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生活風尚就在市區巷弄,在農村、山邊、海濱,在歷史建物、在市集或民俗活動,也在節慶與飲食之間。人們舉目所見都是歷史的積累、生活處處流淌著多元文化交織而成的人生況味。
文/林建和
翻開《斯土斯民──台南生活風尚》,張耘書(台南大學兼任講師)、謝玲玉(文字工作者)一頁一頁帶領讀者穿街走巷,品嘗大宴小吃。
虱目魚、牛肉湯,早餐上桌
哇!早餐就端出一碗虱目魚湯配香噴噴的肉燥飯,再來個燜滷魚頭,台南人真懂吃!
過去「冬吃頭,夏吃尾,春秋吃滑水」,現在一年四季都好吃,至於蒸、湯,或煮粥,豐腴黑亮的魚油都令人食指大動;魚腸、魚肝、魚胗等,更是饕客才懂得品嘗。
這午前才能嘗到的限量美味,鮮湯一入口,舌尖立即沈浸在綿密與爽利之間;醃浸成一夜干燒烤,鹹香口味更挑動味蕾。
魚的極致發揮,還包括烏魚。俚諺:「鹹水烏卡贏雞肉箍」,連橫筆下「唯卵極肥美,漬鹽暴乾,以火烤之……庖羞中之上品也。」
另一個早餐代表是牛肉湯,屠宰後搶鮮品嘗,揭開一天序幕。
府城早年米商匯聚,發展出曝曬稻米的「粟埕」、米穀分離的「礱米街」、棄置米糠的「粗糠崎」。因地處西門海濱,工人、水手在這歇腳,鶯鶯燕燕盤旋,春光無限好。
米調和蚵殻灰、糖漿與糯米汁,製成「三合土」,作用就等同今日的「紅毛土」,台南古城墻多是這種工法砌起來的。
米,早就緊黏著這座城市
隨處可見的米糕、碗棵、粽子、肉圓等粿點,不僅融為台南人的飲食底蘊,歲時節慶或人生大事也有一套米食文化。一口糯米一口茶,拌著店家的人情香。
從嬰兒出生,主人家準備麻油雞酒、彌月油飯……,到嫁娶時的荖花(蔴、米荖),寓意子孫綿延;臨終、喪儀祭品中有黏稠的甜米糕,寓意來世再聚。
歲時節慶與祭祀場合,也以米食糕粿祈願謝恩。
爆竹一聲除舊歲,炊粿迎新春;元宵搓湯圓,七夕做軟粿,盛裝織女的眼淚;重陽「吃麻糬,長歲壽」;立冬煮米糕粥、冬至吃湯圓。
祭祀供品常見的甜粿、發粿、糕仔、鳳片……,還有僅在普渡場合才看得到的米糕栫,動輒數百斤,高聳矗立,拚場比氣勢。
深厚的米食文化,在正餐與點心間呈現出城市味覺。
電影「總舖師」上映後掀起一股台菜風,阿美飯店百年經典台菜、筑馨居無菜單料理、博仁堂藥膳湯盅,以及盡展台南風情的府城食府等入選必比登。
紅燒大翅、香油水蛙、當歸燉鰻、雞仔豬肚鱉……等珍饈菜色跳出書頁,彷彿昔日酒樓觥籌交錯的場景重現,讓人掉入時光隧道。
庶民小吃赤崁食堂的「棺材板」紅到海外,孔廟商圈「克林台包」,還有令人驚艷的椪餅,一口咬下,又香又甜。
當糖廠大煙囪走入歷史,新營空氣中少了糖蜜香,小火車的轟鳴聲也消失在
遠處。多年後,觀光小火車復駛了,滿載著幾代人,穿越沒有蔗田的阡陌綠野,追往憶昔,成了另一道風景。
還有一種甜,甘在心裡
「嫁妝一牛車!」是台南婚俗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如今仍保留提字仔、合八字等儀俗。
紅白藍相間的帆布棚下,大紅圓桌一字排開,鼎灶路邊擺,酒席沿街設。神明誕辰、建醮、普渡,工商團體頭牙、尾牙,到喬遷入厝、婚喪喜慶,都離不開大吃一頓,滿滿的甜蜜滋味。
台南人做吃的,就是厚工。好比「度小月」重複著幾代傳下來的技術,一鍋肉燥幾斤肉,加多少糖醬油,熬煮多久,都是固定的。
「錢愛賺,卻不貪」,沙淘廟口粽子,清早開賣,賣完就收;西門路鄭記葱肉餅,大排長龍,只賣午後4小時。
老府城,穿街走巷
談到交通,十五個圓環,串起主要道路,成了這座城市地標,繞圈圈是台南人的日常,屋舍櫛比鱗次,街巷蜿蜒錯綜,外地人進來如同闖迷宮。
如果圓環是台南的空間意象,那麼密密麻麻如血管般的街巷便是這座城市的身世。大街貫穿府城四百年時空,見證都市擴張軌跡,日治時代閑院宮載仁親王蒞臨剪綵,坐馬車遊街,留下歷史一頁。
風生水起五條港,清代「扒龍船」競渡,兩岸人潮洶湧。舟楫往來,船進來了,貨進來了,財也進來了。商旅移民成就風華,城西裁縫老派摩登、菁寮「嫁妝一牛車」,留下許多人地相映的故事。
還有藺草編織吹起環保風,菁寮聚落很多長者靠著上一代編草蓆賺錢養大,因《無米樂》紀錄片、《俗女養成記》電視劇而聞名。
濱海濕地,美麗與哀愁
這裡曾是上天的禮物,古老曬盬灘地、養殖濕地,但隨著人口老化、市場變遷,如今一片片的太陽能光電板,刺眼奪目。
吳寶春揚名海外的酒釀桂圓麵包,畫龍點睛的桂圓,就是來自東山窯培的龍眼乾。深秋時候,這裡的咖啡豆紅了,橘子也綠了。
閱讀本書,最大收穫是透過兩位作者描寫庶民生活,配上照片圖表,神遊了一趟古城,大啖美食、尋幽訪古,將時空拉回十八、九世紀,街面商賈買辦往返,五條港行人穿梭,「夜巴黎」霓虹燈閃爍,尋芳客互搶紅牌名妓,當年盛況跳出書頁。如同戀戀噍吧哖(玉井古名)情人果入口滋味,又酸又甜。
但對不熟台南的讀者而言,時間軸和空間維度似乎不夠清晰,忽而祭品鳳片牽圓「牽子孫又牽錢」,忽而百年香餅缺角「永遠有進步空間」。東鱗西爪,難窺全貌,就像古城圓環一圈又一圈,讓外地人昏頭轉向。從歲時到供桌,從出生到成年禮,這篇虱目魚各個部位都好吃,那篇虱目魚全身都是寶;這邊湯圓、麻糬、糕粿,那邊紅圓、紅桃、紅龜。一樣虱目魚、米製品,分在不同篇章介紹,也令人眼花撩亂。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斯土斯民—臺南生活風尚》(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斯土斯民—臺南生活風尚》(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