「三寶」為題材的圖案設計散落在社區各處,連慈天宮廟中的對聯,都是歸來三寶的藏頭詩。
社區內歸來三寶的圖案設計,連慈天宮內都以「牛蒡、豆薯、青蔥」作為對聯藏頭詩
歸來國小的師生們以「歸來三寶」為靈感,創作了家鄉繪本系列《接蒡》、《喜蔥》。《喜蔥》透過故事描繪了歸來地區鼓勵學童努力向學的文化,以及鄰里社區與學校之間的關心與互動。
故事名稱靈感來自於歸來社區的洗蔥街,該地居民常在家門前幫助蔥農撿蔥,此景不僅可以看出蔥在當地的經濟地位,更代表著鄰里間密切的情感聯繫。
書名《喜蔥》取其「洗蔥」諧音,以母愛為核心,並融入新住民家庭元素。描繪認真向學的孩子希望與母親共享獲獎喜悅的動人故事,結合越南文化的奧黛與歸來社區的青蔥,展現歸來地區的社區文化特色。
繪本《歸來番花》、《喜蔥》封面及內頁(歸來社區吳漢霖理事長提供)
校園中處處可見社區意象(歸來社區吳漢霖理事長提供)
對老樹的偏愛、對神明的敬重,對歸來社區來說,二者早已成為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蔣家煌表示,社區內幾乎每戶人家都有種雞蛋花,村民在種植雞蛋花之前也會很有儀式感地去廟裡詢問媽祖是否可以種植?神明若應允,才會插枝種植。
陳榮華作詞、作曲的歌曲〈歸來番花〉,2023年屏東歸來國小80週年校慶暨感恩音樂會中,居民一起大合唱(歸來社區吳漢霖理事長、林保科黃勝隆技士提供)
「在歸來人眼中,日子再怎麼算,這顆番花王三、四百歲絕對跑不掉,人們不斷地老去,老樹卻像始終不變的靠山,庇佑著一代又一代。」
蔣家煌的這段話,也收錄在《聽樹》書中。以「這一次,換我們聽樹怎麼說?」為經,以樹的「生、老、病、死、重生」為緯,《聽樹》一書不僅介紹了如何觀察樹是否生病、護樹工作應如何進行等,也紀錄許多人們與樹的故事──從個人、團體到社區、政府單位等,當老樹融入了社區成為地方生活、信仰的核心,也同時凝聚了社區意識、提升社區認同與向心力,歸來人真正「聽」見了陪伴社區百年的番花王,並用行動讓我們看見了一個「人樹共好」的生活型態與社區記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