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所討論的焦點,正是從「古典社會」轉進到「傳統社會」的階段。而儒家思想便是在這個階段,逐步凝成其思想意識之內涵。在本書中,筆者首先從「德」義的概念發展切入,指出以「價值」為思考導向的儒學與古來傳統的關係,並由此顯豁儒學的思想軸線。其後,論述儒家學派的肇基者──孔子的思想,並由其不同生命階段的思想內涵,說明日後儒學爭議的可能原因,實已種根於此時。因此,子貢、孟子、荀子所見到、所理解的儒學,已因個人之體會不同,使得以「價值」為導向、以「心性」為課題的儒學,產生「詮釋」差異的家派困擾。再者,隱於歷史脈絡中的出土文獻,亦於二十世紀末,為古代儒學研究帶來新意。不管是〈窮達以時〉或〈民之父母〉,我們於其中所讀出的訊息是──孔子之後、孟荀可能未分化前的儒學觀點。這些觀點似與今日的某些既定印象,有所出入。當然,歷史的發展常伴隨著挫折而來,面對「秦火焚書」的災厄,先秦儒者遭逢亙古以來未有之大變局。經典、經典信仰、經典詮釋在政治力的強行介入下,「道尊於勢」的理想只能隱於「歷史斷層」之中。「秦火焚書」的效應,實開啟中國思想史日後爭議的一大歷史動因。最後,漢代經學的提倡,在追索聖人原始作意的「正典化」運動中展開,儒學意識真正成為這塊土地上的精神主導者。檢討上述相關方向的思考,其間又涉及一個方法問題的態度,此即「疑古」與「信古」的立場。因此,本書亦就此一問題,進行分析。透過本書的撰寫,應可為古代中國的儒學意識之形成的討論,帶來較為嚴謹的論述。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儒學意識,正典,德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512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人:王茹萊聯絡電話:02-33663260聯絡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