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歷史

【書評】如何描述「貧富差距」?一條和解的途徑——《煙囪的故事》

【書評】如何描述「貧富差距」?一條和解的途徑——《煙囪的故事》

18世紀的工業革命改變了全球產業的運作模式,隨著資本主義的加深,富人永遠有著更多的選擇與財富,窮人則沒有選擇的權利。「人皆生而平等嗎?」

文/謝瑜真

工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是西元18世紀起,澈底改變全世界產業型態,從手工業走向「自動化」的巨大革命;這項起源於英國的重大改革,與人類對於「礦產」的認識及快速應用有直接的相關。當然,所有遺留或儲存於地球內的礦產,某種程度上,都是一種歷史的「遺留」,這些生物生命的生活痕跡,對於現當代社會的影響,可以說是無遠弗屆,甚至難以想像、預測的。不過,已有許多人意識到,工業化與自動化帶給人類社會與環境的,恐怕不見得只是「紅利」,更多的可能是無法消除的「災難」。

當「減碳」、「淨零排放」成為世界上各個國家發展的政策方針時,人們也能更充分地意識到,我們如何在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育之間保持必要的平衡。

「環保」對於個人、國家社會乃至於整個地球的益處雖然顯而易見,然而從工業時代以降,隨著「資本主義」而來「價值」定義的顛覆,也讓「富」(有錢)、「貧」(沒錢)的差距,成為每個人都無法迴避或擺脫的標籤。

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出版的《煙囪的故事》,於201212月以繪本的型式問世,綜觀全書的核心議題,莫過於描述「煙囪」這個工業時代的「象徵物」,如何構成人類的「貧」、「富」階級。書中有許多極具形象化的畫面,例如,關於煙囪的「祕密」,表面上看起來是窮人對於煙囪不斷冒出黑煙的探究與質疑,但實際上,我們看見這些黑煙的被生產,幾乎全部來自於富人家中一件件造價不斐的奢侈品(頁4-5)。

弔詭地是,富人提前意識到黑煙對身體的危害(臭、咳嗽),於是主動將煙囪遷移到「很遠的地方」,也就是窮人所居住的區域。作者巧妙地利用了這樣的行為,形塑出「貧富差距」議題中最為不合理,卻也是最難以違逆的「定律」——「選擇」。

更細部來說,貧富的定義或分類,正在於富人有能力選擇遷移造成汙染的煙囪,而窮人在一開始的時候,只能被動的接受這些從天而降的事物。當然,煙囪能夠帶來改善生活的契機,但它產生的失衡是巨大且危險的,即「它可以讓有錢人用很多東西」(頁10)、「有錢人越買越多」(頁11),反觀對於窮人來說,「黑煙經過森林,森林就變成沙漠」(頁14-15)、「窮人沒水喝」(頁15)、「土石流來了,窮人家被淹沒了」(頁19),這就將「有錢/沒錢」的判準,提升到「生存權」的保衛,甚至是爭奪戰上。

從這個角度來看,《煙囪的故事》雖然是一本適合全齡閱讀的繪本,然而它表現、暗示的內容卻是非常嚴酷的,這對應到太多因為貧窮、因為被剝奪而產生的反抗、鬥爭甚是革命,這些衝突不僅是個體或群體的,更成為國家與國家之間難以平衡的失衡;它也不僅是經濟、能源、環境的議題,它涉及了更加嚴峻的「生死」——「人皆生而平等嗎?」這樣的疑問,至少在這本書所描繪的世界中,是被否定的。

不過《煙囪的故事》一書對「選擇」,卻有了令人意外的描述。「窮人決定關掉煙囪」(頁31),這個簡單卻又困難的決定,成為逆轉貧富階級的關鍵。當然,繪本世界與現實世界事實上難以企及所謂的「對應性」,但至少在文字、圖像世界中,還是可以存在意識形態上轉變的可能。而這種逆轉,確實也得到了明確的效果,即富人在煙囪停止運作後,「發現家裡很多東西都不能用了」(頁34),然而從圖像(頁34-35)中可知,這些不能使用的東西,事實上都是那些並非生活必需品的高價商品。換言之,作者在危險的階級反抗中,保留了一些理性的空隙——煙囪的存在與否,與「生存」的關聯性低。

因為唯有這個前提成立,本書後述的情節也才有成立的可能;例如,富人到窮人新建的家園,體驗了沒有煙囪的生活後,也能夠捨棄過往的習慣,放棄煙囪帶來的現代化生活。從本書最後的一張插圖(頁48-49)可知,原本冒出濃濃黑煙的煙囪,多了許多植物,出現色彩豐富的裝飾,居民甚至在煙囪之間晾起衣物,也出現了能與生活空間充分連結的遊憩工具,展現共存、共樂的圖景,除了能夠清楚地看見作者對於自然、綠能的意志與傾向外,他也描述了「階級」應該如何邁向共融,或許必須更加嚴肅地去重新定義「價值」。

畢竟,當人們都用「資產」去衡量「貧」或「富」的價值意義時,強勢者向弱勢者的剝奪與失衡必然無法避免,也難以逆轉,那麼這些煙囪所冒出的黑煙,終有一日將如故事中所演示的,反噬人類社會與文明。

新科技與快速的資訊通訊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型態,當然具有非常正向的影響,所有對於環境保育的呼籲,或者也並非要完全逆轉這種浪潮與趨勢。1994年生效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已注意到了氣候變遷對人類社會可能造成的災難;《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格拉斯哥氣候協議》(Glasgow Climate Pact)、《夏姆錫克執行計畫》(Sharm El-Sheikh Implementation Plan)等國際協約的制定與施行,也都成為近年來世界各國致力發展「淨零排放」的基礎。經濟部淨零辦公室認為,淨零排放不是不排放,而是努力讓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極小化,再用負碳技術、森林碳匯等方法抵消,達到淨零排放;也就是說,當代社會能夠做的,是如何利用法律控制危害環境的因子,並且在「永續」的思維下,並透過新技術的研發,改變或改善這些看似難以逆轉的環境危機。這或許也是《煙囪的故事》一書出版時(2012年),尚且無法想像或真正實現,卻也已經能窺見的趨勢。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煙囪的故事》 (繪本)(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煙囪的故事》 (繪本)(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
謝瑜真
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曾任文字記者,現職為唐青古物商行店務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