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歷史
【書評】從臺南演起——短評楊雅琪《臺南布袋戲研究》
上稿時間:2020/06/22
撰稿人:
羽弦
編撰:林宗翰
日本知名編劇虛淵玄,為向日本人推廣布袋戲文化,製作《東離劍遊記》,足見其魅力。臺南作為文化之都,曾登記有案的布袋戲團為全國之冠,本書透過歷史文獻、調查及採訪等紀錄,細究布袋戲在臺南地區的發展及現況。
作者/林宗翰
說到臺南,首先聯想到的可能是如數家珍的美食清單、眾多古蹟、廟宇等建築。臺南曾是臺灣的政治經濟中心,從十七世紀以來,荷蘭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亞海域活動頻繁,便是以臺灣為據點;而後經歷的明鄭時期、清領時期皆是以臺南作為首府。或許因為擁有悠久的歷史,二、三百年前當布袋戲隨著中國的移民傳入臺灣,進而發展成為熱門的劇種時,臺南地區登記有案的布袋戲團曾為全國之冠!
《臺南布袋戲研究》作者楊雅琪本身為臺南新化人,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對於布袋戲有長期、深入的研究。雖是研究論文的形式,但本書內容並不枯燥,其以時間為軸,透過歷史文獻的爬梳、田野調查及採訪口述等紀錄,細究布袋戲在臺南地區發展的歷史脈絡及現況。
例如,早期布袋戲演出的時機多元,包括熱鬧的宗教酬神演出、節氣歲時行事,還有犯禁罰戲的紀錄,出演布袋戲屬於不錯的職業選項,促使越來越多人加入戲班的行列。日治初期尚對臺灣的風俗信仰採取開放態度,直到1936年開始推動「皇民化運動」禁止了傳統布袋戲的演出,事實上不只布袋戲,在那戰亂的時代不允許娛樂與鋪張的活動;而後經過「臺灣演劇協會」(1942年成立)黃得時委員爭取,將劇本內容改為日本政府能夠接受的「皇民劇」,並藉此作為政令宣導的媒介,布袋戲方有演出機會。戰後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布袋戲雖跳脫「皇民劇」的框架,卻仍受到政策限制,例如:劇團需要登記、劇本需先送審查等,力求「思想正確」。從日治時期開始,布袋戲已逐漸從戶外搭臺演出發展為內臺售票演出的商業劇場模式,1949年實施戒嚴更限制了野臺戲的演出。至1962年臺灣第一家電視臺——臺灣電視公司開播,逐漸改變國人的娛樂習慣,布袋戲也登上電視螢幕,從傳統走向現代。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曾於2012年10月至隔年7月舉辦「偶的世界,偶的魅力」研究專題特展,策展人司黛蕊(Dr. Teri J. Silvio)研究員長年鑽研偶戲、傳統表演藝術及媒體科技等主題,其於展覽引文中提到:
「偶」就是人(或擬人化的動物等)的縮小版立體再現,充斥在我們生活周遭,另有一種偶:神像,是民間宗教的核心,而也有偶,轉身變成電視裡的明星。我們明明知道,一尊偶其實不過就是一塊木頭或塑膠等物質性的材料,但我們卻很難不感受到偶有自己的生命力。偶的活力感、偶的魅力,到底是從哪兒來的?透過考古學及美術歷史來看偶的歷史,在新石器時代(約七千年前)就已經開始製作木雕或陶塑人偶,那時「偶」便被賦予很多不同的功能,包括陪伴亡者到死後的世界、給人崇拜、當小孩的玩具等。……我覺得偶在華人文化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偶是一種媒介,可以跨宗教、政治、經濟、藝術、娛樂等領域的界線。
傳統布袋戲的角色有明顯分別,生、旦、淨、末、丑、(雜)都有其獨特的特徵,源自古代社會的階級身份及風土,劇本也多出自古典文學或稗官野史,「緊貼生活」或許就是布袋戲得以深植人心的地方;而隨著社會變遷,人們生活習慣的嬗遞,布袋戲從劇情、音效、服裝、演出方式等都加入了更豐富的元素。尤其在成為電視節目後,為求演出畫面的完整,木偶尺寸從原先的八寸到一尺二(約24~36公分)修改增大至三尺(約91公分),其行當與服裝越加華麗複雜,傳統後臺演奏的南北管樂師,也改以歌手代替,或播放現成的流行音樂;劇本重新創作,廣受戲迷喜愛的武打畫面,可經過後製剪接加上爆炸、甚至炫目的動畫等等。因此,現時大眾所認知的現代布袋戲(例如:霹靂布袋戲),應與傳統布袋戲有所落差。「傳統」與「現代」兩者並無優劣高低之分,僅是時代洪流下的轉化過程,但傳統戲劇等藝術因不合時宜,經常面臨失傳的危機,若無法妥適地保存及傳承,恐將失去寶貴的文化資產。
在《臺南布袋戲研究》書中,作者依行政區域之劃分調查當前(至2017年)臺南地區的布袋戲團發展現況,並為十位著名布袋戲藝師彙整撰寫人物誌;囿於篇幅及時間限制,僅能概述各劇團之成團歷史、習藝師承、組織資訊及每位藝師約略的生平,但實則每個劇團或藝師的生命史同時亦是臺灣布袋戲發展史中重要的一環。文末,許多老藝師也感嘆著傳統文化傳承不易,不過有部分劇團如「真玉泉閣掌中劇團」、「王藝明掌中劇團」、「五洲新藝園電視木偶劇團」、「清華閣周祐名掌中劇團」、「其雄木偶劇團」等順利得以接班,另外也出現「古都木偶戲劇團」、「府城木偶劇團」、「蘇俊穎掌中木偶劇團」等年輕一輩的新秀主演,此部分無法更鉅細靡遺地歸納整理,略為可惜。
無論他們當初是為了什麼麽理由:因繼承布袋戲團的家業、因家境清貧而拜師學藝、因著迷木偶興趣引為終身志業,或在戰時為躲避日軍徵召而隱身成為藝師,他們都一頭栽進「搬戲」(puann-hì)的人生,數十年如一日。如今,老邁的藝師們多已從戲臺退居幕後,指導徒子徒孫搬弄布袋戲的技法,不懼辛勞地努力推廣,蘄求能將老師傅的手藝繼續傳下去。筆者認為,傳承傳統布袋戲並非一味愚守舊慣,早期的「師徒制」、「打罵教育」是建立在當時的社會環境,現今有更多元的教學方式,除了掌上功夫非苦練不能成之外,也應善用科技與新媒體,將傳統文化之美數位化,進而推向國際。從臺南演到全臺灣,從臺灣演到全世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