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歷史

【書籍試閱】《改變中的基督信仰:臺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社會學分析》

 上稿時間:2021/05/27   
【書籍試閱】《改變中的基督信仰:臺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社會學分析》

 

基督教在臺灣雖是外來的宗教,但其起源與發展與西方基督教有很大的差別,並不一定適合放在西方宗教社會學的學術脈絡中來討論。

 

臺灣宗教社會學的研究,因長期以來受西方宗教社會學理論的影響,比較缺乏本土歷史的關照。且過去宗教社會學的本土經驗研究,大多集中在新興民間佛教、傳統的民間宗教等本土宗教,對基督教的研究相對缺乏。

 

本書結合社會、人口、經濟與宗教學者,針對20122017年二次全國性基督教調查,以及2015年臺灣基督教傳道人調查所蒐集之資料,分別從教會、傳道人、基督徒三種視角呈現臺灣基督教會的發展樣貌。以宗派作為分析範疇,並以社會人口學視角,檢證不同宗類別於信仰觀念、實踐、認同的差異,進而串聯起鉅觀(全球化、臺灣政經演變、歷史進程)、中層(教會、跨教會網絡、神學院等組織團體層次)及微觀(信徒)的連結。

 

作者簡介(依姓氏筆畫序)

 

伊慶春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曾任國際社會學會執行理事以及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專長為家庭和青少年研究,多次主持並參與大型調查研究計畫。

 

林文旭

   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專長為風險行為研究、青少年發展和統計方法。

 

林常青

  成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曾任成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專長為應用計量經濟學與法律經濟學。

 

施奕任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專長為全球暖化與環境議題、性別與東南亞政治。

 

郭貞蘭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專長為家庭社會學、社會人口學、性別與勞動。

 

黃克先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研究興趣包括兩岸三地基督教發展、政教關係、新興宗教現象、貧窮。

 

楊文山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曾任臺灣人口學會理事長、亞洲人口學會理事,為人口統計和社會調查專家,多次主持並參與國內外大型調查研究計畫,為臺灣少數對電話民意調查有經驗的社會學者。

 

熊瑞梅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名譽教授,曾任政大社會學系主任、臺灣社會學會理事長,為社會網絡和經濟社會學研究專家,多次主持並參與大型調查研究計畫。

 

蘇國賢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曾任臺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臺大社會學系主任,為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組織社會學和社會網絡及研究方法專家,多次主持並參與國內外之大型學術研究計畫。

 

目錄

 

伊慶春

作者簡介

圖表目次

 

部分

第一章 導論:臺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宗教社會學分析蘇國賢、伊慶春

壹、前言

貳、本書分析架構

叁、基督信仰調查簡介

肆、本書之學術貢獻

 

第二章 臺灣基督教會發展與社會變遷:兼談教會分類黃克先

壹、前言

貳、傳統本土教會:長老教會、真耶穌教會、聖教會

叁、傳統國語教會:傳統差會、國語禮拜堂、召會

肆、新銳教會的出現:向內改造,跨宗派結盟,向世俗宣戰

伍、結論與討論:「宗派」的未來與處境化的臺灣教會分類

 

第三章 職份、呼召或專業?臺灣基督教傳道人的專業化蘇國賢

壹、前言

貳、研究方法

叁、誰是教會領導人?

肆、傳道人的養成訓練

伍、傳道人的工作服事

陸、牧者的角色與工作

柒、結論與討論

 

第四章 臺灣傳道人的工作與家庭:衝突和調適伊慶春、蘇國賢

壹、前言

貳、傳道人的工作與家庭

叁、研究方法

肆、分析結果

伍、結論與討論

 

部分

第五章 臺灣基督徒核心信仰、信仰實踐及其社會參與與態度郭貞蘭

壹、前言

貳、文獻探討

叁、研究方法

肆、分析結果

伍、結論與討論

 

第六章 臺灣基督教會對外工作輪廓描繪:影響海外宣教及社會服務的因素黃克先

壹、前言

貳、海外宣教與社會服務

叁、研究方法

肆、分析結果

伍、結論與討論:臺灣教會事工選擇光譜

 

第七章 基督徒的捐獻行為林常青

壹、前言

貳、文獻回顧

叁、研究方法

肆、資料處理與問題意識

伍、分析結果

陸、結論與討論

 

第八章 基督宗教與生死:基督信仰對死刑、安樂死及墮胎的影響林文旭

壹、前言

貳、文獻回顧

叁、研究問題

肆、研究方法

伍、分析結果

陸、結論與討論

 

第九章 基督徒類型與兩性關係和同性婚姻態度的差異:20122017年的變遷熊瑞梅

壹、前言

貳、民眾對性行為和同性戀態度的變遷

叁、研究方法

肆、研究結果

伍、結論與討論

第十章 臺灣的基督信仰與生活福祉之因果分析楊文山、施奕任

壹、前言

貳、文獻回顧

叁、研究方法

肆、研究資料與變項

伍、分析結果

陸、結論

 

附錄

一、2017年基督信仰與社會研究調查問卷

二、2015年傳道人及教會調查問卷

索引

 

書籍試閱

 

導論(摘錄)

 

蘇國賢(臺大社會系教授)、伊慶春(中研院社會所特聘研究員)

 

壹、前言

 

  根據美國宗教社會學者的研究,近年來美國宗教最顯著的三大變化為宗教的多元化、基督新教人數比例下降、無信仰者人數持續攀升(Chaves, 2011; Chaves & Eagle, 2015)。美國社會的信仰多元化發生在兩個面向上,一是宗教類別趨於多元,特別是信仰非基督宗教(如佛教、回教、印度教)的人數增加。根據Pew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美國信仰非基督宗教的人口,從2007年的4.7%,持續增加到2014年的5.9%。在基督宗教內,受到移民人口結構變化的影響,從過去信仰基督新教基督教(Protestant)的歐洲移民,轉成來自中南美洲的天主教(Catholicism)移民,導致信仰天主教的人數比例上升、新教人數比例下降(Pew Research Center, 2015, pp. 3-4)。

 

  第二層次的宗教多元化發生在日常人際互動上,美國人有愈來愈多跨信仰的社會互動,如友誼、通婚等。由於宗教信仰趨於多元,愈來愈多的家庭中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家庭成員,也有愈來愈多人的朋友圈中包含不同信仰背景者。由於親朋好友的信仰背景趨於多元,人們對於不同宗教信仰的了解及容忍度也隨之增加(Chaves, 2011, pp. 16-35)。個人人際網絡中的宗教信仰趨於多元化,被認為是宗教信仰沒有在美國造成激烈的社會衝突與對立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近來美國社會的宗教及種族對立愈來愈明顯,宗教的表面容忍與多元受到媒體的質疑與批評(Posner, 2020)。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改變中的基督信仰:臺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社會學分析

五南書店→改變中的基督信仰:臺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社會學分析

 

關鍵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基督教、宗教社會學、長老教會、真耶穌教會、聖教會、安樂死、同性婚姻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