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首先以對儒家「天下」思想的理解為基礎,論證其中「核心/邊緣」、「漢/非漢」的相關問題。另外以山西商人為例,論証商人及其營生世界所顯發之儒家價值的一貫與分歧。隨即以「邊緣儒學與非漢儒學」的研究視野,針對清代八旗以及內蒙古、臺灣等地的儒學論題分別探討並予以比較。指出清代邊緣儒學和非漢儒學特性的構成,除了儒學本有的核心價值與帝王的主導外,亦受到各邊區獨特人文環境和清廷的差別政策所左右,呈現出共通性、調融性與在地性。最後書中論證近代以降儒家傳統在臺灣的發展,一方面就近代臺灣客家儒紳吳子光與丘逢甲為中心,探討臺灣儒士因應世變,其海洋意識由隱晦而勃發,終以實際行動甚於論述的方式體踐儒家價值;另一方面則以晚清至日據時期臺灣客家鸞堂的儒教意識為中心,討論儒家文化深植臺灣基層社會,深入民間信仰的內涵與意義。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出版品網址(線上版或試閱版):連結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儒學,晉商,蒙古,八旗,臺灣,鸞堂
- 附件:其他:
- 頁/張/片數:52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人:黃喬妤小姐聯絡電話:02-33663261聯絡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台大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