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習

【書評】鏡子,《遙遠的身體》讀後感──《遙遠的身體》

 上稿時間:2024/07/31   
撰稿人:李佩雯 
【書評】鏡子,《遙遠的身體》讀後感──《遙遠的身體》

112年蘭陽文學叢書出版,作家陳怡如散文集,全書共收錄14篇作品。陳怡如所創作的《遙遠的身體》則帶領讀者走入祖母、外婆與母親的生命脈絡之中。陳怡如選擇移居宜蘭,她筆下的蘭陽與自然共生,彷彿將宜蘭生活的現在、過去與未來,所有可能的樣貌精煉為滿書文字。 

文/李佩雯

每個人都必須透過鏡子看見自己。但是,全世界的每一面鏡子都不太一樣,我們在鏡子裡看見的自己也不太一樣。有時候我會像服飾店裡的行銷鏡,高挑美麗;有時候我也真的如骨董店裡斑駁的銅鏡,既矮又窄,比例錯位。哪一面鏡子裡看見的自己,最接近自己?我不確定。或許,每一面鏡子裡看見的自己,都是組合成自己的某一塊切面。

 

本書中,陳作者挖掘出來探討的是另一種鏡子:質地性格、血脈傳承,從親人身上看見自己。

 

多年前,我認識了一位有趣的跨文化人類學家。從她身上,我學到博物館裡擺放的歷史文物的主人也可能是自己古時候的家人。她還告訴我,就算不在博物館裡,也一定會在戶政事務所的電腦系統,只消一兩百塊、一兩個小時的代價,我就可以請櫃檯事務員幫我列印出我的父系與母系方的完整戶口名簿;裡頭記載著日據時代至今的家庭樹如何異想不到地開展:誰是誰的養子、誰又入贅到誰家、誰裹了小腳、誰抽了鴉片、誰曾有過原住民的祖先、誰曾經換過姓氏。

 

後來我把人類學家教我的這招變成課堂裡的作業,鼓勵學生循線追查自己不曾被告知的身世。學生向我吐露,原來他們所認知的家庭圖,只是一小塊拼圖;那些有名有姓的家人,後來造就了自己,但是屬於他們的人生故事又有多少被口說相傳?

 

我讀到陳作者從阿嬤和外婆的人生故事抽取明鏡,試圖映照出「我是誰」的亙古問答。陳作者的阿嬤和外婆都是謎樣的人物,她也從那樣的謎,看見自己的謎,甚至學到與自己的謎共處。

 

其實,每一位阿嬤背後都有一個迷人的故事。陳作者的阿嬤在那個年代的確是不一樣的存在:崇尚自由、寡言、享受身體赤裸的時刻、不以女性為二等或污名、不畏懼閒雜人等的眼光。就算被當成夫家的生產機器,街坊鄰居不容、不友善,阿嬤仍泰然自若地悠遊在自得的小世界,享受一個人的廚房空間,從看似一成不變的生活流出屬於自己的一條河。阿嬤彼時被當怪,隨著時空的運轉與價值觀的進步,我能夠想像阿嬤如果是當代女青,肯定會支持解放乳頭或身體平權運動吧!

 

恰好對比的是陳作者的外婆。陳作者的母親與外婆僅有四年的母女時光,似乎是因為上一代父權體制正常化男人未經彼此合意下多重伴侶,外婆面對別戀的外公,最後抑鬱悲憤而終。相對於陳作者阿嬤對於自我存有的堅定無疑,外婆無法排遣關係裡受背叛的傷痛,走不下去自己的人生。外婆臥病的光景,深深印刻在陳作者母親幼小不明不白的心,成人後仍常嘆母女間的疏離與情緣短薄。陳作者年幼時曾經陪伴母親探查過外婆失修的身後地,雖然未果,不過外婆這個黑洞反而成為母親與陳作者之間的某種默知:雖然不知母親為何物,但與自己女兒的這份連結不可斷。

 

於是,阿嬤的謎不是謎,外婆的謎必須放走,而陳作者身為同志曾經的謎般不安和焦慮,因為與母親深埋的情感線,更不成謎。或許每個世代的女性都必須面對作為自己不被理解的苦衷,但是重重地梳理一回阿嬤到外婆的人生事,當女人終於懂了女人,陳作者也從家族血脈之鏡裡找到了自己:那位不被馴服的阿嬤,那位誓死也要捍衛愛情的外婆,多年後都成為陳作者的一部分,一位堅持到宜蘭務農的女同志寫字人。

 

這本書啟動我有樣學樣,從血脈傳承的鏡子,從頭再想一次自己是誰。如果你也想這麼做,這會是一本筆觸精準清晰的好讀。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
《遙遠的身體》(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遙遠的身體》(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