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本書研究孔廟釋奠樂的形制與流變,從起源到現代,以及臺灣孔廟釋奠樂的研究、變遷與發展等,描繪出一幅典雅的音樂圖像。「釋奠」之名,今為祭祀孔子的儀節代稱,周代之時,「釋奠」並非指對於孔子的祭祀活動,《禮記》〈文王世子〉篇:「凡學,春官釋奠於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及行事,必以幣。凡釋奠者,必有合也,有國故則否。凡大合樂,必遂養老。」這裡的先聖、先師皆不是指孔子,文末的「大合樂」主要是指一種音樂演奏的組合形式,這種形式在《周禮》〈春官宗伯下〉篇有云:「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釋奠用樂的傳統在周代已有,此與祭祀孔子的「釋奠」用樂在意義上不同。文獻中開始出現「釋奠」一詞祀於孔子,逮自曹魏齊王正始七年(246),本文所探討的旨趣,即是指「釋奠」一詞專用於對孔子祭祀活動的儀節,探究後世對於祭祀孔子的釋奠用樂,「大合樂」的思想即是釋奠樂的根基,然而我們可先從漢代來尋覓。較明確的釋奠樂編制論述大約從南北朝開始。東漢時在祭祀孔子儀節上,首先見到了使用音樂的記載。
目次
目次
第一章︱孔廟釋奠樂隊的編制演變
第一節 釋奠「大合樂」思想的實踐
第二節 隋唐至金元釋奠樂隊的形成
第三節 明清釋奠樂隊的定型化
第四節 清代台灣府的地方釋奠樂隊
第二章︱孔廟釋奠奏樂圖的流變
第一節 北齊至宋代釋奠的「軒懸」之樂
第二節 從「軒架」到「登歌」釋奠樂形制的轉變
第三節 清代釋奠樂的定型及影響
第三章︱李之藻《頖宮禮樂疏》的釋奠樂解
第一節 李之藻與《頖宮禮樂疏》
第二節 《頖宮禮樂疏》顯示的晚明釋奠樂隊
第三節 「八音」釋奠樂器的律呂工尺
第四節 《頖宮禮樂疏》的釋奠樂譜
第四章︱困惑的認知:孔廟釋奠樂之往古今來義
第一節 追隨古代
第二節 建立典範
第三節 研古創新
第四節 走向定型
第五章︱台灣孔廟釋奠樂的研究與流變
第一節 孔廟釋奠樂的研究文獻
第二節 台灣孔廟釋奠樂的研究現況
第三節 孔廟釋奠樂的流變
第四節 台灣孔廟釋奠樂的現況
第六章︱台灣孔廟釋奠樂的溯源研究
第一節 從舊宅立廟到隋唐樂章
第二節 宋元時期對釋奠樂章的創製
第三節 明代《大成樂》到清代改制
第四節 台灣釋奠樂對明清的繼承
第七章︱「台灣文獻叢刊」有關文廟釋奠樂的論述
第一節 先師釋奠的禮樂儀注
第二節 釋奠樂器的記載
第八章︱台南孔廟釋奠樂的「雙雅傳統」
第一節 「雅樂傳統」釋奠樂的淵源與流變
第二節 釋奠樂器的建構與「以成書院」
第三節 「雅樂十三音」的傳統
第九章︱台灣彰化孔廟釋奠樂的建構與遞嬗
第一節 彰化孔廟的建立
第二節 彰化孔廟早期的釋奠樂
第三節 彰化孔廟釋奠樂與民間樂社的傳統
第十章︱南投縣祭孔釋奠樂的變遷與發展
第一節 「埔里孔子廟」的釋奠文化
第二節 日月潭文武廟的祭孔活動
第三節 草屯鎮惠德宮的祭孔活動
第四節 普台國小國中高中聯合的祭孔文化
參考文獻
編/著/譯者簡介
現任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學報》主編
其他
中國音樂研究學會理事長
國家教育研究院音樂名詞審譯會審譯委員
中華民國國樂學會常務監事
國際傳統音樂學會臺灣分會ICTM執行委員
苗栗縣傳統表演藝術、口述傳統與民俗審議委員
獲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師「教學卓越績優獎」(2016)
獲科技部105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特殊優秀人才獎勵」(2016)
獲國科會「補助大專校院特殊優秀人才獎勵」(2011)
獲國科會「補助延攬特約博士後研究學者延攬人才」(兩年期)(2008、2009)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孔廟釋奠樂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32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
姓名:專責人員
電話: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