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河川揚塵為不可抗力之天然現象,因隨著民眾對生活品質要求提高,故逐漸受重視,爰環保署奉行政院指示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並提出101年至104年執行「河川揚塵防制及改善推動方案」;由環保署統籌建立制度與監測督導,水利署負責中央管河川區域內揚塵改善措施,林務局檢討保安林重建及林木培育,地方政府等相關單位亦參與相關工作,共同改善揚塵問題。
據此,由於104年度為「河川揚塵防制及改善推動方案」執行最後一年,故水利署有必要就河川局執行成果做整體檢討與分析,因此本計畫除了延續102與103年「河川揚塵防治工法探討與策略評估(1/2)、(2/2)」有關大安溪、大甲溪、烏溪、濁水溪、卑南溪等五條河川之評估成果外,另加入蘭陽溪、和平溪、高屏溪、花蓮溪及秀姑巒溪等五條河川進行分析,同時透過專家輔導現勘、地方說明會與在地諮詢活動彙整各方意見,以因地因時制宜之原則,針對上述十條中央管河川規劃分年分期防制工法,做為水利署後續推動揚塵防制工作與經費規劃之參考。
目次
摘 要I
AbstractIV
目 錄V
圖目錄XI
表目錄XX
第1章 前言1-1
1.1 計畫緣起與目的1-1
1.2 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收集1-1
1.3 揚塵防制工法彙整1-4
1.4 防制成效評估方法彙整1-8
1.4.1 102年「河川揚塵防治工法探討與策略評估(1/2)」計畫之成效1-8
1.4.2 103年「河川揚塵防治工法探討與策略評估(2/2)」計畫之成效1-12
1.4.3 河川揚塵防制綜合成效1-23
1.5 中央管河川易發生揚塵之水系及河段1-24
1.5.1 第一河川局揚塵防制位置1-24
1.5.2 第三河川局揚塵防制位置1-25
1.5.3 第四河川局揚塵防制位置1-27
1.5.4 第七河川局揚塵防制位置1-27
1.5.5 第八河川局揚塵防制位置1-28
1.5.6 第九河川局揚塵防制位置1-28
1.6 影響揚塵發生之重要因子1-29
1.7 本計畫各工作項目1-32
1.8 工作架構、方法及步驟1-33
第2章 輔導本署河川局執行河川揚塵 防制及推動方案2-1
2.1 各河川局歷年揚塵防制與改善措施2-2
2.1.1 第一河川局2-4
2.1.2 第三河川局2-5
2.1.3 第四河川局2-7
2.1.4 第七河川局2-8
2.1.5 第八河川局2-10
2.1.6 第九河川局2-12
2.2 104年度揚塵防制執行之輔導2-14
2.2.1 問卷調查2-14
2.2.2 輔導訪查與現地調查2-16
2.2.2.1 第一河川局2-16
2.2.2.2 第三河川局2-18
2.2.2.3 第四河川局2-22
2.2.2.4 第七河川局2-28
2.2.2.5 第八河川局2-31
2.2.2.6 第九河川局2-34
2.3 實際佈設案例說明2-35
第3章 探討本署河川局執行河川揚塵 防制及推動方案之成效3-1
3.1 評估方法之選用3-1
3.2 104年度工區工法成效之影像記錄3-1
3.2.1 第一河川局3-4
3.2.2 第三河川局3-6
3.2.3 第四河川局3-8
3.2.4 第七河川局3-9
3.2.5 第八河川局3-10
3.2.6 第九河川局3-11
3.3 各河川局歷年揚塵防制成效3-13
3.3.1 資料來源與監測站分布3-14
3.3.2 限制條件3-20
3.3.3 各河川揚塵防制成效分析3-21
3.3.3.1 第一河川局:蘭陽溪3-21
3.3.3.2 第三河川局3-22
3.3.3.3 第四河川局:濁水溪3-29
3.3.3.4 第七河川局:高屏溪3-32
3.3.3.5 第八河川局3-34
3.3.3.6 第九河川局3-36
3.3.4 分析結果3-40
3.4 推動在地諮詢成效:社區公共治理與實作示範計畫3-41
3.4.1 執行方式與內容3-41
3.4.2 實際執行過程與成果說明3-43
第4章 檢討執行河川揚塵綠覆蓋之相關規定4-1
4.1 河川區域種植規定依據與緣由4-1
4.1.1 立法依據4-1
4.1.2 立法緣由4-1
4.2 與揚塵相關之河川區域種植規定4-2
4.3 河川種植規定修定與新增建議4-5
4.3.1 建議修訂項目4-5
4.3.2 建議新增條文項目4-6
4.4 建議協同環保單位執行河川公地聯合稽查4-6
第5章 揚塵潛勢區判釋與風險度排序5-1
5.1 衛星影像之判釋5-1
5.1.1 判釋流程說明5-1
5.1.2 判識結果5-6
5.1.2.1 第一河川局5-6
5.1.2.2 第三河川局5-8
5.1.2.3 第四河川局5-11
5.1.2.4 第七河川局5-12
5.1.2.5 第八河川局5-13
5.1.2.6 第九河川局5-15
5.2 工程施設序位總體分析評估5-17
5.2.1 水利署管轄易揚塵河川風險排序5-17
5.2.2 各河川局管轄易揚塵區段優先防制排序建議5-20
第6章 研提本署河川局後續各河川 揚塵防制分年分期實施計畫6-1
6.1 揚塵防制工區規劃流程說明6-1
6.1.1 劃分各級洪水位範圍6-1
6.1.1.1 蒐集易發生揚塵區段水文與地文資料6-1
6.1.1.2 FLO-2D二維水理模式6-2
6.1.1.3 因時因地防制工法6-2
6.1.2 防洪植栽林帶種植評估6-6
6.1.3 一維水理檢核6-7
6.1.4 分年分期實施計畫6-9
6.1.4.1 主要工作項與執行原則6-9
6.1.4.2 經費評估及計算基準6-10
6.2 規劃各河川局揚塵防制工區及分年分期實施計畫6-13
6.2.1 第一河川局6-13
6.2.1.1 蘭陽溪揚塵防制重點區段6-13
6.2.1.2 和平溪揚塵防制重點區段6-18
6.2.1.3 第一河川局分期分年規劃6-21
6.2.2 第三河川局6-22
6.2.2.1 大安溪揚塵防制重點區段6-22
6.2.2.2 大甲溪揚塵防制重點區段6-26
6.2.2.3 烏溪揚塵防制重點區段6-30
6.2.2.4 第三河川局分期分年規劃6-33
6.2.3 第四河川局6-34
6.2.3.1 濁水溪揚塵防制重點區段6-34
6.2.3.2 第四河川局分期分年規劃6-38
6.2.4 第七河川局6-40
6.2.4.1 高屏溪揚塵防制重點區段6-40
6.2.4.2 第七河川局分期分年規劃6-45
6.2.5 第八河川局6-46
6.2.5.1 卑南溪河口段揚塵防制重點區段6-46
6.2.5.2 第八河川局分期分年規劃6-51
6.2.6 第九河川局6-52
6.2.6.1 花蓮溪揚塵防制重點區段6-52
6.2.6.2 秀姑巒溪揚塵防制重點區段6-55
6.2.6.3 第九河川局分期分年規劃6-58
6.2.7 各河川局分期分年規劃與建議6-59
第7章 協助各河川局辦理地方說明會與講習訓練7-1
7.1 地方說明會7-1
7.1.1 第一河川局7-4
7.1.2 第三河川局7-5
7.1.3 第四河川局7-8
7.1.4 第七河川局7-9
7.1.5 第八河川局7-10
7.1.6 第九河川局7-12
7.2 講習訓練7-14
7.2.1 課程內容規劃7-14
7.2.2 講習訓練成果摘錄7-16
第8章 結論與建議8-1
8.1 工作結論8-1
8.2 工作建議8-3
8.2.1 河川揚塵防制困境與挑戰8-3
8.2.2 河川揚塵防制建議與新構想8-4
參考文獻壹
附件A 歷次審查意見與辦理情形A-1
附件B 中央管易發生揚塵河川防制與因應Q&AB-1
附件C 防風定砂工法相關說明C-1
附件D FLO-2D模式簡介D-1
附件E HEC-RAS模式簡介E-1
附件F 粒狀污染物排放量與工法成效減量計算方式F-1
附件G 本計畫河川範圍之植生情勢調查資料蒐集G-1
附件H 講習訓練課程教材H-1
附件I 本計畫問卷回收記錄與概述I-1
附件J 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104年「臺中市河川揚塵防制計畫」河川揚塵好發點巡查報告J-1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fugitive dust improvement for rivers administered by central government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河川揚塵防制,因時因地制宜工法,分年分期規劃
- 附件:DVD
- 頁/張/片數:672
授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