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藝術
【書介】劇場圖像的誘惑:史料證據、社會文本與文化展演
劇場稍縱即逝的特質讓劇場史學家在拼湊過去的劇場面貌時,比其他藝術遭遇更多的難題。劇場圖像──可能指涉和劇場相關的演出、人物或成規的圖像再現──作為史料是相對晚近的。弔詭的是,歐美劇場史學家往往大力鼓吹不該輕忽圖像,卻旋即殷殷告誡,圖像隱藏諸多詮釋陷阱。
據此,本書企圖建立一個系統性考核劇場圖像作為史料的方法,並突破劇場圖像的研究限制,視劇場圖像為多重文化力量角力下的社會文本。其中,隨著媒介性質與功用的演變,圖像的表演性被凸顯,尤其是可大量流通、以演員為主的圖像成為有意識的文化展演。本書先提出一個跨領域的劇場圖像分析架構,再佐以五個涵蓋古今中西劇場的圖像案例,剖析它們如何作為史料證據、社會文本或文化展演文本。要理解清朝的海上實力,
就必須跳出傳統觀點的藩籬, 不再用意識形態決定論來審視此一帝國。
本書提供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廣泛視角。作者將清朝描繪成亞洲巨人,在漫長的十八世紀中,靈活地應對各種挑戰,並活躍於無論是陸地或海洋的邊疆。藉由分析海事、水師和海關的制度化,作者提出擁有漫長海岸線的清朝並非一個漠視海疆的帝國,而是持續在政治、軍事,甚至概念上關注海洋事務。本書藉由一種從海洋視角審視清史的新取徑,開拓中國以至東亞歷史的討論空間。
目錄
圖表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一、從幾張劇場圖像說起
二、研究問題:劇場圖像,不僅僅是史料
三、臺灣的劇場圖像研究現況與跨文化研究的可能性
四、論文改寫說明與章節結構
五、圖像取得、引文的中文譯文、與格式相關問題說明
第二章 西方劇場圖像學的理論發展與測繪分析架構
一、帕諾夫斯基圖像學概念簡介
二、連結劇場圖像與帕式圖像學:西方劇場圖像學理論爬梳
三、測繪劇場圖像學的進程與三大跨領域研究學門
四、小結:解讀劇場圖像的三種可能方式
第三章 基礎考核:突破劇場圖像作為史料的詮釋陷阱
一、考量圖像的原物質環境、材質媒介與藝術脈絡成規
二、圖像製作者與委託者
三、圖像內容與劇場的相關性
四、小結:在不確定中小心求證
第四章 拆解自然演技:《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作為劇場文件
一、一戲/夕成名的大衛.賈里克(David Garrick, 1717-1779)
二、「自然」演技的發展與內涵
三、《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與劇場再現的關聯
四、小結:在圖像中不朽的演技藝術
第五章 形構英國性:《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作為社會文本
一、《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獨特的形式與主題
二、繪畫的層級與畫家的藝術地位
三、建構獨特的英國敘事、展演英國性
四、崇高之不可及:霍加斯的未竟之業與遲來的肯定
五、小結:兩種「自然」的命運
第六章 從舞台到名片式照片圖像:十九世紀中葉美國女演員雅妲.愛賽克.曼肯的身體與性別展演
一、美國十九世紀中葉的理想女性身體論述和女演員
二、舞台上曼肯的偽裸體身體
三、舞台上曼肯可變的、雌雄同體的身體
四、名片式照片中曼肯的多元身體和性別展演
五、小結:無法抗拒的轟動與行銷
第七章 從娜拉到毛夫人:攝影圖像、生活扮演和性別論述
一、銘刻女性身體的現代性與國族想像
二、藍蘋時期的左翼新女性展演
三、江青時期的革命新女性展演:從雌雄同體到男性化的身體
四、小結:論述建構與現實矛盾
第八章 構成主義作品的烏托邦想望:梅耶荷德執導的《綠帽王》攝影圖像作為劇場史料與社會文本
一、《綠帽王》:俄國最重要的構成主義劇場作品之一
二、前衛,來自回應社會變革
三、革命前後的構成/主義:從抽象藝術轉變到應用藝術
四、構成設計「第三國際紀念碑」:新世界/想望的象徵
五、臥房鬧劇《綠帽王》作為革命性的劇場?
六、解讀構成主義製作《綠帽王》圖像
七、小結:從舞台到現實,烏托邦想望的幻滅
第九章 西方劇場圖像學的跨文化實踐─以洪洞縣明應王殿《忠都秀壁畫》為例
一、明應王殿《忠都秀壁畫》的重要性
二、研究文獻綜述與近年出版觀察
三、應用考核表來檢視《忠都秀壁畫》
四、小結:提供思考、適用的考核表
第十章 結論
徵引書目
索引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劇場圖像的誘惑:史料證據、社會文本與文化展演》(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劇場圖像的誘惑:史料證據、社會文本與文化展演》(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