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451
:::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 ISBN/ISSN:9789863986959
  • 出版單位:交通部公路局
  • 開數:16開
  • 版次:初版
  • 價格:定價$420
書籍介紹

實地走台灣23個「前瞻基礎建設-提升道路品質(106-109)計畫」案例,從邁向平權、有感設計、風景公路、永續實踐、繁榮創生五個方向,觀察用路人的需求與公路修繕目的。臺灣近年著重地方創生發展,而交通為建設之母,公路是民眾生活之所需、基礎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公路修繕養護也成為均衡城鄉的必要需求。

目次

前言
公路 流動的史詩
序文
王國材│路暢其通 貨暢其流
大師說路
許鉦漳│公路是縫合人們生活圈的針與線
謝榮雅│有感的道路從設計做起
蕭青陽│讓公路的美好風景成為一種旅行
黃于玻│生態友善公路 讓人和原生動物美好共生
Chapter 1 北區生活圈
新北│為城郊公路打造一座後花園
桃園│沿著桃捷 走入桃源小縱谷
桃園│羅馬公路 原鄉尋騎
新竹│不再被落石阻斷的將軍路
苗栗|舊路新生 回家深耕
苗栗|為石虎找到回家的路
特別企劃 浪漫台3 線
走進內山,看見客家生活style
Chapter 2 中區生活圈
台中|賞螢觀花 農產好行
南投|為觀光開路 小鎮引客入勝
彰化|連貫東西紓車流 點亮古蹟迷夜色
Chapter 3 南區生活圈─雲嘉南篇
雲林|平原上的縱貫公路 火紅木棉燦爛綻放
嘉義|護人也護樹 從用路安全到文史保存
嘉義|為未來鋪路 城市構築道路先行
臺南|農村再造 重現百年官道榮景
臺南|可以開戰車的綠色隧道
Chapter 4 南區生活圈─高屏篇
高雄|拓寬接駁雙管齊下 登頂北高雄新景點
屏東|潮州大橋「好戲」登場
屏東|都市計畫串聯前瞻建設 安居樂業非夢事
Chapter 5 東區與離島生活圈
宜蘭|以人本設計思維 提供用路解決方案
花蓮|全臺最長縣道 串接原鄉魅力生活圈
臺東|走入花東縱谷 與風景同行
澎湖|點亮北環線 綿延看海的幸福時刻
澎湖|為你鋪出順暢好生活
結語
臺灣公路 與時俱進

編/著/譯者簡介

李政青
  熱愛文字、旅遊,曾任數位時代與城邦出版集團採訪編輯、人類智庫傳媒集團出版部主編等,現為自由撰稿,著有《飛越一甲子─虎尾建國眷村的故事》等。
吳秀雲
  曾任職蘋果日報副刊、台灣山岳雜誌、皇冠雜誌等公司擔任編輯與採訪工作,並出版《北海道玩全指南》、《第一次自助遊日本超簡單》等旅遊書籍,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涂曉蝶
  曾任旅奇雜誌採訪編輯、商周編輯顧問編輯、商周alive執行編輯。現為天下雜誌、遠見天下文化出版、黑潮文化等多家媒體及出版社特約記者。
陳俊文
  《嘉義小旅行》作者,教書之餘紀錄家鄉嘉義的人文軼事,新奇事物和美食小吃,以成為城市作家為己志。
張筧
  曾任台灣時報與自立晚報記者、南主角雜誌總編輯。具有十多年採訪編輯創作及出版等相關經驗,現為自由撰稿,著有《走學高雄書地圖》、《看見高雄人》等。
葉亞薇
  曾任職於遠見天下文化集團、城邦La Vie,現為多家出版社特約撰稿,參與採訪撰稿作品有《健康不難,這樣生活就對了》、《新創導入 地方創生再進化》。
鍾文萍
  曾任TO’GO國際旅遊雜誌叢書部主編、綠生活雜誌主編、休閒⽣活雜誌採訪編輯。作品以地方深度旅遊、人物專訪見長,著有《愛苗栗文創散散步》等。

序言/導讀

推薦序 有感的道路 從設計做起 謝榮雅/奇想創造公司創辦人   「道路」所承載的,是人們的連結與希望;不論是要探親訪友、出遊踏青,或是貨通物流、輸運有無,都得靠道路來幫我們實現,藉以串起彼此間的關係,並讓每個人都成為名符其實的「用路人」。   因此,隨著社會與時代的遷移變化,不只用路人的需求有所不同,還造就出各式各樣的道路風貌。直至今日,臺灣仍有許多道路是歷經數十年「演進」而來;像是過去經常可見的產業通道,原先只是因應特定用路需求而出現,後來卻在往來不斷擴大之下進行拓寬、整修,逐漸形成足以讓更多人車通行、環境設施也更完備的「道路」。   設計思維融入道路規劃   在早年創業時,我時常自己開車前往各地的工廠,接洽合作事宜,其中不乏位在田埂間、甚至聯外通道無法會車的鄉間小路上。這也讓我思考,即使道路的演變、進化,可能會受到先天條件的限制,包括環境、資源、政策等;但如果能適當加入「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是否就能讓這些道路更為優化、提升品質,並解決使用上的問題與不便?   數年之前,我曾受邀擔任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Award)的評審,那時令我印象極為深刻的,就是當地最大設計公司GK Design 提出的道路規劃指標系統等相關作品,不只讓我感到相當驚豔,更體認到「道路」這樣的產品,居然也能具備獨特的設計內涵。但當時同組的日本評審,竟然都認為這些作品水準只能算是GK Design 的「正常發揮」而不予給獎,又足足給了我一大震撼。   經過更深入的了解,我才知道,原來日本將「設計」概念或思維融入道路規劃中早已行之有年,包括道路的路線安排與交通設施,或是要在什麼樣的位置空間劃分出綠地公園,以及哪裡要架置路燈、街道設施要如何設計等,都在規劃公共道路時就會一併考量。而像這樣的「設計思維」,也正是過去臺灣在道路闢建或施工時,較為缺乏的關鍵元素。   以多元設計克服問題   其實,運用「設計」來建造或優化道路,可以擁有無限的創意空間。例如山區道路必須隨地形盤旋而上,或是為了保留具有價值的樹木、建築而繞道等,都反映出設計領域所談的「形隨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又或者是行經蜿蜒的道路時,在彎道位置經常設有安全廣角鏡,讓駕駛能夠掌握對向來車的狀況,可避免危險,就是利用設計思維來突破既有的道路條件,並輔助用路人、讓道路發揮更大功能。   尤其在科技日新月異下,如今道路的「設計」也變得更加多元。像是透過人手一支的智慧手機和物聯網的串接應用,就可以快速地告訴我們:什麼路段車況較為壅塞或出現事故,讓駕駛能夠提早因應;或是在進入難以會車的狹窄巷弄前,也可配合道路監測與即時通訊系統,適時提醒駕駛已有對向來車、應稍作停留等,克服道路無法立即改善的問題。   換句話說,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不僅使用者對道路的需求會有所改變,就連能夠應用的方法和工具,也可透過「設計」來加以結合,創造更優質的道路與用路體驗。不過很可惜的是,過去在臺灣,「設計」和負責監造管理道路的公部門之間有如相互絕緣,也許是缺乏美學認知與美感基礎,甚或以為設計就只是美工,以至於在發包道路工程時的「設計思維」愈顯不足。   用策略將價值極大化   事實上,「設計」的一大核心工作在於「策略」,就是要了解設計目標的問題,並找出利用設計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此才能使設計所帶出的價值極大化。這樣的設計思維運用在道路規劃上,就是要把各種需求都納入考量,例如在地民眾的使用情況、外來用路人的想法偏好,或是從地方發展、經濟產業、觀光休閒等跨領域角度來思考,才能真正為道路的建造修繕,找到明確的目的性及有效解決方法。   由此看來,一條道路要能夠融合設計思維、創造設計價值,需要由更高層的立場來引領,像個「總指揮」來整合相關部門的資源與力量,藉此有效實現設計的目的。比如韓國首爾曾經在具有工業設計背景的副市長主導下,找來國外設計團隊,將一條已廢棄的車用高架道路,搖身一變成為人行的空中步道「首爾路7017」(Seoullo 7017),並與周邊的人行道相連,形成民眾步行活動的空間,也讓原先可能被拆除的道路賦予新的生命。   在臺灣,同樣也有新設道路在完工後,將老舊車道改為可供步行休閒的綠色廊道等案例;但這樣的設計概念或創意,並不能只靠神來一筆,而是必須從更根本的「思維」上來改變。值得高興的是,近年來在美學教育的推廣,以及對施政品質的重視下,公部門注重「設計」的氛圍已逐漸提升;就像現在要開設新餐廳時,無論在餐點設計或景觀布置,都得要考慮網紅的觀點,才能創造出能被更多人看見並認同的亮點。   創造臺灣專屬的新設計   想要為臺灣的道路打造更多亮點,公部門在採用國外考察、學習複製等方式之外,更應多加利用臺灣優秀的設計能力與人才,以突破過去框架的思維,創造屬於臺灣的創新設計。像是在道路本體的鋪設上,除了一般常見的瀝青,也還有更多材料、工法等創新應用;如因應地磚式的路面,國外就有開發像卷筒般的鋪設方法與設備,達到既省時又省力的效果。   或是目前臺灣正在積極推廣以煉鋼廠、燃煤電廠、垃圾焚化廠所產生的爐渣、底渣等廢棄物,重新製成道路相關工程使用的材料;不僅能解決廢棄物的處理問題,更可結合環保永續、循環經濟的效益,甚至可從鄉鎮道路開始做起,同時創造地方亮點、帶動產業發展。這也突顯出運用設計的思維,有機會使我們的道路展現更多元完善的功能與特色,並讓每位用路人都能享有道路帶來的美好。 讓公路的美好風景 成為一種旅行 蕭青陽/設計師   十年前,跟隨馬拉松運動的流行,加上朋友的鼓勵,我從「半馬」開始,再晉級到「全馬」,至今已跑了超過100 場的馬拉松。42 公里的「全馬」,全程跑完大約5 個小時,剛起步時腦袋還會思考,途中就把所有事情都想了一遍,接著便是不斷地踩著公路前進,深刻感受到「路的風景」就是跑者的夥伴。   透過路跑觀察道路   42 公里馬拉松賽事的路程,常是從A 地到B 地,再從B 地折返A 地,同一段公路你會在幾小時內跑上兩遍;而42 公里有多長?開車時使用導航才發現,原來是臺北到新竹的距離。   不過,用跑步的方式與速度、往返的視野,會讓你看到平常看不到的事物,也會去思考一些事情。除了「這個路面很容易跌倒」、「這裡的轉彎設計有問題」的觀察,去中南部的鄉村參加路跑,事前想像會跑在美麗的花果田野之間,可是時序不對,不但沒有景觀可以欣賞,反而吸了滿身的農藥。但是,美麗的經驗也很多,像是在臺東,路上有大釋迦的打卡裝飾;在澎湖,則有魷魚、花枝丸的公共藝術⋯⋯。這些有別於我做唱片、室內設計,都是很有意思的體驗。   其實,我國中時的夢想就是成為景觀建築師,出發點是覺得道路很醜,希望自己有能力改變它。因為當時的臺北縣,道路上永遠有砂石車行駛,引起漫天灰塵,路面經常是坑坑巴巴;而且路旁的行道樹都是榕樹,當時間一久、樹齡漸長,只見整樹長滿大把如鬍鬚般的氣根,顯得蒼老而不易親近。這些年,我感受到臺灣公路建設的功能性很強,道路平坦順暢,比較欠缺的則是「美感」和「創意」,或許會是下一階段道路升級的重點。   路樹規劃使美感升級   我認為,臺灣雖躋身已開發國家,但在某些事情上似乎還很「辛苦」,像是公路工程仍偏務實導向,需要更多細節的美感。尤其是在行道樹的種植上,總是脫離不了黑板樹、小葉欖仁等固定樹種,而電纜、電箱、路樹是城市道路的基本配備,卻沒有善加利用發揮創意。在公路修繕的規劃上,應該多加入園藝、景觀設計的專業人才,從長遠的城市美感去發想,就像日本京都的花見小路、美國西部1 號公路,讓開車或行走的人能感受到公路上的美好風景,在公路行進就是一種旅行。   良好的路樹規劃,不僅對公路的美感升級,更能展現城市人文的進步。在路樹的種植設計上,我常看到坐輪椅行進的長輩、推娃娃車行進的婦女,或是跑步行走的人們,被路樹擋住去路,必須多人協助搬輪椅、或是跑步時得留意「閃樹」,顯示出城市路樹的友善性有待加強。   其實,隨著臺灣南北的四季氣候,透過路樹的顏色、成長開展後的模樣,融入城鄉道路的在地人文風貌,就能彰顯城市特色與季節美感。在澎湖路跑時,從馬公通往西嶼那條公路兩旁種植的南洋杉,讓我彷彿置身於美國猶他州,十分驚喜。這就是20 多年前種樹人的創意,讓20 年間的用路人享受到行道樹的美好,進而記得這座城市。   以原生種創造國際亮點   臺灣擁有自己的原生種植物,不必去學日本種櫻花,如果有一條公路的植栽,能夠好好地介紹臺灣原生種或代表性植物,不是一件很酷的事嗎?想像一下,春夏之際,整條道路兩旁開滿了紫藤花,在垂掛的紫色浪漫中開車、行走,豈不是太過癮了!或者像舊金山的「九曲花街」,利用道路S 型彎道間隙規劃出一座座花園,種滿各色的鮮花植物,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色,吸引人想漫步其間,好好欣賞。如果公路建設也能像是塑造品牌一般,注入精神層次的思考,讓美感不僅具有觀光價值,還可能成為國際亮點。   有時候,建設不一定要「多」、要「大」,「少」一點、「小而美」反而更有意思。在蘭嶼跑馬拉松時,發現公路都變得好寬廣,像高速公路一樣平整,卻少有大型車行駛,我不禁心想:蘭嶼需要這樣的大路嗎?印尼峇里島的道路都小小的,只有中小型巴士行駛,很適合旅人悠閒散步;在義大利的百年小鎮、日本京都,也都不需要寬廣的公路,因為城鎮的文化氛圍就適合緩慢地感受生活,在小小的道路上,走路是最好的行進速度,在臺灣中南部的古老小鎮中,就很適合有這樣精緻細膩的城市道路規劃。   以人文美感修繕道路   最近我參與了新北市淡蘭古道與南投東埔溫泉區的改善計畫,都是地方工程,卻在人文美感上有很好的理念。前者是恢復先人的古道原貌,還原古法,利用河谷、山林的自然素材,以手工打造村民道路;後者是土石流災害地區,整合收束溫泉區的纜線、管線、招牌等,以「減法工程」創造舒適乾淨的美感。若未來能有一條路讓我去設計,我希望朝著不做過度的工程,同時納入美感思維,為整體道路和造景帶入更多的創意,透過簡單的綠化也能做出獨特的美。   透過在地人文特色的發掘,相信臺灣的公路也能像日本、歐美一樣,每到某個季節,路旁的植栽顏色就變成道路的風景,讓公路本身就是旅行,成為召喚旅人永遠留戀的美。 生態友善公路 讓人和原生動物美好共生 黃于玻/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曾經在國立科學博物館從事田野調查工作,當時經常開車深入臺灣各處山林,可以說是路開到哪裡,調查就做到哪裡;即使是下車輔以步行前進,但總會意識到某處是不可隨意靠近的禁地─就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也是人類理當不該冒犯的所在。   兼顧軟硬體的修繕   人類開通公路,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和「物」能快速到達目的地,產生經濟活動,然無意間,卻也可能成為生態環境的殺手。時至今日,究責開設道路的對錯,難以將議題往更友善的方向推進,人類也無法廢棄道路。但是,當我們在辦理「道路修繕」之際,除了硬體的整修,也應當把軟體納入「修繕」的範疇,即修補過去疏忽的生態環境考量,找回失落的價值;同時投入積極作為,讓對原生活在此的生物能更為友善。   以近年「路殺石虎」的新聞為例,某些公路經過野生動物的活動範圍,造成石虎亡命輪下,同時也造成駕駛為閃避動物產生之風險,在道路維護與修繕時,即可將動物通道納入考量,降低動物與車輛相遇的機會,兼收生態保育與用路安全之效。   隨時代進步,公路的定位,也從過去以經濟運輸為重,逐漸增加樂活、觀光等功能,強調旅人行經期間的安全美好,崇尚行路的過程。因此,修繕公路時,也能融入地景、文化等多元價值,藉由生態、景觀、文史專業之參與,賦予道路豐富的生命力。   實行生態檢核機制   過去,臺灣在公路開設的評估,經常做出「有系統卻無意間」對生態不友善的選擇;舉例來說,若開闢一條路,要選擇經過森林還是農地?工程單位大多選擇前者,因為森林地廣人稀、土地取得及與民眾溝通較為容易,在成本估算上較為划算,然經過森林,自然對環境衝擊較大。雖然道路闢建在一定規模下須辦理環境影響評估,然而這些評估僅是在路線決定後,提供環保機關判斷這樣的衝擊影響是否嚴重。因此,若無友善環境之概念融入在道路規劃中,無論「准」與「駁」都會激起極大的反應。   讓公路工程的方式有更多的選擇,納入精準的生態考量,突顯環境成本的議題,體現生態、景觀、人文的多元價值,以利工程師、住民、環境關懷團體、文史工作者等各方做好充分溝通,是近十多年推行「生態檢核機制」的效益。民國93 年,參與當時國道新建工程局的道路評估,齊柏林先生以空拍俯瞰的角度,提供完整精細的地景影像,做為生態界與工程界整合溝通的工具,促成道路生態友善之操作先例,奠定臺灣「生態檢核機制」發展基礎。經過多年努力,期許讓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不再對立,而能相輔相成。   復育原生種動植物   現在,臺灣的公路修繕已逐漸納入生態友善的規劃。在高速公路的修繕方面,嘉義民雄路段設有地下通道,讓白鼻心安全過馬路;苗栗通霄路段也設有給石虎等動物專用的跨越橋。   同時,生態監測也發現公路儼然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的新棲息地;像是嘉義、雲林、苗栗地區的排水箱涵,或是高架橋下的陰暗空間,常有蝙蝠出沒;通霄的綠帶則出現臺灣原生種植物白芨蘭的身影。除了保護生態,公路修繕還能透過綠帶、通道規劃等方式來積極復育生態,讓原生種的動植物成為另一種人文景觀。   至於近年社會開始關注的議題「生態公路」,我認為這個名詞其實是陷阱題。對自然環境而言,沒有人工道路通過,才是對生態最好的狀態;因此,沒有一條人工道路能被稱為「生態公路」。那麼,在不得不開通道路的情況下,如何充分融入環境、生態、地貌,讓道路對自然土地的影響降到最小,則可以稱得上是「生態友善公路」。所以,新建每一條路,都必須當成是「非常必要之惡」,應當謹慎評估。   專業交通管理更重要   觀光休閒旅遊興盛,當交通要道頻頻塞車,「新建或拓寬公路」就成為常被提及的萬靈丹;然而,新建一條路,真的能改善塞車問題嗎?雪隧經常性的塞車就是一個鐵證。改善交通,除了規劃硬體建設,軟體的管理配套更為重要。事實上,當政府開闢更多的路,民眾就更想開車,不僅不能解決塞車問題,也增加油耗、碳排放的環境衝擊。歐美政府的處理方式,則是加強大眾運輸系統的建置,搭配交通運輸的專業管理,市區與觀光區限制小型車進入,甚至減少停車位,促使民眾搭乘大眾運輸、捨棄開車;當越多人習慣搭乘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班次與服務也會越來越好。因此,發揮交通管理的專業,方能為臺灣的未來帶來具前瞻性的改變,更是一種保護臺灣生態的方式。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英文題名:On the Road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公路,公路工程,台灣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96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交通部公路總局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養路組 姓名:高世翔 電話:02-23070123-4209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東園街6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