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作者以家族三代的故事,從一塊神祖牌中解讀了人鬼神三者的權力較勁與「香火」存滅的互動。以社會學、人類學的宏觀視野,探討傳統宗族對於吉凶禍福的價值判斷與人生觀,本部作品充滿畫面感,兼具文學性與可讀性。
目次
縣長序 2
局長序 4
推薦序 6
自序 8
第一章 緒言
故事 14
前言 20
第二章 艱辛的歲月
四張犁的頭班車 24
風水 26
線西媒婆 29
豬母稅 31
童養媳 36
青蘋果的滋味 40
台北的天空 43
粉紅色洋裝 48
第三章 南陽衍派
和美織仔 52
美援 55
南陽衍派 58
紫煙莊 60
訴訟 61
再見佳人 64
太子爺的簽詩 65
迎新不送舊 70
花轎的背後 73
第四章 失序的家族
神龕下的詛咒 80
新希望的誕生 84
契子過限 89
遠走他鄉 92
牛棚少年 98
入土為安 103
神龕內的紛擾 106
回歸 111
第五章 閭山法主
乩童金湖 114
雙頭香 120
法主公顯神威 121
乩童與桌頭 127
濟公活佛 128
地牛翻身 138
冷爐 141
第六章 後記
人、鬼、神的建構 146
祖先崇拜與吉凶禍福 152
宗族的姓氏與血緣 156
血脈傳承與排它性 161
人神關係 165
參考書目 166
編/著/譯者簡介
葉鴻洲,台灣彰化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1954年7月出生於彰化縣和美鎮四張犁聚落,同年11月隨父母遷居東部花蓮。
1983年創立向上傳播事業有限公司,從事影像創作,作品曾多次入圍文化部電視金鐘獎,榮獲1978年最佳剪輯獎、1979年最佳導演獎、1992年入圍紐約影展、2002年獲休士頓國際影展金牌獎、斯洛伐克國際影展銀牌獎、2003年獲芝加哥國際傳播影片競賽佳作獎、2006年獲達拉斯DCTV最佳影片獎、2016年入圍文化部優良劇本創作獎、及2019年獲花蓮縣文化局電視劇本創作首獎……。
1996年創設後山廣播電台,先後榮獲交通部廣電優等工程金技獎、廣播金音獎最佳經理人、最佳公益廣告獎……。曾任後山廣播電台台長、向上育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財團法人廣電基金會講師、文化部電視金鐘獎評審委員。現任向上傳播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國立東華大學語言傳播學系教師。
序言/導讀
香火
心岱
本文所書寫的內容,雖然是作者三代的家族故事,但是這私題材卻龐大得含括了台灣鄉土的各種傳統習俗與文化,包括養女、入贅、童養媳、契子、生與死……等等所衍生的姓氏、族群、祭祀、傳承、血親等複雜的問題。
透過作者自身經歷、長期觀察、細膩採訪,冷靜梳理寫出了一本反映台灣自日據末到戰後光復初期農村社會的人際網絡、社群關係,並且深入描述彰化「和美」棉被手工業與戰後紡織業興起的時代背景。
全書串接的主線是農村家庭擺在廳堂的神主牌,它接受膜拜,象徵族人凝聚的中心,也就是從姻親、血緣所產生的香火繼承;神祖牌恭奉於神明座的左右,地位與神明不相上下,神祖牌的背後記載著一脈相傳已經亡故的姓名,這些化身鬼魂的名字,卻可以穿越時空,主宰後輩運命,更是無形圈束家族枝葉興旺與否的力量。
作者懷抱對故鄉與族親的深情,重現台灣在二戰前後的農村,如何從極度貧困到富裕生活而至921 大地震之後的興衰延展,在流暢與精準的文字敘述中,葉家三代的故事為讀者掀開了台灣歷史的一頁。
台灣傳統的民間習俗與信仰,隨著都市擴張與現代化生活,一般人會認為早已式微,或概括為愚民的「無知」與「迷信」,但民俗本身也是一門知識「學問」,是「文化」的集大成,「文化」更沒有高級與低級之分,作者的筆就像解剖刀一樣,揭開鄉民日常生活的行事邏輯,以及無常生命到底憑藉什麼而能繼續前進,讓我們目見「天意、神諭、人為」這三者之間的脈絡存在。
儘管科技已經主導了現代生活,但人神的緊密關係,至今仍然充斥在台灣社會,作者突破了這神祕禁忌,赤裸裸的以彰化四張犁這個小村落為抽樣,從一塊神祖牌中解讀了人鬼神三者的權力較勁與「香火」存滅的互動。文中多處以社會學、人類學的宏觀視野,探討傳統宗族對於吉凶禍福的價值判斷與人生觀。本書充滿畫面感,是兼具文學性與可讀性與報導文學。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青少年,成人(業務參考),成人(學術性),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磺溪文學,作家作品,報導文學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176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彰化縣文化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圖書資訊科
姓名:彰化縣文化局
電話:04-7250057
地址:500034彰化市卦山路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