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習

【書評】屏東大學跨域實踐 永續社會善的循環──《讓生命不同凡「想」─跨域.實踐.永續》

 上稿時間:2024/07/21   
撰稿人:黃昭謀 
【書評】屏東大學跨域實踐 永續社會善的循環──《讓生命不同凡「想」─跨域.實踐.永續》

在地經營30多年的家長團體,於107年計畫開始前,篳路藍縷一步步解決機構經營遭遇的困難,但還是有許多困境待解決,包含整體社會氛圍、照顧者議題、服務能量問題,從機構經營的困境談起,到場域的跨域合作,透過科技融入利用AR、VR的開發,讓身心障礙者快樂學習,另一方面透過心理師、社工、教保員的協助看見身心障礙者的改變,最後從參與學生的角度,從教室到場域讓視野更加開闊。

文/黃昭謀

「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是近期流行話語,除見諸新聞媒體,就連市場企業、高等教育也不例外,成為教學、研究與服務等目標的另類指引。然此其來有自,2015年聯合國發布《翻轉我們的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方針》(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內含17項要在2030年達成的核心目標,從環境保護、社會進步到經濟成長,呼籲全球各國共同投入、翻轉因追求繁榮而日趨失衡的狀態。

 

台灣亦順此潮流,行政部門在2016年啟動了「臺灣永續發展目標」作業,教育部則於隔(2017)年開始試辦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計畫),第一期(2018~2019年)列舉「在地關懷」、「產業鏈結」、「永續環境」、「食品安全與長期照顧」及「其他社會實踐」等五項議題,著重「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第二期(2020~2022年)在前述基礎加入「地方創生」與「國際連結」,以期振興地方產業、吸引人口回流,並鼓勵與國際大學對接,擴大國際視野。第三期(2023~2024年)則著重校務治理,連結校務中長程發展計畫。

 

宏大計畫論述,是《讓生命不同凡「想」──跨域.實踐.永續》一書得以出現在我們視野的遠因,然而關於人的故事遠比抽象術語可親,屏東大學的社會責任計畫關注身心障礙者、特別是心智障礙的成人照護,作為實踐起點,不僅讓師生走出校園協助在地弱勢團體改善困境,也令機構組織得以借力永續化經營。

 

此書架構共分六大部分,首先介紹計畫的「起點」,剖析身心障礙者遭逢的困境,所涉層面非僅止於個體,還有家庭、機構照護者,乃至外部社區、醫療單位,甚至是國家社福政策。這群人需要的平均照顧時間很長(10年以上、最高達40-50年),若缺乏相關資源,很容易釀成以激烈手段終結生命的悲劇。計畫關照面向,除為心智障礙者找出生活解決方案,也同時兼顧場域照護者的心理支持、據點的產品開發行銷,而校內的學分學程規劃旨在由教學者以專業結合社會需求、學習者培養關懷社會責任。

 

其次的「尋思」藉參與的特教師生,講述讓心智障礙成人使用「彈力球」、「彈力帶」運動的經驗,勾勒行動方案形成歷程。從場地踏查、運動模組開發、設計輔具、製作數位學習教材、現場演練調整,一系列「做中學」既有問題釐清與對治方案,也有具體操作步驟,為關注類似議題者提供可複製的施行藍圖。

 

第三部分介紹「創新」,除了導入AR、VR、體感技術等互動系統,由電腦通訊學者以「科技融入」,教導協助對象購物學習、交通工具、垃圾分類……等日常知識;也有文創背景老師為屏東縣啟智協進會、勝利之家的「膳工坊」設計Logo和產品包裝行銷。構思這些商品生產,不但得兼顧成員施作能力和協會負擔成本,還得吸引顧客接受,「創新」的環節不單體現於資訊技術、設計巧思,甚至引領外部公眾寓公益於消費,創造行為共好。

 

第四部份審視「實踐」成效,被服務對象容或無法為自身說話,但參與的組織皆因校方資源挹入而轉化。勝利之家陳主任文中講述「環境的無障礙很容易達成,但真正能讓身心障礙者自在的生活在社區中,接納與認同是很重要的」(p.96),社會責任的計畫本質,雖將大學定位成地方永續發展的促動者與貢獻者,但不同生活背景、成長經驗的人們如何跨域,理解彼此降低歧見,卻需付諸行動才得可能;參與讓心智障礙青年「易讀大使」活動的同學事後回顧,「從他人需求去看待問題,是需要透過認真地傾聽及仔細的觀察,且需要不斷的練習及配合才能掌握到正確的要領」(p.107),道理簡單易懂,但若非身在其中而改觀,可能也僅是自詡為正常者片面認定「我」的作法對「你」一定有幫助。

 

第五部份的「蛻變」分別從教保員/社工、家長、教師、心理師、學生角度,看到參與計畫帶來的收穫。身心障礙者的苦來自肢體、智力、精神或感官的長期損傷,使之難如常人般融入社會生活;但照護者除了物質金錢、外界眼光,還有無盡的情緒壓力,這些一線的服務者面對殊異的生命故事,除給予專業建議,療心旅程也因同理個案而共受部分負擔,校方師生的知識與熱情適時補足動能,有些參與同學甚至從過程中,立下將來從事服務他人的志業。

 

書末最後部分的「獲獎紀錄」,「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連續三年給予肯定,計畫縝密全面對置身其中的成員帶來質變,得獎當然實至名歸。然愈為要者,在於對身心障礙者賦能過程,往復於學校師生、參與組織間的良善循環,這不單是永續的動力來源,同時也是大學教育的基本精神;猶太教育哲學家布伯(Martin Buber)在《品格教育》(The education of character)中指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養學生品格,向他們展示如何在社會中人性化的活著」。要令新世代的學習者具備公民意識、服務性格,這並非仰賴教條宣說,而是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交流建立信任。

 

總括而言,此書可視為屏東大學社會責任的成果報告,文字卻顯得有趣易讀。若要雞蛋裡挑骨頭,大概是書中對近期與臺東大學、澎湖科技大學的跨校連結,以及和日本山形無障礙旅遊中心等單位的國際合作,後續推展較少看到說明。另外,以計畫引導社會問題解決,優勢在行政績效和資源分配可控管,但是否為最佳解,尚待時間考驗,畢竟對永續發展的追求,僅就市場企業和大學高等教育之間對比,條件並非全然相同。後者一旦計劃面臨國家停止資源補助,能否維持下去則未可知,那麼若由公、私部門協力與大學合作,或許是條各蒙其利且可行的出路。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
《讓生命不同凡「想」-跨域.實踐‧永續》(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