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采風

【書評】《鯨豚.海洋.漁人》

 上稿時間:2018/12/27   
撰稿人:編輯部 
【書評】《鯨豚.海洋.漁人》

 

 《鯨豚.海洋.漁人》於2017年12月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出版,介紹台灣東海岸鯨豚與海洋生態、人文故事之風采。秉持「關於海洋,了解海下,除了魚,我們也要認識人」的精神,採訪團隊在一年半中蒐集17篇關於東海岸的海洋、鯨豚、漁人故事,包含海調發現、鯨豚擱淺救援、鏢旗魚的老船長、漁市心臟的拍賣員糶手等真實故事。

整理/編輯部

如果你也曾搭上賞鯨船,沿著花蓮外海追尋鯨豚身影,想必很能體會思瑩在工作現場的感動。思瑩是海上鯨豚調查員,每年五月到九月,東海岸最為炙熱的時候,她大部分時間都不在陸地上,而是在普照著豔陽的海上搖晃著度過。十年來,她仍然深深地為海洋、為鯨豚所著迷。

透過鯨豚調查員的視角,一窺海上研究的重要意義。台灣是在一九九七年開始有系統地進行海上鯨豚調查,穿越線調查法是普查特定海域鯨豚資源最常用的方法。調查船會沿著規劃好的S型路線航行,調查員在固定時間內觀察、記錄發現的鯨豚種類、數量,以及棲地狀況,觀察時間結束後,即返回原規劃路線,繼續尋找其他鯨豚。

花紋海豚是台灣花東海域最常見的鯨豚種類之一,經常數十隻成群出現。由於每隻動物身上的背緒和花紋都不一樣,如同人類的指紋,所以科學家能夠藉由這些獨特的特徵辨識出每一隻個體。拍攝野生動物彼此互異的特徵,以此建立鯨豚身分證的Photo ID,亦是海上研究的一大功課。

書中除了海洋調查員,漁人故事亦有深刻的描寫記錄,例如:至今與海浪搏鬥四十年的旗魚鏢手張天賀船長。當時機來臨,身為鏢手必須熟悉旗魚的習性、動向,選擇在時閩、速度和角度都精準搭配的那一刻擲出鏢槍。人與魚的耐力較勁,多半是受傷的旗魚氣力耗盡,但有時也曾有強壯的旗魚脫鉤而去。

17篇訪問綜觀台灣東部傍海而生的職人,傳達深切的知識與感動。海洋無可預約,但值得期待,唯有深入的認識海洋,才能進一步關懷她、保護她,為環境友善盡一份心力。

 《鯨豚.海洋.漁人》內頁之一

《鯨豚.海洋.漁人》內頁之二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鯨豚.海洋.漁人

五南書店→鯨豚.海洋.漁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