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采風

【書評】有味的街,記憶的舊城南:讀《味道臺北舊城區》

 上稿時間:2019/12/01   
撰稿人:顧蕙倩 
【書評】有味的街,記憶的舊城南:讀《味道臺北舊城區》

《味道台北舊城區》艋舺、大龍峒、大稻埕,是臺北市歷史悠久的三大舊城區,有美食作家焦桐以料理引路用文學的筆觸,帶領旅人探索專屬老臺北的滋味。有懷舊的老店、洋溢生氣的新舖,以及當地小吃,並搭配地圖店家索引等實用資訊。

文/顧蕙倩

如果記憶能重現影像,真想回到那一年的十字路口。

那是一次極其神秘的飲食經驗。父親帶著年幼的我和弟弟散步來到離家不遠的十字路口。週末深夜的路口非常熱鬧,聚集了許多小吃攤,客人絡繹不絕,昏黃的燈光照映着一桌一桌的杯盤狼藉。

父親揀了一桌坐了下來,示意我和弟弟拉椅子靠過來,絲毫不在意身旁客人腳邊散落四處的骨頭。一陣陣藥膳香撲鼻誘人,我和弟弟早習慣父親喜歡帶著我們遍嚐美食,以為父親這次又帶著我們來冬令進補。看地上一節節不長的骨頭,問父親,這是羊肉嗎?爸爸只是笑笑,「好吃的好東西,吃了就知道!」,一碗碗的肉上了桌,心裡想著羊肉、雞肉、十全排骨的各種可能。沒有掛上招牌的攤子,味覺、嗅覺自然逗引着自己一口又一口享受着沒有名字的食物。吃完一碗,小小的嘴裡還留著肉與皮的嚼勁,還有一股陌生又原始的動物體味。

至今難忘的是謎底揭曉的那一刻,我無法接受父親的答案,「是香肉呀!…就是狗肉啦!」天呀!原來我剛才吞進身體裡的美味,是我最愛的狗兒!我狠狠的哭了起來,也一直無法原諒父親瞞著我,讓我做了這件殘忍又野蠻的事。父親倒是很淡定,依然一付饕客的快意模樣。從此以後,我好像也就對食物的各種味道、各種來歷淡定了起來。「狗肉都吃過了,還有什麼不能吃的呢?」我的心裡一直有著這樣的Echo。

最近讀了焦桐的《味道台北舊城區》,又勾起了我的南萬華記憶。想想我們家的飲食哲學還挺有趣的,父親母親1945年離開魚米之鄉的江南,逃難來到一處陌生的島嶼。我的節慶假期幾乎都是在外公家度過的。外公餐桌的上海味,和身為職業婦女的母親手藝,是我開啓飲食味覺的鑰匙。我們可以大啖「銀翼餐廳」的江浙口味,享受中山堂巷子「上海隆記菜館」的「濃油赤醬」,坐車到南門市場挑選道地的食材煨一鍋嫩白湯頭的「醃篤鮮」,也可以隨着父親鑽進城南舊城區的小巷子,尋訪地上堆滿魚刺、碎骨頭的小食攤,跟著父親一起大口大口啐一地的肉骨頭。

翻閱這本《味道台北舊城區》,跟著焦桐一路尋訪着艋舺、大稻埕與大龍峒的在地美食,這是一趟趟的味覺之旅,也是一次次的記憶之旅。這裡「舊城」並不是指清朝時期的城門範圍,或是日據時期的「三市街」,而是泛指臺北開發甚早的老市街。所以,跟著焦桐書裡的味道走,仿佛也一起走進時光隧道,以食材與味覺,帶領着我們回到庶民文化的源頭,那「民以食為天」的生活價值。以前的日子雖是不可逆,文明的大旗也只以發明更快速省事的玩意為理想,但是我們的脾胃,我們的五感依然是最原始的幾座小廟。

什麼樣的食物能滿足這些小廟?哪些飲食店的老闆能列入廟堂的神級地位?不見得價格昂貴、食材獨特才是好料理,焦桐告訴我們,「談不上什麼祖傳秘方,只要肯用心計較,沒有不好吃的道理。」如今能以食物承載著記憶的幾道佳餚,都有著相似的特質,因美味而深植記憶,一如焦桐所言,「我心目中的美食很簡單:好食材,遇到好廚師,認真仔細操作。美食往往和價位無關,亦即不存在昂貴或便宜的道理,僅存在合理不合理的問題。」

小時候住在東園街一帶,這裡是南萬華,人們口中熟悉的艋舺其實位於萬華區的中心。我並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到底有多特別,只覺得進城裡吃「點心世界」或「銀翼餐廳」並不遠,到「華西街夜市」或吃「永和豆漿」也非常方便。放了學,回家前先來一碗巷口的冬菜鴨肉米粉,美味入心,一天的壓力都沒了。什麼是「古早味」?記憶裡的巷口小吃從不標榜「古早味」,一如焦桐在書中所寫,「認真、仔細操作是古早味美學,」「高湯總是要老老實實用肉、骨熬煮出肉質香,或用能釋放鮮甜味的菇蕈、洋蔥、蘿蔔、蘋果、甘蔗等等燉煮素高湯。」古早味本是烹調小吃的自然手藝,無須標榜。

這座城市的古早記憶正在逐漸流失中。在今年十月,華西街最後一家老字號的蛇肉店正式歇業,我的第一口蛇肉、第一口狗肉,這一切的記憶,都已在這座城市銷聲匿跡了。食物的滋味是我記憶端點的延伸,找不到這些味道,意味著,我會永遠將它們忘記嗎?

一口好食物,即是一趟旅行,它們隨著烹調食材者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等元素不約而同地乘坐時光機,穿越不同的空間來到餐桌。除了溫飽的基本功能外,若能有機會細細體會食物的旅行,自會品嘗到與食物息息相關的故事。我的第一口蛇肉也是父親帶著我去嘗試的。那條長長的華西街夜市,一間間的蛇店,不經意看了一眼大蟒蛇吃老鼠後,就再也不敢正眼走進蛇店了。但是,這絕不影響我年年大啖一碗碗的蛇湯。

為了過敏性皮膚的惱人,秋冬交替時節一到,父親幾乎都會帶著我們全家品嘗如土雞肉般鮮Q有勁的蛇肉。長大後纔知道,敢吃蛇肉的人畢竟少數,而我這個南萬華小孩得天獨厚,野性與生俱來,原來是吃多了艋舺舊城區美食。而一口口品嘗江浙料理也不遑多讓,更養足了我愛闖蕩大江南北的習氣。孩提生養在台北舊城區,以為大都市的五光十色才是好看,直到大街小巷一家家的傳統小吃開始不敵異國精緻美食,那些為我封存舊記憶的古早味默默消逝殆盡,才驚覺庶民美食所承載的不僅僅是溫飽的記憶,而是一段段生民或流離、或遷徙、或族群融合、或世代相承的「庶民記憶庫」。

看了焦桐的這本《味道台北舊城區》,跟著走過一處處充滿故事味道的街廓巷弄,像與自己一次次的擦身而過,臨河近城市邊緣的舊城性格畢竟不同於城市中心性格,食物如此,庶民如我亦如是。

希望不論是旅人或是來到臺北舊城區尋訪美食的庶民,藉著這本書,藉著味覺之旅,重新與自己做朋友,也重新認識這座臺北城。這座城市也許不夠老,也不夠新,論登上世界級的觀光亮點屈指可數,我們需要一直以世界觀光都市的標準回望台北這座城,拿別人的指頭為這座城市尋找價值嗎?歡迎拿著這本《味道台北舊城區》穿梭巷弄,不只是搭捷運、爬101,而是要走進庶民生活,發掘食物背後的城市故事。你會發現,舊城區的庶民食物正在為臺北這座城市的每個人卜卦算命。

它,其實早就理解為什麼我的脾胃一直這麼大,也從不犯挑食毛病,更不怕嘗試各種稀奇古怪的食物。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味道臺北舊城區

五南書店→味道臺北舊城區

a
顧蕙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國立師大附中教師、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曾獲師大噴泉詩獎、臺北詩人節新詩即席創作首獎、2014教育部特色課程特優獎、2016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補助、第51屆廣播金鐘獎「單元節目獎」。 著有詩集、散文集、漫畫劇本、論文集、報導文學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