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找好活動

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

 活動時間:2020/09/29 ~ 2021/03/28   
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

 臺灣得天獨厚的海洋環境,多樣的海洋地形,讓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鯨豚物種出沒於此,也讓臺灣與鯨豚寫出了一則則的故事。國立臺灣博物館與中華鯨豚協會合作策劃「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展出歷年在臺灣擱淺死亡後,製作、典藏的鯨豚骨骼標本,探討及回應鯨豚與現今社會、生態、環境保育等相關議題,同時藉由關鍵事件的回溯,探尋臺灣鯨豚保育觀念的推動、爭議事件之反思。

展覽從捕鯨時期的鯨骨故事開始,帶領觀眾進入臺灣鯨豚歷史事件,透過鯨骨標本揭露的秘密,認識臺灣鯨豚保育的轉變。除了展出耳熟能詳的藍鯨、抹香鯨與臺灣白海豚的骨骼標本外,難得一見的活體朗氏喙鯨影像也將在國內首度公開,除此之外,一對超過3.6公尺的大翅鯨下顎骨、號稱鯨豚界最神秘的物種--「朗氏喙鯨」4公尺長的全骨等重要典藏,都在此次特展等著觀眾來探索與體驗。

《鯨恐》-談捕鯨

由館藏鬚鯨的下顎骨、鵝鑾鼻神社的藍鯨鳥居照片、捕鯨砲實體等紀錄到1990年的澎湖沙港事件,呈現臺灣捕鯨歷史及邁向鯨豚保育、救援的轉折過程。

《鯨嚇》-談擱淺

由江豚、瓶鼻海豚等主要擱淺物種的鯨骨標本,串連起臺灣救援擱淺鯨豚的歷史與故事,包含亞洲第一起成功救援後野放的瑞氏海豚「阿通伯」、臺南抹香鯨鯨爆事件、小虎鯨集體擱淺、快速減少的臺灣白海豚族群等,並以鯨骨標本製作技術的演進,敘述鯨豚擱淺處理的驚嚇與鯨喜。

《鯨慌》-談危機

透過鯨骨標本描述現代鯨豚的文明病:船隻撞擊、漁業誤捕、誤食海洋廢棄物與環境壓力所造成的疾病感染等現象,並以活體鯨豚的角度呈現目前及未來鯨豚生活可能的威脅,例如風力發電機建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噪音問題、沿岸開發所造成的棲地破壞與海洋汙染、賞鯨過程的不當干擾等鯨豚生存危機議題。

《鯨覺》-談未來

由2020年於臺東擱淺的藍鯨解剖骨骼照,述說著同樣的下顎骨,卻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空間有著不同的價值和意義,並探討臺灣鯨豚與海洋保育的未來方向:海洋動物救援組織網建置(MARN)、海上鯨豚觀察員制度建立、賞鯨規範、減塑行動及永續海鮮的推動等。

《鯨製》與《鯨後》

規劃鯨骨標本製作實驗室,展示標本製作時所需要的工具、藥品、材料與鯨豚標本半成品等,並介紹鯨豚骨骼標本的製作方式與流程,藉以認識鯨豚研究的內容。

 

活動日期:2020年9月29日(二)至2021年3月28日(日)

活動時間:上午9:30~下午17:00(每週一休館)

活動地點:臺博館本館1樓東展間(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

圖文轉載自「國立臺灣博物館」

相關出版品:

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精裝)

>>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精裝)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