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特推薦

當我們在愛裡浮沉:讀《華人關係、代間關係與群際認同》(中)

 上稿時間:2019/10/05   
撰稿人:黃雅芳 
當我們在愛裡浮沉:讀《華人關係、代間關係與群際認同》(中)

 

身為保守而傳統的華人一員,在成長過程中,我們乘載了多少的愛?來自父母的愛是包容照顧還是變相的期待回饋?給予孩子的愛是無私無償還是轉化的自我補償?來自另一半歸屬的愛是彌補缺憾的天作之合還是找尋另一個自我的認同?這些愛來自不同階段、不同身分、不同場域的給予,交織成「我」的原型,透過這些愛的滋養、教導與刺激,我們從中逐步學習、成長並找到自己的定位,但過程中有太多的情感勒索與拉扯讓我們困惑:為什麼在每一段形形色色的隸屬關係中,雖然以愛為名,但彼此的牽絆卻如此令人糾結與窒息?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重磅出版的《華人關係、代間關係與群際認同》,或許就是帶著你我解答疑惑的起點。

《華人關係、代間關係與群際認同》書影

文/黃雅芳(嘉義市嘉北國民小學教師)

關於身處成長風暴的孩子們……

  相信家有青少年或於國小高年級與國中任教的老師們,應該對於和這群處於「青春風暴期」(the period of storm)如何相處相當有感,的確青少年是人生相當新鮮而衝突矛盾的一段時期,孩子們剛養足豐厚的羽翼(生理的逐漸成熟),卻未準備好強壯的心理,所以這段期間的孩子,對長大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故作成熟卻又一派涉世未深的天真,佯裝堅強但卻又敏感細膩的如捧在手心上的水晶球,折射出各式風貌卻異常脆弱,讓身邊的大人好傷神!

  由林惠雅、蕭英玲所研究的〈青少年時期父母教養行為的變化:子女表現的影響〉恰巧為所有正與青少年奮戰拔河的家長老師們,提供一本教養指南!但筆者所謂的指南,可不是指該研究是坊間流行的教養教戰守策!而是兩位研究者透過科學方法以量化分析的模式,蒐集高達近千位的家有青少年的父母樣本數(其中多數是母親的樣本),分析父母親在教養過程中,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各有不同的變化,透過父母親知覺教養行為的變化搭配子女各個行為表現變項的分析,如成績、品行、偏差行為、對父母的正向行為與負向行為等,看似複雜的量化統計數據,其實讀者們可以依據相關的變項作為自己與子女(或學生)的互動,作一番分析檢核。

  以筆者而言,本篇研究最大的幫助在於協助家長或老師們檢視自己日常與青少年互動的行為模式與態樣,有時候我們不自覺的言語或情緒行為,其實都蘊含了某種程度的期待與涵意,這也影響了我們後續對待孩子教育行為,可見教養策略並不如SOP的生產線如此僵化制式,而是生動的有機體,會隨著時間空間而調整變化,但是身為教養者的「自覺」相當重要,如果在每一次的互動過程中,我們都能明白自己的所言所行是否受到相關因素的牽制或影響,進而去避免負向的行為產生,就能杜絕掉更多接踵而來的後續效應,例如父母親對於說明理由的教養方式明顯和孩子的正向表現有正相關,換言之,當父母親知覺孩子們的正向表現愈高時,就愈願意以正向的教養監督行為去回應孩子,這項研究結果可給予家長與教師的思考點是:如果青少年的孩子出現叛逆或不如預期的行為表現時,負向的教養監督行為會開始出現,但這樣一來是不是就容易造成關係的緊張與負向行為的惡性循環?但在與青少年負向行為抗衡的當下,要能把持正向管教原則真的相當不容易,也非常考驗家長與老師的智慧,透過量化的研究數據,讀者們不妨反思並反芻一下,該如何拿捏與青少年孩子的相處平衡!

  由吳志文、葉光輝與王郁琮所提出的〈「親子衝突因應策略量表」之效度研究〉,筆者認為可視為上一篇〈青少年時期父母教養行為的變化:子女表現的影響〉的後續攻略,了解子女行為與教養行為的消長關係後,接下來可以該篇文章編製的「親子衝突因應策略量表」作檢核,分析了解自身與孩子的衝突狀況。

  衝突,經常是感性越過理性界線的產物,如研究者所言:親子衝突雖可能對青少年的生活適應造成破壞,但破壞之後,也是重建的開始,象徵著另一種全新的可能性,因此衝突既然在所難免,那就該拋開忌憚的心態,好好了解,並知道自己跟孩子的屬性,才能掌握下一步!

  首先透過本研究可以先認識的是親子衝突的因應模式可分為五類,簡要介紹如下:一、兼容並蓄:子女在個人願望與父母期待之間能盡力以兼顧雙方需求的方式來解決衝突。二、折衷妥協:子女透過彼此讓步的方式,讓自己與父母的願望可以因為彼此的妥協犧牲而達成彼此部分的需求。三、自我犧牲:子女無條件放棄自我需求以達成父母目標為主的作法。四、功利主義:子女優先考量個人利益作為選擇解決衝突的方式。五、規避逃離:缺乏主見與承擔責任的子女會選擇此模式,置身事外不主動介入處理。

  從上述五種模式中可窺見子女的性格與家庭氛圍,可想而知前兩項解決衝突的模式應該是較有利於親子雙方的作法,但對子女而言,能有多少的諒解與能力去承擔過程中必須付出的努力與代價,就必須看子女的心理素質有多高。在分析親子衝突的過程中,透過理論的引證與量化數據的剖析,讀者們可以更了解孩子的性格與家庭的衝突模式,在這裡筆者提出以下兩個問題供讀者讀完本篇研究後深入思考。

  首先是如何引導孩子、教育孩子成為有效處理親子衝突的高效能者。其實處理親子衝突的前兩類模式也可推論至孩子在其他情境解決問題的模式,但在親子關係的前提之下,我們跟孩子的互動在孩子心中是什麼樣的模式,才讓孩子選擇了相對應的因應模式?這是很值得家長深思的!此外,透過教育互動的歷程,我們如何培養孩子具備樂觀正向的人格特質,面對問題在取捨之下能盡全力締造雙贏的局面,即使在過程會多點辛苦與付出,但能讓大局、多數人抑或是親子雙方得到滿足,其實是很重要的課題,筆者相信這樣的思考過程有助於孩子們未來踏入社會與他人互動:當我們把多數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讓更多人受惠,同時自己也蒙受其利!

  其次,當我們發現孩子處理衝突模是屬於後兩類時,該如何陪伴孩子、引導孩子去導正解決問題的作法?當功利主義與規避逃離成為孩子的首選,相信對父母親來說都是不樂見的,但這同時也提醒父母親:在身教言教的過程中,我們是否曾誤導或給予孩子偏差的價值觀?抑或是過度保護甚至強勢的互動導致了孩子的軟弱與無法承擔?了解孩子的同時也是檢視父母自身教養功能的機會,本篇研究結論提出前兩項解決衝突模式的作法,顯示與個人身心及親子互動的正向生活適應表現較高,足見是值得家長花時間心思去斟酌培養的!

  而由張仁和提出的〈正念特質對新移民青少年學業表現之調節效果〉研究,則嘗試以刻板印象出發,破除大眾以往對新移民學習弱勢的刻板印象概念,再以積極角度出發的「正念理論」來分析對新移民青少年學習的影響為何。研究結果發現透過正念的調節機制,對於新移民青少年的學業學習有正向的幫助,本篇研究對於學校教育有很大的啟示,由於新移民子女的比例日漸攀升,在未來的數十年,新移民子女將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如何透過正念的引導學習幫助新移民青少年克服學業學習的困難,並突破刻板印象的限制,本篇研究可提供教師更多在教學上的努力可能。

相關書籍

a
黃雅芳
國小輔導專長教師。1983年出生於雲林縣水林鄉,淳樸的農村成長背景,養成作者對本土文化與人文的濃濃關懷。22歲正式成為教育最前線的一員,開啟與孩子們對話、成長的教育生涯,花了兩年取得教育部輔導專長認證。曾任教於雲林縣大興國小、興南國小,目前於嘉義市嘉北國小服務,擔任設備組長及閱讀教師,希望自己在教育現場的每一天,都能為這塊土地上的孩子多些嘗試、做點改變,然後,改寫每一個可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