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習

【書籍試閱】《音樂認知心理學(二版)》

【書籍試閱】《音樂認知心理學(二版)》

人們為何需要音樂?音樂有哪些功能?音樂為何會引起情緒?聽音樂時為何會想要律動身體?

拜科技進步之賜,科學家如今可以觀測人腦在處理音樂訊息時的活化型態;另一方面,音樂活動的跨物種比較,也隨著生物學家對於靈長類、鯨豚、鳥類……的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本書結合神經科學與演化生物學的觀點,探討音樂認知心理學的主要議題,本書二版增加了一些有關大腦中輔助運動區(supplementary motor area)、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顯著網路(salience network)的文獻,以反映科學家對於音樂腦的研究進展。關於音樂應用的議題,在二版中特別凸顯了三項音樂功能:第一,聆聽音樂可以緩解某些病人的疼痛感,其原理涉及預設模式網路;第二,兒童藉由音樂遊戲促進了大腦的發展,可以強化動作協調、感覺統合、認知控制,以及聽語能力;第三,在音樂中展現個人創意,能促進預設模式網路跟認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腦區之間的互動與平衡。

作者簡介

蔡振家

臺灣新竹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之後赴德留學,取得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音樂學博士。返臺後擔任臺大醫學院耳鼻喉科、應用力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現為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也是該校「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的成員,主要研究興趣為:生物音樂學、藝術與醫療、音樂聲學、戲曲,在校開設「音樂、演化與大腦」、「音樂作品中的愛」、「疾病與災難的表演與展示」等課程。研究論文散見於《歐洲神經科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腦與認知》(Brain and Cognition)、《音樂知覺》(Music Perception)等。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聲音本質與聽覺系統

第一節 音量、音高、音色

第二節 周邊聽覺系統

第三節 中樞聽覺系統

第二章 音感:音高訊息的初步處理

第一節 絕對音感的利弊

第二節 絕對音感的獲得

第三節 音感的神經基礎

第四節 音程、旋律、相對音感

第三章 音樂的意義與形式

第一節 音樂符碼如何獲得意義

第二節 從語意到概念

第三節 音樂的形式與組合規則

第四節 音樂在戲劇中的功能

第四章 音樂與運動系統

第一節 演奏者與演唱者的大腦

第二節 拍子、拍節、節奏

第三節 跟著音樂起舞

第四節 音樂即興

第五章 音樂的情緒特性

第一節 從共鳴、渲染到昇華

第二節 音樂情緒的神經基礎

第三節 聽眾研究

第六章 跨物種比較與生物音樂學

第一節 大翅鯨的歌曲創作

第二節 鳴禽的音樂性

第三節 靈長類的二重唱與打擊樂

第四節 跨界新視野

餘韻:音樂是聽覺的提拉米蘇

附錄

索引

圖片出處

書籍試閱

再版序

  音樂活動包括了演奏(演唱)、創作、欣賞,這三個面向都很重要,但是臺灣的音樂專業教育比較重視前兩者,相對的,諸如「聽眾的大腦如何處理音樂訊息?」「欣賞音樂對於生活有何影響?」等議題,則未受到應有的關注。實際上,音樂聽眾的人數遠多於音樂家,因此,如何讓更多人懂得欣賞音樂、善用音樂來提升精神生活,應該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目標。此外,在充分瞭解聽眾、培養聽眾之後,音樂的演出與創作也會更加符合人們的需求。

  本書的一個核心目標,便是想要喚起音樂人與大眾對於音樂聽眾的關注。本書希望從欣賞音樂的認知機制出發,廣泛探討音樂心理學的議題,包括音樂演奏(演唱)與創作的大腦神經基礎,其中有許多議題跟以下四大謎題有關:

  1. 人們為何需要音樂?音樂有哪些功能?

  2. 音樂為何會引起情緒?聽音樂時為何會想要律動身體?

  3. 生物會趨吉避凶,但為何有許多人喜歡聆聽哀傷或悲壯的音樂?

  4. 人類的音樂跟語言有何異同?

  這些謎題都相當吸引人,但目前還沒有完整的答案。令人振奮的是,在本書初版發行之後的六年之間,音樂心理學家與其他領域的科學家,對於這些謎題已有更多的瞭解,本書也利用改版的機會,納入相關的新發現。

  本書的二版維持原本的架構,而在內容上增加了近年的新發現,其中較大的修改,是增加了一些有關大腦中輔助運動區(supplementary motor area)、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顯著網路(salience network)的文獻。最近的研究顯示,我們之所以能享受音樂的流動,從中體驗各種情緒與律動感,有賴這些腦區的協同運作,而音樂在人類文明中之所以能夠發揮種種功能,也跟以上兩個神經網路有關。

  筆者近年的教學中,經常鼓勵學生思考音樂在人類社會中的功能,因為純學術的探索,終究還是要落實於生活,促進健康與福祉。關於音樂應用的議題,本書在二版中特別凸顯了三項音樂功能,並且從認知神經科學來解釋。第一,聆聽音樂可以緩解某些病人的疼痛感,其原理涉及預設模式網路;第二,兒童藉由音樂遊戲促進了大腦的發展,可以強化動作協調、感覺統合、認知控制,以及聽語能力;第三,在音樂中展現個人創意,能促進預設模式網路跟認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腦區之間的互動與平衡。

  期待讀者在瞭解音樂的認知原理之後,也能思考其應用於生活中的各種可能性,從而提升音樂的功效。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音樂認知心理學(二版)》

五南書店→《音樂認知心理學(二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