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特推薦
溫柔的送行者樂章:讀《臺南喪葬禮俗研究》
上稿時間:2020/09/21
撰稿人:
蔡元隆
編撰:蔡元隆
隨著資訊時代來臨、社會開放,死亡不再是一項禁忌,甚至成了學術研討的對象,本書探討了喪禮的意義及功用,並記錄下臺南特殊的喪禮習俗。筆者透過認識臺灣獨特的喪葬文化,重新理解「死亡」,體悟到生命的意涵。
作者/蔡元隆
人的一生數十寒暑,從孩提呱呱落地成為爸媽的心肝寶貝,接著進入求學、求職、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到終老的人生旅途,歷經了喜怒哀樂、生老病死的階段。俗話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往生後,一切回到原點。早期臺灣的社會觀念對「死亡」十分忌諱,紛紛避而遠之,人們幾乎一談到「死亡」就會恐懼不安,因為那象徵著生命的威脅與終結,且帶來傷感與哀痛之感;也由於對「死亡」這門專業學問的無知,所以對於服務「死亡」的人員(土公、土婆或道士等神職人員),總是帶著有色的歧視眼光與懼怕的態度,殊不知原來這一群人,他們各個都是「最溫柔的送行者」,從他們侃侃而談的專業術語及嚴肅的科儀活動所伴奏出來的樂章可以感受到,那正是引領亡者「踏向來生之旅」的重要音符。
蒿目臺灣的生命史,「她」,曾經是一個外國殖民色彩極度濃厚的島嶼,從清領時期,至荷蘭、西班牙分據乃至日本殖民,這些外國的制度文化與建設都為臺灣的文明或禮俗都留下不可抹煞的痕跡與深遠的影響,而喪葬禮俗也不例外。綜觀而言,濫觴於傳統儒家「大傳統」的禮學精神為主體,輔以閩粵固有的儀節制度外,在臺灣多元並存的文化薰陶下,更發展出專屬於臺灣的「小傳統」喪葬禮俗;而這些禮俗往往又隨著臺灣地域性(溪北、溪南等)、行政區域(臺南市、新營、曾文、北門、新化、新豐等)、神職人員派別(釋教、道教等)的不同,又各自衍生不同的「小小傳統」,蘊含各地區之特色並發揚光大。本篇要介紹的《臺南喪葬禮俗研究》這本書,在筆者的教育專業領域中,作者楊士賢教授會被界定為一位不折不扣的「教育人類學家」。楊士賢教授透過腳踏實地的田野調查,探究了臺南地區喪葬禮俗的各流派、地域性差異及各類科儀的演化與展演過程,內容除了圖文並茂、生動有趣,能啟發讀者閱讀動能外,在書中的字裡行間更適時提出自己的批判與反省,十分難能可見。
如前所述,世俗人們因為不了解「死亡」,所以傳統社會皆以消極面對或迴避的態度面對死亡議題。時日至今,身處在資訊爆炸洪流中,加上對「死亡」專門專業的建構,讓「死亡」不再是象牙塔裡的學問,而是被帶到學術殿堂裡廣泛討論,讓人民親身面對、不再恐懼,漸漸讓人們從消極的迴避,翻轉為積極的面對,甚至出現了全臺唯一探討「死亡」的高等教育系所──南華大學生死學系,而任教於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的楊士賢教授,正是《臺灣喪葬禮俗研究》的作者。
以下茲就《臺灣喪葬禮俗研究》的內容評介如下:本書內文主軸大致上分為「緒論」、「臨終到斷氣、治喪」、「做功德」、「奠禮、出殯、葬禮至除喪」及「結論」等五個大章節書寫,而各章節下又各自分有二到四個節數不等的小主題探究。第一章的「緒論」,主要是介紹研究的動機與目的,接著評介相關研究文獻的範疇,因為沒有一個研究是完美無缺的,所以為避免爭議,楊教授在文中亦介紹了研究範圍與限制,並闡述如何透過田野調查、文獻分析等研究方法完成資料的蒐集與整理,並在恪遵研究倫理下如何完美呈現最第一手的口述內容或活動照片等。第二章的「臨終到斷氣、治喪」分有兩小節,分別介紹「臨終到斷氣」、「治喪」等專業知識的儀式與流程,並介紹臺南特有的稱詞及特色,例如:「迴光返照」在臺南當地又稱「倒逆青」、「魂轎」在臺南當地又稱「烏龜轎」、全臺喪服頭頂慣用的圓罩式「草箍」在臺南當地改以麻布縫製成四角帽等。此外,在治喪的名詞解釋上,也十分清楚與完整,從死者往生後,後人為其安排的相關禮俗與限制都在文章中明白闡述。
再來,第三章的「做功德」則分有「淺談做功德」、「靈寶派」及「釋教」等三個小節探討。為何要做功德?目的何在?由誰主持功德法會?又主持功德的道法師因派別不同,儀式或法事流程與活動亦有所不同,但唯一的共通點是皆在協助亡者消除在世時的罪愆,透過孝眷遺族延聘道法師為亡者拔度法事後,祈求讓他們往西方極樂淨土而去,這也成了孝眷替亡者善終的最後一哩路。第四章「奠禮、出殯、葬禮至除喪」,亦分有「奠禮」、「出殯」及「葬禮至除喪」三小節。「奠禮」的部分,導正了部分視聽,例如:我們長久以來對家奠、公奠與家祭、公祭用詞張冠李戴的錯用;「出殯」的部分,整理了臺南地區常見的八至九類的喪禮陣頭及其他相關會出現的活動儀式,尤其是「孝女白瓊」儀式由來與布袋戲竟有著緊密的相關性,最讓筆者嘖嘖稱奇;最後「葬禮至除喪」部分,從亡者準備入土前的前置作業與習俗要嚴格遵守外,還需透過某些象徵性儀式(例如:貼春聯或五福符、鬧廳、行圓、洗淨等),表現「從喪轉常」的回歸,並讓後代子嗣得以消災解厄、除舊布新,迎接日後的榮景。而亡者入土為安後,孝眷儀族後續並不因此停歇,甚至有做百日、做對年、做三年、陪墓等形式儀節的延續,亦或是現今非常罕見的「撿骨」,目前已經漸漸在臺南地區成為絕響。最後,第五章的「結論」以區域及流派兩種方式歸納與整理各區域的喪葬禮俗特色,並呼籲國人應當重視,這些漸漸可能消失與不被重視的、臺灣在地性的喪葬禮俗。
儘管死亡是生命的自然歷程,但在文化層面裡仍普遍視死亡為一種禁忌的話題;然而正因為生命的有限性,方顯出生命的意義。早期農業社會,家族間若有人往生,馬上就會互相幫忙張羅後事,但現今的社會,農業不再是主要的經濟結構,家與家的距離也因為人們外出工作而漸漸疏離,不過當家人或親戚過世時,大家都會紛紛趕回來幫忙。現今的喪葬禮俗儀式,就筆者的解讀,往往有一種安定民心與凝聚家族的作用,透過神職人員展演各種科儀或儀式,使親人再次感受到亡者的存在,並穩定孝眷遺族的身心狀態。在家族情感上,完整的儀式扮演著集體心理治療與重新安頓失去親人之後生命情感次序的角色,透過喪葬禮俗的相關儀式,成為建構集體性家族記憶的重要程序,讓「心」與「情感」從內心抽象的鴻溝中躍升並解脫、讓在世者與往生者有了認同與歸屬。筆者認為,喪葬禮俗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因為透過這類的喪葬禮俗活動與儀式展演,讓人們能夠從過去的囹圄中走出來,好好面對未來的生活,使心靈獲得一種專化性的解脫,以達心靈再造,讓家屬能夠重拾生活的勇氣。這本《臺灣喪葬禮俗研究》值得推薦給大家,除了可以增廣見識外,也可以讓我們從各式傳統的儀式中,更了解老祖先智慧結晶與撫慰遺眷心靈的奧妙之處。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臺南喪葬禮俗研究
五南書店→臺南喪葬禮俗研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