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特推薦
《2021/2022重建臺灣音樂史:被遺忘的音樂·人物》書評
上稿時間:2022/07/11
撰稿人:
劉建志
編撰:劉建志
研究當代流行歌曲及文化議題的劉建志助理教授,帶領讀者閱讀這本「被遺忘的音樂·人物」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
文/劉建志
《2021/2022重建臺灣音樂史:被遺忘的音樂·人物》這本著作,為「被遺忘的音樂·人物」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結。在這本論文集中,可以看到「專題講座」紀錄、「論文」與「焦點座談」這些單元。本書深掘臺灣音樂史中許多「被遺忘的」第一手資料,如音樂家樂譜、手稿、音樂節目單、黑膠唱片、照片、書信、報章雜誌等。藉由這些文物、史料拼湊出一位位在臺灣深具貢獻的音樂人物傳記。這些人物或在音樂創作、音樂展演上深具貢獻;或在音樂教育界深耕,作育無數英才;或親身踏查臺灣的鄉鎮田野,採集了珍貴的錄音檔案;或創辦音樂雜誌,筆耕不輟。藉由本書「研究先行」的視野,發潛德之幽光,使這些長期被臺灣音樂史遺忘的音樂、人物如臨讀者目前。更藉此重建了臺灣音樂史中曾經佚失、被忽略的版塊。
在本書中,討論到的人物包括:高約拿、呂炳川、李哲洋、小泉文夫、白冷會神父、林氏好、柯尼希、包克多、李健、徐松榮、戴逸青、施鼎瑩、樊爕華等。這些人物的時代跨度從日治時期到戰後,並延伸至1980年代。他們的音樂著作、音樂相關事蹟經由本書的文字勾勒,形成文化記憶,在這一段漫長歷史中,因而有了重新記憶、理解的可能性。
70幾年前的樂譜手稿,有沒有可能以音樂表演的方式重新出土?在〈臺灣音樂史上的新發現——高約拿的交響詩《夏天鄉村的黃昏中》〉這場專題講座中,李婧慧提到她意外在北藝大發現高約拿的交響詩手稿。這份手稿是高約拿過世後,由呂炳川、李哲洋兩位學者接續保存,後來經由家屬捐贈給國立藝術學院,因而得以重新面世。這一份交響詩作品的手稿,經由張惠妮在2020年完成重建,並於同年11月28日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首演。
在這場講座中,張惠妮參差對照已完成的總譜初稿、未完成的總譜修訂稿與樂器分譜。在她仔細比對這些樂譜,抽絲剝繭地尋找樂譜的銜接處後,最終完成樂譜修訂。這是在高約拿完成樂譜初稿後的73年後,修訂樂譜與演出意義深刻,一如張惠妮所述:「樂曲重建是書寫音樂史重要的一環,它讓原本只是一個歷史名詞,或者陳列在博物館的樂譜,再次成為可被演奏聆聽的作品。」與之相仿,本書提到徐松榮兒童舞劇《青鳥》,也是塵封了30年,在改編為管弦樂版本後才得以重新面世,不再被人遺忘。
本書關於呂炳川、李哲洋與小泉文夫的三篇研究論文,則是表現了臺灣音樂研究者、田野調查者的貢獻。呂炳川重視田野調查,研究者明立國以「創造性的破壞性音程」來形容他,因他所處的時代之故,使他長期被「主流」排斥,而成為一個「和弦外音」。然而,「和弦外音」卻是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中進行「破壞」與「重建」的關鍵因素。這個詩興的比喻正凸顯了呂炳川特有的價值。呂炳川實地踏訪臺灣超過130個原住民村落,更系統性地研究了漢民族的音樂,留下龐大的音樂錄音資料。然而,他的貢獻卻長期被學界忽視。所幸,主流的價值判定並非毫無變動的可能性,在明立國教授完成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研究計畫中,可望重新評估呂炳川在臺灣音樂民族史上的價值。
本書中提到的李哲洋,則是一位「假日民族音樂學者」,他在中學教務工作之外,主編《全音音樂文摘》,從1970年至1990年間,長年負責策劃這份期刊。亦在其他音樂刊物中發表音樂議論。在本書認為李哲洋的評述建立了「臺灣民族音樂主體性」,他透過大量的田野調查,與體系化的論述,呈現出豐富的在地音樂關懷。與此相對,小泉文夫的臺灣音樂調查,則呈現了日籍學者在臺灣進行的音樂採集。本書整理了小泉文夫來臺調查音樂始末,以行程表、照片、有聲與文字資料,還原了他1973年來臺調查的大致經過。經過本書對呂炳川、李哲洋與小泉文夫的研究,挖掘出大量的民族音樂史資料,也回應到本書初衷:「重建臺灣音樂史」,經由這些文章抽絲剝繭,臺灣音樂史的田野調查將翻開新的篇章。
本書也提到外籍音樂人對臺灣音樂的貢獻。德國指揮家柯尼希與美籍音樂家包克多來臺指導樂團、教學推廣音樂,與臺灣音樂圈多有互動。柯尼希在1980年首次來臺,至1990年間,指導、訓練臺灣當地樂團,包括「省交」與「師大樂團」,他也致力推廣、指揮貝多芬、布拉姆斯、布魯克納的音樂經典作品。本書除了提到他的指揮風格外,更建立了柯尼希在臺演出的年表,使分散在國家圖書館、表演藝術圖書館與師大圖書館的文史資料得以重新被組織,整理,亦使讀者能見證柯尼希的音樂風範。包客多於1973年應聘於中國文化學院音樂系,同時擔任華岡交響樂團指揮,在本書研究中,詳細整理了他在臺五年的音樂貢獻,除了推動西洋歌劇在臺演出外,亦指導了多首合唱曲,更為中國文化學院創作了多首作品。在本書寫到這兩名外籍音樂人對臺灣樂團表演、音樂教學的貢獻,更使臺灣音樂史的重新建構別具國際視野關懷。
本書最後提到的李健、戴逸青、施鼎瑩、樊爕華,則具明顯的軍樂色彩。這幾位創作者寫出了至今仍在傳唱的多首軍歌,且訓練了臺灣的軍樂隊,文中亦不乏豐富的文史資料,在臺灣音樂史中,為一特殊音樂門類。
整體而言,《2021/2022重建臺灣音樂史:被遺忘的音樂·人物》一書企圖宏大,也極力尋回湮沒在歷史長河中,被遺忘的音樂、人物。研究者藉由第一手文物史料,拼湊出一則則未被傳述的音樂故事。雖然,重建臺灣音樂史並非一書可成,本書受限於研討會論文的形式,各篇章間也缺乏體系化的連貫性。然而,一如宋人王禹偁所述:「幸後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本書篇章便如吉光片羽,在述人物往事的同時,若後繼有人,則重建臺灣音樂史之業將不朽也。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2021/2022 重建臺灣音樂史:被遺忘的音樂‧人物
五南書店→2021/2022 重建臺灣音樂史:被遺忘的音樂‧人物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