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特推薦
擁抱「芭娜娜」精神的在地集體記憶:讀《圖說旗山紀事:美麗山城的百年今昔筆記》
上稿時間:2020/10/05
撰稿人:
蔡元隆
編撰:蔡元隆
《蕉王吳振瑞》榮獲第4屆台灣歷史小說獎,以高雄旗山為舞台,改編「剝蕉案」主角之生平。但旗山除香蕉外,還有許多豐富的文化,本書從歷史、人文、在地產業等層面,輔以珍貴舊照,帶你深入漫遊,了解這座美麗山城。
作者/默默
對旗山的印象,向來只停留在美味的「香蕉冰」記憶,因為筆者2007年服役於屏東潮州時,擔任運輸營部的人事管理兵,所以每個月都會往來旗山陸軍第八軍團指揮部開會,騎著公務機車風塵僕僕地來到旗山,總不忘在進第八軍團指揮部前一刻,忙裡偷閒地溜到街上的「常美冰店」,享受一碗透心涼的「香蕉冰」,那絕對是同袍心中最垂涎的福利公差之一。
在閱讀了莊淑姿教授編寫的《圖說旗山紀事:美麗山城的百年今昔筆記》後,發現原來旗山對在地人來說,除了象徵百年的集體記憶外,更是外來旅客享受文化山城薰陶的最佳場域──旗山鎮無論從政治、經濟、社會到文化等各種視角,都在在展現山城在地性與草根性。作者莊教授從一個當地人的角色出發,跟著父親及爺爺等人一起見證了整個旗山的興衰更迭,透過「芭娜娜」香蕉的集體記憶,勾勒出她對鄉土情懷的重視與感念,更意味著一種從「意識」到「認同」的教育本土化彰顯歷程,從中不難窺見莊教授對旗山,有一種特別濃厚的情感與認同。由此可知旗山的鄉土教育需要被傳承與再重視,雖然書中的字裡行間未直接闡述,但從莊教授行文走筆間所衍生出來的「鄉土教育」意識卻十分明顯,因為鄉土教育所強調的知識建構來自於在地民眾本身,在地民眾要透過生活方式建構鄉土環境並體驗出認同感,且依相同的信念形成一種社群概念,它會成為一種無形的情意歸屬而長存於這社群中,而這就形成本書中「芭娜娜」精神的在地集體記憶。
以下茲就《圖說旗山紀事:美麗山城的百年今昔筆記》的內容評介如下:本書內文主軸大致上分為「旗山大觀—─地名沿革與市街發展」、「旗山人文地景」、「家在旗山—─旗山庶民生活」、「我是旗山人」、「士紳家族及地方名人」、「香蕉的故事」、「走入旗山時光—─糖廠與高雄客運」及「入境平安──旗山的民間信仰」等八個大章節書寫;而各章節下又各自分有三到十多個節數不等的小主題探究。第一章「旗山大觀—─地名沿革與市街發展」,先簡要介紹旗山地名的由來及名稱更迭,並導入旗山街上碩果僅存的日治時期建築架構,乃肇始「旗山市街之父—─石橋亨」之手,輔以透過昭和4年(1929)的旗山市街地圖及阿財伯多張手繪圖像,讓讀者對旗山有更初步的認識與了解。第二章「旗山人文地景」,以谷山頂、旗山水圳、三十三士碑、武德殿、護岸、旗山橋與旗尾橋、旗尾山與馬頭山等七個在地老地標,透過不少今昔的老照片勾勒出在地的集體記憶,字裡行間也間接透露出現代化的建設與發展正漸漸吞食與取代老影像的回憶。
再者,第三章「家在旗山—─旗山庶民生活」則介紹清領時期到日治時期旗山先民的庶民生活圖像,從民間閩客族群的衝突,到清代官方的出面弭平,然而衝突還是時有所聞,但日治時期的蕃薯寮廳長石橋亨,也努力嘗試調解兩族群之恩怨,並設立了三十三士碑,除此之外,尚有招魂碑、精忠護國碑等歷史文物。另外介紹旗山信用組合(現今農會)、旗山戲院、酒家茶室、香蕉冰、旗山粽等在地的產業、娛樂與食物,一樣是透過老照片的圖像凸顯旗山地區的變遷與改變,但唯一不變的是透心涼的「香蕉冰」與月桃葉飄香的「旗山粽」美味。第四章「我是旗山人」,則介紹了蕃薯藔公學校(現今高雄市旗山區旗山國小)、蕃薯藔尋常高等小學校(現今高雄市旗山區鼓山國小)設立沿革與校名更迭,及其扮演的角色。此外,皇民化運動下的旗山變得更加日本化,敬拜「天照大神」、門前高掛「國語家庭」門牌、教職員合拍應召出征團體照、從內在精神轉化到外在各種作為符應,在在都是實踐皇民化的圖像,但隨著日本戰敗,這些圖像卻不得不順應時代改變,進而轉變成國民政府來台時的另一種意識圖騰。莊教授以自己為例,述說自己在校園中的經歷—─「請說國語」,更深中肯綮地闡述台灣走過「我不說方言,我要說國語」的曾經,是台灣歷史的一頁,也是旗山孩童心中無法抹滅、隱隱作痛的一頁。
緊接著,第五章「士紳家族及地方名人」則介紹了莊塗庄長、陳順和街長、 吳氏家族、洪建萬先生等人對旗山的建設與貢獻,最後當然少不了2014年7月離世的旗山瑰寶「阿財伯仔」—─曾茂源老先生。第六章「香蕉的故事」介紹日治時期香蕉帶給旗山的轉變與繁榮,更讓五、六○年代的旗山被冠上台灣香蕉王國的殊榮,但人算不如天算,七、八○年代的香蕉產業遭逢內、外在的天災人禍,加上台灣社會產業的轉型,香蕉在台灣青果市場中的特殊性也隨著產銷一元制的結束宣告謝幕。而轟動一時的「剝蕉案」更是影響甚大,因為它牽涉了數十萬蕉農的家庭生計,也對台日雙方香蕉貿易的誠信大打折扣,對蕉農來說是不可承受之痛。此外,「香蕉廷」—─盧廷的番外篇小故事也格外引人入勝。
第七章「走入旗山時光—─糖廠與高雄客運」,介紹了旗山地區大眾運輸的濫觴—─自動車。昭和7年(1932)時已設有旗楠自動車株式會社、和榮和自動車株式會社及東榮自動車會社。到了昭和14年(1939)這三家自動車株式會社已經發展出綿密的十條運輸路線,對旗山的往來交通十分便利。後則因為經營利益與管理問題,經各方斡旋後,決議當時高雄地區興產自動車株式會社等七家自動車株式會社合併為高雄自動車株式會社,合併後的運輸路線更加密集與擴充更大的運輸量。而旗尾糖廠也是重要的地標之一,當時的五分仔車馳成在蔗田與糖廠的鐵路間,一車又一車的白甘蔗被送進糖廠,囝仔們追著五分仔車,偷拉白甘蔗下來啃食,更是旗山囝仔的快樂童年回憶之一。第八章「入境平安──旗山的民間信仰」,多元文化下的旗山,對宗教的包容更是不言可喻,有著百年以上歷史的福德祠、媽祖廟、基督教堂等都見證了旗山從清領、日治、光復初期到今日的歲月洗禮,這些宗教場域也適時在人民遭遇天災人禍時成為在地民眾最撫慰人心的心靈寄託,另外旗山街上尚矗立了一間哥德式建築的旗山天主堂(實稱為聖若瑟堂),它矗立在旗山街上尚未百年,但也歷經了一甲子的歲月,雖然當地信仰天主教人不多,但它卻靜靜的以最溫柔的建築風格豐富了旗山的空間記憶。
過去那威權專制的年代裡,大凡牽涉到意識形態的台灣本土或鄉土的文化全都會被歸類成主流歷史邊緣的一種俗民文化或鄉土文化,甚至被認為是一種不正統、低俗的文化,當局禁止人們談論都來不及更遑論要發揚光大,但民眾們私底下卻互為流通與傳遞。現今,隨著時代的變遷與威權制度的瓦解,人們開始意識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再加上政府對鄉土教育的日漸重視,也讓一些隱藏在歷史洪流底下的俗民文化或鄉土文化可以「重見天日」。鄉土文化意味著人們生活的主軸,也是人類邁向文明的原動力,隨著社會變遷和知識領域的拓展,關懷自己的鄉土已蔚然成為一股風潮。從作者莊教授一、二版的兩篇自序中,看的出來她的信念與企圖心,試圖透過《圖說旗山紀事:美麗山城的百年今昔筆記》這本書記錄對家鄉的了解、認同與追尋,而這當中更有對阿祖、阿嬤、父母親等家人親情記憶的寄託。如果你是想尋找家鄉記憶或是有濃濃「鄉愁」的遊子,甚至你就是個道地的旗山人,這本書千萬不可錯過,讓我們一起帶著「芭娜娜」精神,去尋找在地山城的集體記憶並感受它豐富的文化風貌吧!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圖說旗山紀事:美麗山城的百年今昔筆記
五南書店→圖說旗山紀事:美麗山城的百年今昔筆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