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臺南人的作家跳舞鯨魚,以普度為起點深入介紹臺南文化傳統米食糕點──米糕栫(餞)。本書詳實記錄兩家米糕(餞)業者,並透過自身經歷及父親記憶中的味道,帶出食物與人文土地的連結,一窺府城港口文化的興衰。
跳舞鯨魚/著
人為何要普度,普度又應該用什麼樣的東西。《臺南獨家記憶:府城米糕栫(餞)研究》是一本關於普度背後的故事,米糕tshián似乎一開始就用在普度與祭拜上。米糕tshián的由來,什麼人也說不清楚。甜米糕這種東西黏呼呼甜滋滋的,就像是要用糖去黏住所有的米粒。米粒是山珍,普度的時候經常能看見白米。食鹽則被稱為海味。糖是要讓神靈都吃甜甜,能酒足飯飽,也能讓祭拜的人獲得富足。甜米糕不容易保存,或許就是米糕tshián的由來。
本書詳實記錄兩家製作米糕栫(餞)的業者,包含米糕tshián的製作過程,以米糕tshián一物,紮實寫下米食文化在臺南的獨特發展。米糕tshián是米糕栫(餞)的臺語發音,米糕「栫」由中西區普濟殿旁的黃家製作,米糕「餞」由安南區本淵寮的黃家所製。唯二的兩家米糕tshián業者保留下臺南也是全臺僅存的米食文化,更凝聚人與人之間的互助情誼,以及人與土地互依的歷史。
書中以文字結構以典籍記錄,探索米糕tshián的源流。六角塔狀的美麗工藝品,用大量糖漬防止腐壞的祭祀糕點,能在普度時撐過炎夏溽熱,以甘甜好滋味與好兄弟們分享,也能夠在儀式結束後,與民眾分食,不會形成浪費。米糕tshián是過往時代的商人、旅人和漁民們的乾糧。米糕tshián在中元節聳立若城池的面貌;米糕tshián在媽祖聖誕的競高活動;米糕tshián在過去東西方紀錄中,以糯米糕、糯米甜餑和米糕盞等等的名稱,吸引廟會或普度時民眾的目光。
由此可知米糕tshián是糯米做的,還要放入糖,成為甜米糕的一種食品。以米糕祭祀的民俗活動,深入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常民生活,喜事諸如結婚生子做十六歲,除厄祭解補運甚至喪儀,都能看見糯米的蹤影,甜鹹皆有,府城更有早食米糕粥。臺灣的糯米文化由來已久,遠從平埔族的秫米種植就可見一斑。
書中多述普度祭品,分為糕餅粿粽、牲禮和乾料。糕餅粿粽又分為麵皮糕餅與米糕製品。米糕tshián的製作繁瑣,需要大量人力,作者詳述米糕tshián可能的由來,製作過程與工具使用,更難能可貴的是兼職打工製作米糕tshián的老師傅們的紀實。文化源於人,人對土地對物對人的情感,在在形塑文化的生成。塔狀的米糕tshián是舊日商業發展的盛況,隨著時代轉變,米糕tshián的轉型也詳實介紹在書中。
米糕tshián的味道究竟如何?從小就聽過米糕tshián,父親離開臺南後,唯一一次提到米糕tshián,是因為吃了蚵嗲攤位裡的炸米糕,被緊緊壓過的甜米糕,像夯在城牆裡的糯米,父親說:「那味道就像極了米糕tshián。」
我自小愛食甜米糕,甜米糕的糕點種類大約有米糕豆、八寶飯、粿和米糕tshián。八寶飯的甜米糕壓入大大的水盆擺上囍字能安床招喜氣,米糕豆在碗裡是小城池,粿是平臺,米糕tshián則拔地而起,以塔狀聳立在普度或建醮祭壇,代表的是澎派(豐盛)。米糕tshián是塔樓,是哨兵,歲歲年年護衛著平安。
當普度的訂單來到,米糕tshián會如何呈現在眾人面前。米糕栫,還是米糕餞,或是米糕淺,米糕是何時被放入木板模具成為塔樓,誰製作,誰訂購,誰開栫,誰能取走因層層下壓重力而變得緊實的美味米糕塊,誰清洗著栫板,誰會在拿走米糕tshián後,細嚼下一口又一口流傳百年的滋味。
跟著此書,兜轉過文字與照片中一場又一場的敬獻祭祀。書中提及府城古諺:「上帝廟埁墘,水仙宮泥錢。」上帝廟位在鷲嶺是府城地勢最高的區域,比舊日港口的水仙宮廟簷還高。物換星移,府城地形變化大,轉瞬滄海桑田。老家在過去的臺南縣,沿著公路南下,穿過曾經是溼地,是低於路面的土角厝聚落,過橋,沿著運河,美食在過去的港灣間穿梭。海曾經潛在普羅民遮城的城牆下,行小舟,可見哈赫拿爾森林。森林遮掩著陸地,是西拉雅生活的城,飄出陣陣糯米香。
米糕tshián因應普度文化而生,豎立於生與死的交界。曾經熟悉的先人,失去了人的形體,轉化成若神明與上天的意象,是人還是神靈,漸漸模糊了祭祀的區別,使用最大禮的敬獻,對祖先與鬼魅表達了無限的慎重,米糕攪和著糖漸漸與祭祀活動產生了關聯。
普度的祭品越來越多元,呈現的方式也越來越多變化。我閱讀著《臺南獨家記憶:府城米糕栫(餞)研究》,總想起父親提過的米糕tshián滋味,那樣的滋味又為何使父親想念。
小時候閱讀經典文學,總想嚐一口《小婦人》裡的醃檸檬滋味,那袋子裡的醃檸檬是什麼模樣,該怎麼吃,味道如何,為何能讓故事裡的孩子為了得到同學的醃檸檬而冒險被處罰。《小婦人》的背景為南北戰爭時的美國,居住在北方,當時北方呈現富足的面貌,金錢能使蔬果被輕易運輸,主角喬要帶去舞會的手套,方能夠被檸檬汁弄髒。
米糕tshián在往昔年代的常民生活裡,曾記錄下什麼樣的人生,寫下何種故事,描繪著家族歷史,記憶著人與人、與物、與土地的情誼。
記得童年翻開《老人與海》的味道,莫名飄出魚腥味是老人捕殺的海豚。被大魚重摔,拖倒在船頭,緊貼在海豚肉上的臉,不是老人的臉,而是讀者的臉。
我讀著米糕tshián的獨家記憶,不僅重新認識了米糕食品,更看見府城港口文化的起起落落。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臺南獨家記憶:府城米糕栫(餞)研究
五南書店→臺南獨家記憶:府城米糕栫(餞)研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