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習

【書評】從青年的地方創生與社會創新,看見家鄉藍海!點亮台灣的永續未來──《青出於藍, 成為讓地方發光的人:112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成果專刊》

 上稿時間:2024/08/15   
撰稿人:蔡佩頴 
【書評】從青年的地方創生與社會創新,看見家鄉藍海!點亮台灣的永續未來──《青出於藍, 成為讓地方發光的人:112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成果專刊》

教育部青年署推動「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鼓勵青年關心自己的家鄉及生長的土地,以實際行動,協助社區活化與發展。為達此目標,透過系統化的培育方式,從「夢想——行動——翻轉」三階段培力青年,陪伴青年在不同階段發揮創意,將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從勇敢追夢的Dreamer(夢想家)至走入社區的Actor(行動家),最後成為創造社會價值的Changemaker(翻轉家)。

本書收錄112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行動團隊及學習性青聚點行動故事,透過書籍分享青年投入地方心路歷程。

文/蔡佩頴

2025年我國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社會越老,青年的熱血更顯稀有與珍貴,這本書是熱血青年們從夢想、行動、到翻轉社區的紀念冊,記錄著112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推動「112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的豐富成果。

 

*****************************************************

 

你知道3月29日是什麼節嗎?

 

身為大學老師,問起學生這個問題,換來一臉茫然表情,接著我告訴他們:「329是青年節,一個屬於你們的節日。」然後哼起了一首歌「329青年節,革命志士灑熱血......」。

 

回想上個世紀自己的青年時期,社會氛圍走的是「國際化」路線,我畢業後在航空公司從事一份可以「環遊世界」的工作,於是年度目標是春天到荷蘭賞鬱金香與日本賞櫻花、夏天到東南亞玩水上活動、秋天到日本賞楓、冬天能去歐洲賞雪。有一次在荷蘭逛街,店員問我來自哪裡,我說:Taiwan,她熱情地回應「Oh, I know Thailand.」,我懷疑自己發音不清楚還是當時臺灣實在是個默默無聞的國家?

 

21世紀來臨前夕掀起了一股「在地化風潮」, 有人說「越在地越國際」,讓我開始探索在地與家鄉在自己生命中的意義,尤其是澳洲留學期間若有機會在當地境內旅遊,與我同行的大陸友人常被問「Where are you from ?」,我們的回答是Brisbane(學校所在城市),對方則對我們的答案不滿意,繼續追問我們來自哪個國家?這個經驗強化了我對家鄉的歸屬與關注,尤其是帶國外友人到我家鄉附近熟悉的東北角海岸旅遊時,他們忍不住讚嘆臺灣的美景與美食,也好奇臺灣的建築為什麼外牆是磁磚?晚上店家為麼要燒紙(錢)?為什麼要吃這麼小的魚(魩仔魚)?原住民的音樂與他們繽紛的服裝有什麼意涵?這些我習以為常或不曾在意的生活日常,在外籍友人眼裡盡是絢麗的文化瑰寶,但很慚愧我無法正確地回答。因為自覺應該重新好好的認識、介紹、參與、甚至翻轉家鄉,於是我的熱血流回了臺灣這片土地,更因為教學工作之便,有機會帶領學生們不要只放眼國際、更要認識與認同自己的家鄉,希望藉此號召更多的新血加入地方創生行列。

 

你是哪裡人?回到臺灣後我依然很難定義自己是哪裡人。我出生在基隆、在臺北工作、移居宜蘭。我是哪裡人?但隨著帶領學生在宜蘭縣執行六年「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大家認識的我,是宜蘭人。因為我對這片土地的認同帶動了我的行動,這些持續性的行動產生了一些轉變,得到在地人的認同,然後我產生了歸屬感。讀了這本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出版的《青出於藍¬, 成為讓地方發光的人:112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成果專刊》,記錄了44組行動團隊與25個學習性青聚點參與地方發展的紀錄,以及許多正在讓地方發光的年青人的行動與雀躍的靈魂。許多天真或創意的想法、勇敢的舉動、或許還不成氣候的成果、意想不到的結果,其實正在默默的翻轉整個社會,成為某個地方的一份子。

 

《青出於藍, 成為讓地方發光的人》(本書簡稱)共分成八個部分:「成為讓地方發光的人」由青發署長陳雪玉撰寫序言,簡介青發署推動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培力方式與目前成果;「擁抱每個雀躍的靈魂」以專題報導方式解密青聚點面臨經營赤字、地方問題、政治角力這些挫折,如何把骨感的現實翻轉成豐滿理想的實踐;「期許我們能更靠近地方」則簡介行動團隊在臺灣各地(包含外島)的計畫內容;「為什麼堅持在這裡」分享已經在各地展露頭角的學習性青聚點努力的軌跡與地方經營方式;「績優點子」搜羅15個地方創生績優點子;「經營有道必青出於藍」以一頁圖文方式為青年如何加入地方創生繪出現況與路徑圖;「地方工作大不易」則藉由北中南東四場青聚點交流對話,挖掘出長江前浪們的血淚史與武功秘笈,幫助長江後浪們能青出於藍勝於藍;最後的「Alian! 後生鬥陣行,越來越少年」則以攝影記錄112年12月在臺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舉辦的成果展。

 

《青出於藍, 成為讓地方發光的人》介紹的44組行動團隊包含行動家(Actor)與翻轉家(Changemaker), 25個學習性青聚點則依地區分為北、中、南、東(包含外島)四區,由於參與的計畫行動主題多元,也反映出地方創生的行動可深可廣。此書將這些行動分為五大主題標籤:#學習#社區#創作#餐桌#鄉野,然而欲加入地方創生的讀者們可能更好奇這些團隊在哪裡?做什麼?怎麼做?因此我試著根據這些問號,帶領讀者們從另一個角度欣賞這本書的內容。

 

1. 議題不僅廣泛更呼應永續發展目標SDGs

這麼多計畫成果彙整對編輯而言,的確是一大考驗,每個精彩的案例很難僅屬於一個標籤,例如學習類「大南澳青少女孵化計畫第二季」,從青少女未婚懷孕問題切入,提供培訓與陪伴,執行的地點不僅是社區,更是鄉野;此外,若從SDGs角度觀察,則與 SDGs4優質教育、SDGs5性別平等、SDGs8體面工作與經濟成長有關。 

在鄉野類別的「吃土的日子」,培養中高齡勞動力第二專長,將玉米葉做成可百分百分解的工藝品,不但是學習類,也屬於創作類,同時呼應SDGs8體面工作與經濟成長、SDGs12確保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這樣的例子略舉一二,值得讀者細細發掘價值。

 

2. 地域廣闊且外島更為精彩

臺灣雖然小,但重北輕南在媒體報導內容已是常態,地方創生計畫(尤其是學校的大學實踐社會責任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lity, USR)要帶領青年到偏鄉或外島實作難度更高。此書中欣見有許多外島的計畫,如澎湖:「澎湖婦女山海知識紀錄與傳承」、「元宵龜與他們的產地」、「銀銀五代誌」、「大角style村落導覽開發計畫」、「用藝術打開偏鄉兒童新視野」;金門「傷痕下的記憶」;蘭嶼「Tomeyyonong(永續)的第一道牆」,都能看到地方創生的DNA地、產、人同時被關注到。

 

3. 跨族群與跨年齡

在跨群,我們看到了對外籍居民與移居者的包容與接納,「Change Maker的多重宇宙:東南亞多元文化影像培力工作坊」培訓學員進行臺灣移工影像紀錄;「緬甸街飲食風土設計」則探討新北市中和區緬甸街的文化議題;「當我們都在宜蘭劇聚」集結外籍居民與移居者和宜蘭在地人一起辦派對。

在跨年齡,我們看到許多計畫以長者為服務對象,甚至邀請長者共創共學,如「傷痕下的記憶」由到金門求學的學生邀請長輩介紹金門的文化與故事;「共扮人生──青銀戲劇工作坊」邀請長輩一起唱歌、說故事、表演;「銀銀五代誌」邀請長者一起用銀合歡製作拜七娘媽的拜拜椅凳;「尋找樂園──湯仔城記憶首部曲」更是由青年志工帶領長輩與學童一起參加工作坊。

 

 

在精彩的成果與青年的交流對話中,除了反思與慶賀112年的成果,更有血淚的經驗與地方創生的秘笈。他們不吝分享灰頭土臉的失敗秘密醬汁,地方工作大不易,因為「多元的背後是無數嘗試與碰撞」。許多青年團隊認為遇到的困難是人,有時與在地認知的問題不同,如「我們覺得重要、在地長輩卻不以為意」(p.49);或是想要幫鹹光餅行銷但後來發現師傅們不在意曝光度和品牌行銷,只在意「未來有沒有人要接手?手工做的鹹光餅未來能不能在市場上存活。」(p.52) ;也有發現「地方權力對移民移工的態度有偏差」(p.113)。當然,他們也跌撞出生存之道──面對現實才能持續發光發熱,體會出「先求穩住生計才有底氣回應」,這些底氣包含有自己的經濟基礎與營收、團隊人才的培育、先安居再創業,進而發展自己的品牌與服務。

 

如果真的要給這本書一些建議,我會吹毛求疵的希望排版能再友善一些:字體大一些或是不要用反白字體,讀起來眼睛比較不吃力;增加資料圖像(如地圖)及計畫索引,讓非參與計畫人士更容易有較全觀的概念,知道這些行動在哪裡?做什麼?彼此有何關聯性?這或許也有助於有意參與社區行動者有較明確的切入點。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有句名言:「做對的事,任何時機都是好時機。」(The Time is Always Right to Do What is Right.),《青出於藍, 成為讓地方發光的人》讓我們再次看到青年對在地的認同與地方創生的熱血行動,更期許他們能啟發帶領更多青年加入社區行動的浪潮。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
《青出於藍,成為讓地方發光的人: 112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成果專刊》(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青出於藍,成為讓地方發光的人: 112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成果專刊》(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
蔡佩頴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澳洲昆士蘭大學傳播學博士,曾任中華航空公司空服員,同時擁有中華民國華語與英語導遊、領隊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