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3,054
:::
兒虐議題之資訊整合與政策建言

兒虐議題之資訊整合與政策建言

  • ISBN/ISSN:9789860582826
  • 出版單位:衛生福利部
  • 開數:23*17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250
書籍介紹

透過適當的預防措施與公共教育以及後續的醫事、檢察、警政、法政、社政聯手作戰,絕對可以降低發生率,這也是未來要繼續努力的方向。兒童保護工作要效法疾病防制的「三級預防」精神,我們一秉初衷,傾全力在每一個環節做到滴水不漏!

目次

第一章‧受虐兒在加護病房的流行病學及臨床表徵(李恩沛)
17 摘要
17 一、前言
19 二、研究方法
20 三、結論
27 四、討論
29 五、總結
第二章‧悍衛兒童微笑的權利――高醫兒少保網絡團隊之整合(徐仲豪‧尹莘玲‧ 莊美慧)
31 一、前言:高醫兒少保行動團隊簡介
33 二、高雄市兒童少年驗傷醫療整合中心
34 三、兒保小組人力組織架構
35 四、高醫兒少保醫政與社政之整合
39 五、結語
41 第三章‧兒少虐待相關研究與未來發展(吳漢屏)
第四章‧高風險動態資料系統――行政院與臺北市經驗分享(薛承泰)
47 一、理念與背景
48 二、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福利高風險家戶資訊系統」的誕生
50 三、功能簡介
55 四、「社會福利資訊與高風險預警系統」特色
56 五、結語
第五章‧國內兒虐驗傷官/法醫人力不足現況分析與解決之道(尹莘玲‧徐仲豪)
59 一、制度簡介
60 二、法醫師法之立法過程
60 三、法醫師法的執行情形及目前法醫師的困境
67 四、法醫機構的獨立性與中立性
68 參考文獻
第六章‧兒虐案件早期通報、處遇、安置及網絡連結現況與未來方向(何素秋‧藍元杉)
69 一、序,兒童保護服務現況的大哉問
70 二、自通報、處置、安置到返家,受虐兒童在每個服務環節都有一個難解的故事。
79 三、小結與建議
81 參考文獻
第七章‧從教育及輔導觀點談兒童虐待預防工作(謝坤叡‧賴妍諼)
83 一、前言
84 二、兒童虐待之類型及兒童受虐之影響
87 三、以教育與輔導觀點看兒童虐待的預防工作
95 四、結語
96 參考文獻
第八章‧兒童虐待議題之社區通報經驗(高慧娟)
99 一、前言(通報只是浮現問題的冰山一角)
100 二、兒童虐待常見影響因素
100 三、社區通報的經驗
101 四、展望
103 參考文獻
105 附錄:「兒虐議題之資訊整合與政策建言」第4次專家會議會議紀錄

編/著/譯者簡介

黃璟隆醫師(教授)
新北巿立土城醫院 院長
長庚大學醫學系 教授
臺灣兒科醫學會 監事長

序言/導讀

長庚醫院每年平均通報疑似兒虐及兒少疏忽案件約400例。2017年11月,「長庚兒保小組」發表了一份極重要的研究報告,分析從2001年至2015年經由社福單位通報的受虐兒童,其中因傷勢嚴重入住長庚兒童加護病房的「危重症病童」,有60%是遭到腦傷,並有10%不幸死亡,僥倖存活的受虐兒有26%變成重殘。 這份由林口長庚兒童加護科主治醫師李恩沛發表的研究論文,仔細分析了355名入住加護病房的受虐兒預後,絕大多數是受到腦部損傷與骨格肌肉傷害,整體在加護病房的死亡率接近一成。這是國內醫療機構首次針對兒虐臨床診斷長期追蹤研究的結果,並獲得國際級醫療期刊《醫學》(Medicine)刊登。其重大發現包括下列數項: .從2001年至2015年因「兒少不當對待」(兒虐)入住加護病房的危重症病童遽增五倍之多,2017年每個月平均有5名兒虐個案必須入住加護病房。 .遭受「兒少不當對待」的病童以0-1歲左右嬰幼兒最多,比例高達85%。 .受傷的部位以頭部、腦部最多,達60%。 .受虐兒病例預後,死亡達10%,重殘26%。 .受虐兒病例60%需接受手術治療,其中需要接受開腦的神經外科手術佔30%。 .遭受兒虐的病童以男性居多,但是青春期以後(12-18歲)女性陡增,原因是性虐待案件增加。 .兒虐通報科別以創傷急診科最高,其次為兒童內科急診,門診最少,不足2%。 .醫療院所兒少保護小組的成立與介入,確實可以增強對兒虐病例的通報。 兒虐事件層出不窮,甚至逐年有增無減。長庚醫院發表的兒虐研究論文,可以瞭解這些受虐病童的流行病學,幫助臨床醫護人員進行治療決策與評估,也可做為政府相關部門制訂兒虐防護政策的依據。但身為臨床兒科醫師,看到上述的研究報告結果,其實心裡十分沉痛,醫師的職責是盡其所能救治病人,對於兒虐事件卻常覺力有未逮,這些小孩送來救治時大多非死即傷,慘不忍睹,但醫療人員只能緊急通報,因手上並未握有公權力,也不能代替檢警人員衝到第一線捉拿緝兇,更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跑到最前端阻止兒虐事件發生。 兒虐問題,遠比一般社會大眾想像的更嚴重。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那些送到醫院救治的小孩往往只是冰山的一角,還有許許多多躲在暗處尚未被發現的案例,更是不計其數。從整體面來看,要做好兒虐防制工作,從上游到下游,包括教育、警政、社政、法政、公衛、醫療等整個系統,都要串連起來,形成一個嚴密的預防及追蹤保護網,才能有效地對抗兒虐事件。 有感於兒虐防制工作如果只是靠少數的醫護或社工人員熱心奔走、單打獨鬥,將無法維持長久,一定要建立制度才能達到具體成效。長庚醫院兒童醫療中心自2012年起就有「兒保小組」的運作,2014年曾獲衛福部補助,成立「兒少保護醫療服務示範中心」,定期召開兒少保護工作會議與個案研討會、臨床醫事人員教育訓練、舉辦國際研討會等,參與醫事人員超過3千人次。 2016-2017年,長庚兒保團隊接受國衛院論壇委託,進行兒虐保護防制議題政策研究,一共在全省舉辦了5次焦點團體專家會議以及2次公開大型研討會,有來自各領域包括法政、社政、警政、教育、民間社福團體、山地部落社區等250名專家學者與會,衛福部、立法院也都有官員、委員來參加,議題影響面及觸及面皆為空前,引發非常大的迴響。 兒虐議題,千頭萬緒。其實,我們臨床醫師大多只懂得看病,一開始並不認識這麼多專家學者,幾乎都是土法煉鋼,靠著動員私人關係,一個拉一個,漸漸就變成了一大群人,這些平日散及在全省各地的伙伴,因為有共識,也都很熱血,藉著國衛院論壇這座平臺,得以將彼此的能量集結起來,相互激盪成長,不僅培養出濃郁的革命感情,更形成一股聯盟,真是始料未及,心裡也充滿感激。 未來,我們將著手進行更前端的兒虐議題外展教育推廣,包括培訓兒保教育師資、社區幼兒園、媬姆、學校的兒保教育,以及司法、檢警、公衛、社工人員的兒虐醫學教育,並結合區域內各醫院的兒保小組,搭建雙向的兒少保護合作網絡等等,需要努力的事,還有很多很多。 兒虐猶如社會毒瘤。臺灣的兒虐事件雖然還有很多我們沒有辦法發現,但可以喚醒更多的民眾自覺,主動發現舉報,譬如隔壁鄰居的嬰兒夜夜啼哭,或者附近的小孩長期出現身心異狀,很可能是遭受大人的不當對待、過度體罰,精神虐待、甚至被性侵。兒虐絕對不是「不可告人的家務事」,而是一般民眾都必須關注的公共議題,那些因兒虐而腦傷或重殘的可憐小孩,不僅是社會之痛,也是整體人民的負擔。打擊兒虐,人人有責,讓我們一起向兒虐宣戰!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兒童虐待,兒童保護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2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編輯中心 姓名:陳筱蕾 電話:037-246166-31506 地址:苗栗縣竹南鎮科研路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