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收錄當代華語劇本創作之專業叢書《本行》出版。與其它演出形式及出版文類相比,無論是進劇場看戲或出版劇本在臺灣皆較不盛行,而《本行》於疫情中出現,熱愛劇場的讀者必定眼睛為之一亮。本期焦點人物,我們訪問到臺北藝術大學(下簡稱「北藝大」)戲劇系的陳建成,本身就是劇作家的他和北藝大幾位老師,目前負責編輯《本行》系列,希望透過文字出版將劇場作品保留、傳遞。是什麼驅動了他們實行這個出版計畫?企畫的過程又是如何?本期便邀請陳建成來跟讀者們分享、為讀者們解惑。
《本行》系列的前身與孵化
北藝大戲劇系自2005年起出版學術期刊《戲劇學刊》,其中收錄探討戲劇、劇場、表演等相關議題的論文,同時也收錄劇本,不過後來因為學術期刊專業化的趨勢,《戲劇學刊》也轉為更專業的學術期刊,自2016年起取消了收錄劇本的欄目。
「《戲劇學刊》停止收錄劇本之後,系上老師仍希望有另外一個刊物來收錄劇本,而這個想法,也成為現在《本行》系列發行的契機。」陳建成說明道。不過後來因為一些現實因素,包括各種資源的考量,《本行》的計畫擱置了一段時間。直到2020年,系上不管是經費或是人力都比較充足後,才開始真正投入這項工作。
「系上從2020年開始籌備,到2021年發行了創刊號《本行1》──但我本人當初還只有被訪問而已──去年我則是加入了編輯群的行列,參與了《本行2》的發行,今年也持續在進行《本行3》的編輯作業。」因為收稿的方式以及人力、資源的分配,《本行》系列目前是以一年一刊的方式發行。
以臺灣的劇場生態而言,劇場相關出版品的市場相對狹隘,而《本行》卻仍不畏如此低迷的現況,毅然決然放手一搏。為什麼有一個收錄劇本的刊物這麼重要?
《本行1》書影
將表演藝術以文字形式保留
劇場本身是強調即時感受性的一門藝術,其特質是一次性且不可逆的。相對於表演的錄像,劇本似乎無法保留太多的「當下」。這便不禁令人好奇,將有如此特性的劇場演出以文字出版品保存下來的意義究竟為何?
對於這個問題,陳建成解釋道:「劇本雖然只有文字,但不可以小看!以戲劇產業較為興盛的英國為例,他們幾乎每一個演出都會發行劇本,這樣一來,無論是戲劇學者、學戲劇的學生或是劇場愛好者,在看戲之前或之後,就可有劇本來參考或研究,而即使是沒有親自去看過戲的人,如果想理解這齣戲,也仍然有文字可以當作線索。」但劇本出版的可行性在臺灣相較而言便困難許多,所以編輯群當初在規畫《本行》系列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彌補這樣的缺失。
《本行》的編輯群將《本行》視為讓當代編劇能夠多一個劇本發表的管道,畢竟劇本這個形式的創作和閱讀在臺灣屬於小眾市場,劇作家要尋找劇本出版管道相對困難;而因為《本行》系列是以收錄不同作者的作品為形式編輯而成,有興趣的編劇只要投稿,就有機會獲得刊登出版,而這樣的叢書便能成為創作者發表作品的平台。
「我們也期待能透過《本行》的問世,為臺灣現在既有的劇場環境注入一股新的力量,成為活絡表演藝術生態的一種方式。」陳建成笑著說。
以不同形式編織而成的《本行》
目前《本行》系列已出版兩期,而兩期內容的編排方式大不相同。《本行1》是選入三位劇作家,並各自收錄一篇訪談與一部劇本作品;《本行2》則因適逢姚一葦老師冥誕,故以姚一葦老師的《申生》演出的演後導演訪談,和姚一葦劇本獎的得獎作品作為內容。「其實我們每一年都會再重新討論一次編輯方向,」陳建成露出靦腆的笑,「到目前還沒有固定每年都要照著一個模式進行。」
例如《本行1》的主題是想要訪問青年劇作家,而訪問的對象與劇本,以及最後收錄的學生作品,皆是由編輯群共同討論出來的;至於《本行2》最初在討論時,適逢姚一葦老師的百年冥誕,當時北藝大戲劇系也預計舉辦相關會議與展覽等活動,便有編輯提議可以結合系上的活動;最後,編輯群決定延續十五年前的「姚一葦劇本獎」再舉辦第二屆,剛好可以透過徵稿吸引外部稿件加入《本行》的行列,也讓大家理解現今創作者的創作樣貌,而這次的「姚一葦劇本獎」亦成為了《本行》系列對外徵稿的開端。
「所以目前進行中的《本行3》的稿件來源,就分為邀稿和徵稿。」聽我們問及《本行3》的計畫,陳建成又多分享了一些細節:「目前可以透露的部分,是我們有設定『在排練場上長成的文本』為主題。」
這是一種比較特別的劇本類型,和由編劇出發的傳統創作形式不同,這種作品不一定會有一個主要創作者,而可能是由導演、編劇或演員在排練時所發展而成的。比方說,導演在排練的過程中會給予演員一些指示,讓演員自由發展出一個文本,之後可能會再邀請戲劇或文本顧問提供意見,才有最終定本;也可能是編導演皆為同一人的單人演出;或者是必須考慮演出條件與形式,在排練過程中逐漸生成的文本。最終收錄於《本行3》當中的,會是創作完畢的作品,同時也會有創作說明文字,來讓讀者理解創作的過程。
《本行》第三期徵稿啟事頁面(資料來源:《本行》第三期徵稿啟事(另開視窗))
多元豐富的劇本舞台
電影和劇場雖然是不同的藝術載體,但在劇本創作中卻仍有能相互借鏡之處。知名電影導演賈樟柯曾表示,自己在北京電影學院接受的是蘇聯式的電影教育,其模式要求劇本必須能作為一個文學作品來閱讀,如此的創作模式似乎也能跨越不同的媒介,套用到表演藝術的劇本中。
針對這項議題,陳建成不假思索地開口:「因為我們的編輯老師中,有導演專業也有編劇專業,所以每個人的觀點都會不太一樣。」
陳建成舉例道,可能有些老師覺得某個劇本不具搬演性,從而認為這是缺點;但同時也會有其他老師覺得,這個作品雖然不具搬演性,卻可能有很獨特的文本質感,也因為它看似難以搬演,反而會認為這個作品相當有趣。因此一部作品的特性,對一個老師而言可能是缺點,對另一個老師來說反倒會成為優點。《本行》的編輯老師們期待對來稿劇本持有最大的包容性,並以此為前提,來選出適合收錄其中的作品。
陳建成也進一步分享他在參與姚一葦文學獎過程中,所接觸到近期比較獨特的創作方式。「寫劇本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對所謂的戲劇性有所追求──要有衝突,要有張力,要有開頭、過程、結尾等等的結構,但我們確實有讀到一些劇本,它們已經放棄了這樣的創作架構,開展出對劇本新形式的想像。」這些作品通常乍看之下會和想像中的劇本不太一樣,從而讓人印象深刻,卻也會讓評審有些兩難,不太能定奪這種作品是否算是一個劇本;然而在現今創作形式多元發展的環境裡,如此難以定義、打破框架邊界的作品,在未來勢必將更加頻繁地出現。
《本行1》內頁──訪陳建成
《本行》系列的未來精彩可期
綜合三期《本行》收錄的內容和類型,不禁令人對於未來可能出版的第四、五、六期有所想像和期待。當被問及未來預計收錄的劇本是否有議題上的目標,陳建成沉思了一會兒後回應道,之前編輯們有討論過是否要做特定議題,或是以特定世代的劇作家為主題,最後編輯們決定《本行3》不以議題或特定劇作家出發,而是如前所說,以「在排練場上成長的文本」這個「形式」出發。
「其實我對於主題並沒有特別的意見,但我認為要持續公開徵稿,讓《本行》能廣納更多元的作品!」陳建成補充道,更多元的作品,意味著不只是舞台上搬演的類型,對於VR導覽、沉浸式劇場等等類型的投稿也不排斥。不過可惜的是,由於編輯群中並沒有音樂劇與戲曲相關專業的老師,故目前仍未將這兩種形式的作品納入考慮。「這些都是實際面相關的考量,日後都還有可以討論、調整的空間。」陳建成說。
訪談的最後,陳建成也不禁傾吐自己對《本行》系列的初衷與展望。「其實製作《本行》系列就是希望能累積當代劇本,以利未來的研究、教學和展演。」
臺灣有很多很優秀、精彩的舞台作品,但可惜在演出過後,劇本沒有機會被出版──尤其是小劇場的演出難以被多次搬演,除了劇照與評論之外,演出過後少有能夠以公開影像或文字形式加以保留、流通。同時,因為華文當代劇本的累積尚不如歐美那般發展蓬勃,故臺灣的戲劇教學中大多使用西方的劇本,而不是原創的華文劇本。「一樣以英國為例,由於他們當代劇本的出版量相當豐富,在英國研讀戲劇的學生,即便沒看過現場演出,還是可以透過劇本、評論、劇照等素材進行研究。相較之下,臺灣仍缺少劇本的公開出版。」陳建成的語氣帶有一絲遺憾。
臺灣的當代劇本作品,目前主要透過文學獎為大眾所知,然而文學獎會有獎項本身設限的規定(例如已搬演過的作品不得報名),這也是為什麼,《本行》的編輯群希望能多一個管道,以文字形式來保留這些稍縱即逝的舞台作品,同時也持續徵集當代創作者的新作品。期待透過持續累積,為劇場研究者、工作者、學生與愛好者,以文字形式保留更多臺灣或華文世界創作的劇場作品。
「對我來說,現在都還是一個很初期的階段;但非常期待未來有一天,
《本行》能成為學者研究、學生學習,
甚至是劇場愛好者所閱讀的劇本叢書。」陳建成如是說。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