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446
:::
臺灣傳統建築裝飾--交趾陶的韶光年華

臺灣傳統建築裝飾--交趾陶的韶光年華

  • 統一編號GPN:1011201630
  • 出版日期:2023/12
  • 作/編/譯者:施慧美 著
  • 語言:中文
  • 頁數:280
  • 裝訂:平裝


書籍介紹

交趾陶為一種低溫鉛釉軟陶,最早源自於中國華南地區,約在清代中葉到末期(18 世紀末∼19 世紀)隨著中國移民而引入臺灣。交趾陶主要裝飾於臺灣傳統建築(寺廟、宗祠與富宅)上,過去曾是臺灣傳統建築上不可或缺的建築裝飾物之一,隨著發展迄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交趾陶屬於常民文化的一種,其裝飾內容具有趨吉避凶、祈求吉慶之意,同時兼具藝術與教化的功能,在臺灣傳統建築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次

目錄
彩圖集錦
自序
前言
第一章︱臺灣交趾陶的溯源
一、臺灣交趾陶名稱之由來
  (一)漢唐時的古地名-交趾
  (二)從「交趾燒」到「交趾陶」
二、鉛釉多彩軟陶的發祥與演變
  (一)漢鉛釉陶
  (二)唐三彩陶
  (三)宋三彩陶
  (四)遼三彩陶
  (五)金三彩陶
  (六)元三彩陶
  (七)明三彩陶
  (八)清代的低溫多彩鉛釉陶
第二章︱臺灣交趾陶的發展史
一、臺灣交趾陶的出現
  (一)最早記載廟宇裝飾的史料
  (二)臺灣現存最早的交趾陶實物
二、臺灣交趾陶的分期
  (一) 清中葉到清末(清中葉道光年間到清末,約西元1840年-1895年)
  (二)日治時期(1895年-1940年代)
(三)戰後(約1950年代—1980年代)
  (四)轉型時期(1980年代-迄今)
第三章︱臺灣交趾陶的匠師群
一、清末時期的交趾陶匠師
  (一)本土匠師
  (二)來自中國泉州的匠師
二、日治時期臺灣的交趾陶師傅
  (一)由中國來的泉州派交趾陶師傅
  (二)臺灣的本土匠師
三、日治時期中期到戰後的臺灣本土師傅
  (一)臺北地區
  (二)新北地區
  (三)新竹地區
  (四)彰化地區
  (五)嘉義地區
  (六)臺南地區
  (七)宜蘭地區
  (八)其他的本土匠師
第四章︱臺灣交趾陶燒製之演變
一、交趾陶的分期與製作發展情形
  (一)簡易露天窯時期(約19世紀-1960年代)
  (二)鶯歌寄窯時期(約1960年代-1980年代)
  (三)自設窯(1973年開始-迄今)
  (四)企業化量產時期(1980年代-迄今)
二、現代交趾陶的製作過程
  (一)選配土
  (二)成形
  (三)陰乾挖空
  (四)素燒
  (五)上釉
  (六)釉燒
  (七)作品完成
三、交趾陶的陶土與釉藥
  (一)陶土
  (二)釉藥
  (三)燒製溫度
四、交趾陶的尺寸
  (一)窯爐的變化影響交趾陶的製作方式與產量
  (二)交趾陶釉藥亦隨著臺灣陶瓷發展而產生變化
  (三)剪粘與交趾陶需求增加
第五章︱臺灣交趾陶的裝飾題材
一、臺灣傳統建築裝飾
  (一)臺灣傳統建築的裝飾種類
  (二)臺灣傳統建築宅第的裝飾
  (三)臺灣傳統建築寺廟的裝飾
二、臺灣傳統建築交趾陶裝飾位置
  (一)屋頂
  (二)立面部分
  (三)其他
三、交趾陶的裝飾題材之來源與運用法則
  (一)吉祥圖案
  (二)民間文學
  (三)題材的運用法則
四、交趾陶的題材內容分類與表現
  (一)人物類
  (二)動物類
  (三)植物類
  (四)器物類(含宗教象徵物)
  (五)文字類
  (六)自然現象類
  (七)幾何紋類
  (八)背景
第六章︱結語
   ︱參考書目
附錄一︱臺灣自設窯匠師工作室
附錄二︱手工交趾陶製作過程
附錄三︱交趾陶題材類別
附錄四︱集瑞圖的裝飾主題表現

編/著/譯者簡介

學歷
澳洲臥龍崗大學藝術史博士
經歷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專任教授(1998.02~迄今)
國立歷史博物館助理編輯(1996.06~1998.02)
專業領域
藝術學、藝術創作與批評、藝術概論、臺灣民間藝術、日本藝術、當代藝術

序言/導讀

本書聚焦臺灣交趾陶的研究,從交趾陶的溯源、發展史、匠師群,到燒製的演變與裝飾題材,並加入作者的個人田調研究成果,讓有興趣的讀者能一窺其奧秘。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裝飾藝術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80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 姓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電話: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