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歷史

【書評】寧靜時光的必要之刺──《歷史上的刺蝟島-前進全臺十四處戰爭與軍事遺構國定古蹟》

 上稿時間:2024/11/20   
撰稿人:王毓麒 
【書評】寧靜時光的必要之刺──《歷史上的刺蝟島-前進全臺十四處戰爭與軍事遺構國定古蹟》

112年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集結朱宥勳、瀟湘神、熊一蘋、謝宜安、班與唐與何玟珒六位青年作家所發行,因應台灣特殊的地緣位置,以四百年時空架構為背景,將重大的歷史事件與軍事防禦建築定為經緯,從六個事件與十四處軍事遺構國定古蹟串構,在各統治時期抵外防禦設施建置下,如何一步一步地成為歷史上的刺蝟島。

同前文化部長史哲書序之標題「寧靜時光的必要之刺」,透過歷史看古蹟,再從古蹟中重新回顧歷史,是該背起行囊,出門去尋找那些被遺忘的歷史吧。

 

文/王毓麒

每當在台灣各鄉鎮旅行時,常會看到路邊矗立著當地的古蹟指標,但往往總是呼嘯而過,10年前因緣際會而開始在台灣各地走讀,才開始從各地的古蹟中去拼湊未曾認識的台灣歷史。

 

台灣四面臨海,有美麗白潔沙灘,也有高聳入海的岩岸,是經歷千萬年大自然力量的雕塑,才擁有的獨一無二絕佳海岸景觀;但也因為各種歷史因素,這些美麗的海岸線卻長期處於各式的管制下成為禁區,見似親近但又遙遠無比。

 

近四百年的台灣,來自荷蘭、西班牙、法國、日本的各項入侵劫掠、商業往來,甚至於統治殖民,各式的防禦設施在不同的時代都扮演著堅不可摧的重要角色。也因此,在當時重要的外圍海域,北部的基隆、淡水,以及南部的安平、打狗,建立起因應時局的防禦設施,堡壘、砲台、城牆要塞等,將台灣打造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刺蝟島。但也隨著科技進步與戰爭方式的改變,這些軍事防禦已經失去防禦功能,也在沒有維護保養的狀況下失去了當年的風采。歷史可能會被遺忘,但不會消失,本書從時間與歷史的角度,透過文史作者的講述,來瞭解台灣歷史的血肉之軀。

 

從作者班與唐對基隆砲台描述開始,過去對於基隆有砲台的印象,主要是前往萬里吃螃蟹時看到路旁的大武崙砲台路標,渾然不知基隆擁有佈滿砲台遺跡的寶藏。作者從一八九五年的乙未戰爭開啟砲台的故事,原來遠在基隆的戰爭竟與霧峰林家關係密切;而日治時期對於沿海防禦以及沿海要塞觀念的整備計畫裡,設置於基隆的砲台就是坐鎮北部的要塞堡壘,負責防禦外敵入侵臺北的總督府。緊接在精彩的歷史故事之後,作者用圖文導覽方式帶讀者進到大武崙砲台與槓子寮砲台,昔日的砲台在卸下防禦的光環之後,除了是尋幽秘境之外,都是超廣角的絕佳觀海景點。

 

第二段故事,作者朱宥勳以清法戰爭主題來導覽橫跨三個地區(基隆、淡水、澎湖)的二沙灣砲台、滬尾礮臺、西嶼西臺與西嶼東臺四座砲台,將一場原與台灣無關的戰爭,以說故事方式精彩描述。跟著作者的文字,彷如直接穿越時光隧道回到當時,就在法軍攻打基隆危急時刻,當下清朝守將也僅能在緊迫的狀況中,用盡全力修建砲台,所以當時實際不斷上演的畫面,就是這些砲台對法軍產生的威脅有限;但雖然如此,也由於法軍遠從歐洲萬里遠征,只要戰事拖長,補給及後援終將陷入困境。主持台灣防務的劉銘傳做出棄守基隆,並拆除毀壞八斗子煤礦機器的決定,讓基隆失去戰略優點而動搖法軍的戰鬥決心。侵略者終究要面臨的兵力問題與環境因素,也在清軍增援與後續的戰役中逐漸失去優勢。除了獲勝的淡水之戰,作者也將澎湖帶進故事中,同時在其中穿插砲台平面圖與實景照片,讓讀者可以感同身處於其間而融入故事之中。

 

除了基隆、淡水與澎湖的砲台,還有因為牡丹社事件後新建的二鯤鯓礮臺與旗後礮臺,以及鴉片戰爭後為防止英軍侵襲而建的四草礮臺。在作者謝宜安和瀟湘神的傳神故事中,去探索身處重要地緣中心的台灣,在各種可能的侵略下所建構像刺蝟般的防衛,也就像作者瀟湘神的描述:「百年過去,戰爭時期的煙硝味與悲涼,都沉澱為海埔新生地,化作冬日陽光下的蝴蝶,飛舞於微涼的風中」,透過作者的文字去想像過去的故事。

 

不只是跟礮臺有關,城池也是非常重要的防禦建築,從作者謝宜安講述的臺北府城與恆春古城,作者何玟珒的鳳山縣舊城與台灣府城,以及作者熊一蘋所撰述的從熱蘭遮城到臺灣城,從北到南,重要的古城被催生的因果,每一章節都非常值得讀者去深究。

 

本書打破以往閱讀習慣的線性邏輯,針對單一事件延伸串連,反而更能細品這些古蹟的前世今生。雖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閱讀此書絕對勝過萬里行蹤,穿古視今感受曾經的刺蝟之島。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
《歷史上的刺蝟島 : 前進全臺十四處戰爭與軍事遺構國定古蹟》(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歷史上的刺蝟島 : 前進全臺十四處戰爭與軍事遺構國定古蹟》(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