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737
:::
東片山下-池上鄉.新開園

東片山下-池上鄉.新開園

  • 統一編號GPN:1010900076
  • 出版日期:2020/02
  • 作/編/譯者:劉亮佑等
  • 語言:中文
  • 頁數:224
  • 裝訂:平裝
書籍介紹

今池上鄉錦園、萬安興水墜一帶舊稱新開園,清末開山撫番之際,部分西拉雅族與阿美族人開始在此拓墾,部分漢人亦陸續移住開墾,由於係新闢之地,故名新開園。面對觀光產業的發展,小村生命史的記述仍不容忽略。這本村史在此關懷中誕生,帶領我們看見人們從移居拓墾到落地生根的歲月裡,所編織的地方面貌。

目次

目錄Contents
010 主委序
012 主任序
前 言 走進新開園 014
第一章 歷史新開園 018
第一節 小地方大歷史
第二節 行政區演變
第三節 庄頭的在地記憶
第四節 清軍舊營址
第五節 197 縣道的穿越及連結
第六節 水圳見證族群共墾的足跡
第二章 北客東移 042
第一節 定居大陂脣的余氏家族
第二節 東覓新家園的黃氏家族
第三節 根著湖底的李氏家族
第四節 開創風俗的魏氏家族
第三章 生活記憶裡的在地產業 066
第一節 綿延今昔的水稻
第二節 種甘蔗及「辦原料」記事
第三節 政策變遷下的經濟作物
第四節 山坡上的雜糧作物
第四章 生活地景 096
第一節 人與土地
第二節 老街風華
第三節 東片山的童年往事
第五章 在生活裡的信仰 130
第一節 蔭庇眾生的神農大帝
第二節 見證歷史流轉的萬善祠
第三節 作伯公福
第六章 東片山下的族群生活 150
第一節 雜貨店
第二節 老街上的閩南師傅
第三節 拳頭師傅
第四節 虔誠祭拜開基元祖的阿嬤
第七章 老聚落的師傅們 168
第一節 新開園的總舖師-趙瑞玉及張鳳梅
第二節 亦耕亦讀的教育者-黃逢喜
第三節 見證農機時代的火犁仔師-黃嵩森
第四節 瓦窯下的做瓦師傅-蕭欉順
第五節 東片山的泥師傅-莊火旺
第八章 諺語童謠和記憶 202
第一節 生活諺語及記憶
第二節 童年歌謠與記憶
第九章 編織記憶的東片山下 212
大事紀・小記事 218
參考書目 221

編/著/譯者簡介

企劃執行: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
主 撰:劉亮佑
協 撰:孟祥瀚

序言/導讀

主委序 一本值得深度品味的客家生活史 近幾年客家委員會積極推動臺東客家文化保存,「臺東市民權里日式 宿舍建築群」的保存是地方上的大事,本會與文化部配合推動修繕與維 護營運計畫,兩年前將寶桑路404巷內雙併日式建築打造為「臺東客家學 堂」,作為傳承客家文化的重要基地,為臺東縣客家親鄉提供一處團體集 會及學習推廣客家文化課程的場域。 除了臺東客家學堂,池上鄉「客家文化園區」也是重要的亮點之一。 臺東縣共有4.6萬客家鄉親,除了一半住在市區,其餘分佈在各鄉鎮,其中 又以池上鄉最為重要。來到池上鄉,可以吃美味的池上飯包、騎腳踏車沿 著自行車道漫遊田野間。近幾年,由於媒體的推波助瀾,「伯朗大道」、 「金城武樹」更是觀光客到池上必定造訪的景點,只是鮮少人知道這條兩 旁毫無電線桿的錦新三號道路,以及兩旁隨風搖曳的金色稻穗可都是百年 來客家鄉親拓墾的足跡。 《東片山下─池上鄉.新開園》記錄的就是這一段故事。民國92年 (2003),從鄉公所到地方人士,基於對稻田景觀的認同,或從公共利 益、或從個人農務工作的角度,成功阻擋了東6鄉道上的電線桿架設,將 無障礙的稻景保留了下來。這條東6鄉道就是今日觀光客造訪的「伯朗大 道」。有別於西部客家集村的居住型態,這本書記錄的是客家鄉親翻山越 嶺到東部留下的足跡。他們與原住民、閩南人的融合、交織出的文化特色 展現在建築、產業、信仰與日常生活中。 一如書中所提到的「當一個地方的觀光產業,過於強調其外在景致, 而將百多年來的生命厚度,簡化為一幅近數十年所形成的美景圖像,無疑 的,遊客所見只是美景的表象。」這是一本充滿深度的好書,正等著您的 細細品味。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李永得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客家,聚落,歷史,台東縣池上鄉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24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文資典藏組 姓名:劉智文 電話:037-985558#308 地址:366苗栗縣銅鑼鄉銅科南路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