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台灣自解嚴以來,以福佬族群為主體的「台灣意識」,引領台灣社會整體對於國家的想像與認同,並形成一種主流的論述,展現為圍繞著「台灣」/「本土」概念的各種變形,而台灣其他的族群也在這種主流意識的影響下,演化出各種不同的回應:福佬族群與客家族群憑藉著母語與歷史經驗;省外族群則透過同質的歷史、生活經驗;原住民透過神話與信仰價值的重構,以確立自己的文化主體性,並進一步思考自我族群的存在意義,以及某種命運共同體的可能。本書試圖立基於整體歷史與社會的高度,觀察各族群在面對台灣解嚴帶來的威權解體,如何重新建構自我的主體而自成不同的體系;並從不同的族群主體出發,進入福佬、客家、省外、原住民等四大族群的內在世界。透過族群歷史情境的重建,以及文本的分析與詮釋,將作家隱藏在文本中的族群符碼給「轉譯」出來,呈現出他們對於族群的理解、建構、想像及反省,以及他們如何因應於這樣的潮流。透過不同當代小說書寫典範的建立,也因此確立族群的書寫風格。書末並附有<解嚴以來台灣族群大事記>。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台灣意識,台灣族群,當代小說書寫,族群書寫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464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編譯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人:呂秀琴 聯絡電話:02-33225558分機643聯絡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