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采風

【書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里台灣,讀《走讀日本,森川里海》

 上稿時間:2019/04/17   
撰稿人:顧蕙倩 
【書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里台灣,讀《走讀日本,森川里海》

本書是一本里山復育的行動實錄,蒐集了日本各地自然環境再生的案例,值得一提的是,案例中的復育行動,不只是自然保育或重建,有的導入學校的環境教育,有的推出假日農園,有的發展再生事業,精采紛呈的創意,都是力求兼顧環境保育與在地產業,讓人與自然關係更加緊密、共生共榮。除日本案例外,本書也收錄了四個型態不同、復育成果具有代表性的台灣案例。

文/顧蕙倩

最近看了一本書,仿佛與多年不見的好友重逢般令我驚喜。雖然我的好友遊歷了許多陌生的城市,經驗了各種我不曾經驗的生活,但是,從她的口裡,我在在感受到熟悉的悸動與視野,「果然是好朋友呀!」我用力的擁抱著她,感覺我們雖然不在同一個國度,卻依然擁有着近似的靈魂,深深牽繫着彼此。這本《走讀日本,森川里海》就是這位我忍不住用力擁抱的好友!

我喜歡這本書,它給了我一次次深切的共鳴,不但是喜悅的閱讀饗宴,更是熱情與土地互動的體驗與反思。這些閱讀的共鳴,來自這幾年來帶著學生走讀創作的課程設計,雖然我不是專長地理、生物的老師,也不是拿著領隊證的旅遊達人,但是因著一步一腳印的走讀課程,我的文學教育場域充滿AR、VR立體時空的情懷想像,在這片土地上孕育著創作的花苗,晴耕雨讀,情思盎然。

從設計高中端特色課程的「後大安書寫」開始,我的書桌與台灣這片土地不時碰撞連結。那是始自一次課程的對話,學生問我,「老師,為什麼我們學校旁邊的瑞安街不設計的直線一點?彎曲到容易迷路,這樣有比較好嗎?」對呀!我走了無數次的路,從沒想過這回事,直到開始觀察、比較,才有進一步的關心。對周遭環境的切身觀察,追索環境變遷的脈絡邏輯,關心自我與環境的裙帶關係,不就是身為文學課程最根本的活水泉源嗎?

於是,我開始將「文學創作」融入「走讀課程」,從「後大安書寫」的「後」(post-)開始發想,引逗著學生「反思」環境變遷的過程,進而關心即將消失的人文地景,思考保留的可能性,以書寫留下記錄,付諸公民行動。之後讓學生拿起手機不是打怪,而是記錄「聲音」的「台北聲景地圖」課程設計完成,書寫「聲音地景」的生命記憶,將土地的聲音移轉,連結土地與自身的關係。這樣的感情自然而豐沛,來自周遭,更來自生命脈絡,不再「未賦新詞強說愁」,而是「情景相融」的五感體驗。

生命中有許多難忘的回憶,那是來自與大自然不期而遇的驚喜,如今回想,仍然覺得那是上天的恩賜,讓我更深愛孕育我的土地,這不大不小,一如這座美麗的島嶼,擁有剛剛好的美麗。

里山里海里城市,如果不一一親臨,如何巧遇?

那是一隻鼴鼠,車子行經山裡的學校道路,時速不到二十公里的視線,讓我看到牠吃力的想要爬上人行道的駁坎,我停下車,走到牠的身邊,輕輕將牠抱起,讓牠回到自己的草原。當牠來到我掌心的那一刻,我至今難忘,那小小的腳掌,小小的身軀,和我一樣,都是天地偶然撐起的一縷魂魄,牠何其渺小,我又何嘗不是?我們能在大自然裡巧遇,這是多麼美妙的生命體驗。

從小就喜歡來到離家不遠的新店溪,許多大自然的知識,都是從這裡開始。父親喜歡垂釣,等魚的時候,河邊就是最好的教室。苦花、溪哥、烏心石、寬青帶鳳蝶,還有許多鳥類精靈不時飛來,適時成為父親的最佳助教。這片藍天綠帶,孕育姿態多樣的大自然生靈,那時我還小,覺得每次的垂釣現場,都是再普通不過的生物大舞台。長大後,自己成為老師,帶著學生回到這些令我感動的所在,才發現,有些舞台角色,甚至是舞台本身,已經不知去了哪裡? 

我們一直都是這舞台的一份子。

這是一種自覺嗎?其實不是,那是等我發現牠們其實已經無跡可循時,才發現其實我們不會永遠都在這座舞台,當初的不珍惜,才會輕忽彼此在天地間的相遇。

不管我的身份是一名文學教師或是報章雜誌的特約採訪,從小學教到研究所的學生,寫書或採訪稿,總是喜歡走進山林,帶著自己和學生走出教室,來到戶外。一如父親與我,他垂釣的時候,我永遠有看不完的奇花異草和珍奇異獸,牠們也許在世界的百科全書裡並不特別,但是,當我指著這些巧遇的大自然精靈時,因著我一次次地走向牠們,才逐漸瞭解,是因著生物多樣性的環境,才可以如此悠游自得,帶領不同生命特質的學生,與每一個自然精靈巧遇,捕捉屬於每個人獨一無二的靈感繆思。

帶著學生走在山林海隅、聲響繽紛的城市中心,或是披草前行的歷史古道,大自然的召喚一直引領着我產生源源不絕的課程靈感,我知道自己的課程發想本不是來自「環境教育」,因為我是文學老師。但是,我需要回到大自然,因為那裡有著我源源不絕的教育資源,那裡有著興趣專長多樣性的助教,可以協助我產生多樣性的教育內容,給與學生,甚至是我源源不絕地學習內容與生命刺激。直到讀到這本《走讀日本,森川里海》,才驚覺,原來這一切因著發想,才有珍惜,才能永續。

《走讀日本,森川里海》是一本里山復育的行動實錄,蒐集了日本各地自然環境再生與實踐復育行動的例子,令人驚喜的是,書中的例子不只是國家或社區自然保育或重建的過程,有的更導入在地學校的環境教育,結合學校課程,讓學生透過實際行動,感受與土地共生的休戚情懷。這都是為課本知識與教師傳授的最佳教材,不但讓學生進一步思考環境保育與在地產業的重要性,更讓人與自然關係緊密共榮。這本書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日本例子值得參考,作為108課綱「素養課程」、「跨領域」等課程的設計靈感外,本書也收錄了四個型態不同、復育成果具有代表性的台灣例子,每個例子都能成為「校本課程」的素材範例。

自然環境的生物多樣性,一如教育環境的多樣性設計,能夠引發生命更多內在的潛在特質。如果一個學生長期在單一升學指標的教育環境下成長,填鴨背誦,單向吸收,目的只有吃飽知識,考上前三志願,一如生物只生存在每天不斷餵食、沒有天敵只有自己同類生物共存的環境下,這樣的生物不但不會長壽,只會在每天等著餵食中鬱鬱而終。一群等著放養大自然的貓熊,雖然暫時活在人工飼養的環境裡,飼養專家依然得為這些貓熊準備多樣性的環境,為的不是讓牠們吃飽而已,而是讓他們在生物環境多樣性的刺激下,將內在基因的潛力一一發揮,未來回到大自然,才能夠獨立生存,適應變遷。

對於一個在城市裡教書的老師而言,坐捷運,搭手扶梯,是最自然不過的移動方式,地圖出現在手機裡,手機告訴你最真實的現況:從A地到B地最短時間的直線距離,有時還會建議你改走另一條,這樣也許可以省去四分鐘的車程。我常問自己,可以不要將時間掌握的剛剛好嗎?如果路上遇到一隻可愛的狗狗,蹲下來和牠四目傳情一下;如果抬頭看看天空,驚見苦楝已經紫意盎然,就這麼想像自己是一隻台灣藍鵲,翱翔於山隅水澤,偶而俯身,讓城裡的孩子們創生靈感,完成一首感動自己的詩歌,這是不是很美好呢?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走讀日本森川里海

五南書店→走讀日本森川里海

a
顧蕙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國立師大附中教師、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曾獲師大噴泉詩獎、臺北詩人節新詩即席創作首獎、2014教育部特色課程特優獎、2016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補助、第51屆廣播金鐘獎「單元節目獎」。 著有詩集、散文集、漫畫劇本、論文集、報導文學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