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1987年我國首見的腫瘤內科專科醫師訓練計畫是改變臺灣癌症醫療史的轉捩點,該計畫的推手是以彭汪嘉康為首的海外院士,而美國腫瘤學之父Paul Carbone教授所帶領的超強師資團則是最大的功臣。本書紀錄這段歷史,與之後陸續開辦的腫瘤外科、婦科腫瘤與放射腫瘤各專科醫師訓練計畫之內容與影響。
目次
錢煦院士 序 6
吳成文院士 序 11
羅光瑞院長 序 14
第1章 臺灣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的時代背景與緣起 15
第2章 腫瘤內科專科醫師訓練計畫 33
第3章 腫瘤外科專科醫師訓練計畫 75
第4章 婦科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 115
第5章 放射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 151
第6章 腫瘤專科醫師的舞台:臺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 183
第7章 推動神經腫瘤專科的努力 201
致謝 213
編/著/譯者簡介
梁妃儀
臺灣醫學史作家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社會學組學士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美術史碩士
代表作品: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癌症醫學終身成就獎」得主傳記系列、《新北市醫師公會七十年紀念專刊:新北市醫療發展史》、《馬偕紀念醫院外科百年史》等。
序言/導讀
吳成文院士 序
一頁開拓史:盼承先啟後
這是一頁臺灣癌症醫療開拓與紮根的歷史,故事的主角從一群「鮭魚返鄉」的學人開始。這一群人離開臺灣後,於異鄉先進國家的學域,滋養、茁壯、成就,在各自的科學職場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因為心繫臺灣原鄉人民的醫療福祉與醫學能力,放下異鄉的學術光環,回到臺灣,希望把所學所成植入臺灣的家園。
我是這一批人中的一位,昔年在回臺灣前已發現臺灣的癌症醫療與美國相較幾乎是落後了十五年,當時的社會環境尚處閉塞,我們這一批回家的遊子,自然組成一個團隊,書中提及許多前輩與學界友人,如曹安邦、艾世勛(已謝世)、錢煦(已退休)等(此略,詳見書稿),以及我與彭汪嘉康院士;我倆回臺後三十餘年依舊在學術舞台上耕耘,眼見彭汪院士已經高齡九十,還是念念掛掛臺灣的癌症醫療。
這一腔理想是我們上一世代科學人的執著,其實更是我想藉此「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啟肇的陳述。
書稿有關為何建立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其原委說明得十分詳盡,有關當時設立之際必須跨越的困難,諸如,如何打破各家醫療院所原本互不相往來的藩籬、如何排除預算的障礙,還有如何邀請重量級的科學家來臺授課,甚至如何篩選優秀的臨床醫師接受訓練,一筆一畫都是心血的結晶。當時,我已回臺,彭汪院士尚在美國,我們兩人隨時以電話、傳真互動,真是一段披星戴月的日子。
直到彭汪院士回國,交棒之後的她,更是幹勁十足,一段一段地「書寫」這持續進行中臺灣癌症醫療的歷史,書本記述的三十餘年,不只是開墾,對臺灣來說直是癌症醫療的翻轉。
歷史的軌跡與見證,觀察出科學人的襟懷與高度。當年我們這一群所謂返鄉的遊子,冀望開展出臺灣的前瞻視野,期許提升臺灣的科學能力與醫療的水準,更想為臺灣打造醫療的競爭力,一步一步把臺灣推上國際醫療舞台。不曾慮一己之私,不在為自己的學術榮耀加分,心中所想的唯有斯土斯民。這就是上一世紀,如彭汪院士、或如我一般,願意回臺灣為家鄉拓土深耕的初始意念。
三十多年前,一步一腳印訓練出來的腫瘤專科醫師,早已成為臺灣腫瘤醫療各醫療院所的領導者,而過往青壯的學人,甚而年紀漸長已瀕臨退休。而因著臺灣醫療科學環境的改變,眼見重要的學術組織與制度,例如「臺灣癌症臨床合作組織」卻逐漸式微(以上詳如書敘);雖言時光替移,難免有所慨。
臺灣地小,人才不偌大國濟濟,唯有將目光放遠,同心協力方具有國際上的競爭力。而如何移植國外的先進能力,來訓練臺灣的本土人才,就是我們當年智囊的挑戰。我們以「提升學術水準,增進國人健康福祉」為標竿,自中研院的生醫所而至國衛院,自腫瘤醫師的訓練計畫到重要醫療院所的實驗室,大家齊心齊力,方得讓臺灣的腫瘤醫療接軌國際而毫不遜色。
我感念書中每一位有貢獻的科學界友人,無論是那些國外大師級之臨床醫師科學家、或華裔的學術翹楚們,他們無私地傳承學養精華,不畏艱鉅地完成了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這一條路走了三十多年,總希望故事不是嘎然而止。前行者開拓的歷史不只於緬懷過去,臺灣的腫瘤醫學界所接下前輩強勁的球,一定要以最高的科學與臨床的視角再丟下去。揮這一棒不容易啊!是前仆後繼的見證,也是科學的傳承精神,大家都有責任。
因著這一本書讓我們感謝所有耕耘撒種的前賢,除了紀念這一個世代,下一場的舞台就是臺灣的腫瘤醫學界。記住,現在的你們已經是主角了。為之序。
(吳成文:中研院院士、國衛院創院院長、現為陽明交通大學特聘講座)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臺灣腫瘤醫學,腫瘤專科醫師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16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衛生福利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綜合規劃司
姓名:鍾權鈞
電話:049-2332161-3503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