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藝術

【書評】追蹤,並將過程納入城市生活的心智地圖──《城市•魅惑》

 上稿時間:2023/02/24   
撰稿人:藍念初     編撰:藍念初
【書評】追蹤,並將過程納入城市生活的心智地圖──《城市•魅惑》

「通感」(synesthesia),是一座互相理解後的橋樑;創作,是一個透過語言不斷延伸、並再創造的過程。在以都市為題的藝展裡,透過對藝術品的觀感、藝術家的回饋,城市是煙硝瀰漫、又或者晴空萬里,全不由分說地溶入我們主觀意識下的城市,然後,思緒溢出了我們的想像之外。

文/藍念初

「從一般主觀的秩序關係到身分的多重設定與不同藝術家的協作關係,將生產的物質系統試圖作精神上(ideal)的聯繫,在與地方平行的勞作關係上,如果將藝術作為生命的延續可能,我們何以迴避資本?」──2013年「城市魅惑」受邀藝術家,劉和讓

藝術評論如何策動藝術的創作能量?對此抱有期待的讀者,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或者更精確來說,是關注高雄市立美術館「創作論壇」系列的展覽徵件,以及它的成果書系。

高雄市立美術館自1997年啟動的「創作論壇」展覽徵件機制,採取論述與作品並重的模式,再經歷2001年從「推薦人」到「策展人」的變革,將展覽主體性交還給策展。此後,策展人除了能夠親自操持、磨練組織展覽事務,策展人與藝術家之間,也得以在特定議題中聚焦,創作將由導論觸發,再各自發展詮釋的形式。如此,既創造出作品向外聯通、對話的層次,也改變創作的方向:從諸多藝術家分別從各自的題目移動、紛紛聚攏在題目邊緣、定義題目,轉向變為以導論出發,意義的張力從多個方逐漸向外拉扯,擴張、偏移──這整個幅員,都成為參與者共同投入思索的足跡、體驗創作的腹地。

本書收錄的這期「城市•魅惑」展覽內容,我們讀到的是2013年策展人王俊琪(Chun-Chi Wang)的展覽提案,以及12位藝術家的作品、藝評人對作品的回應與藝術家的採訪。他們各自在都市地景、行動肌理中找到創作的切入面向,也以作品為路徑,揭示彼此歧異的感官經驗。由於參展大部分為國際藝術家,故許多作品理念也有中英雙語對照。離開藝術品被依序展示的展覽空間,個別作品還能透過論述與思考重新再現嗎?閱讀這樣的書寫,觀眾/讀者體驗的有效性何在?

然而,此系列集結的出版品令人期待之處正在於此──透過閱讀,將藝術作品轉錄成知識書寫的形式。書寫的成果,是否意欲保持作品的藝術特性,或者更傾向知識性記載一些?書寫的意識,宜保持提供不同觀看作品之後的記錄,或者應如實提供預計描述對象的背景知識,再現創作完成之前的設定?這些企圖,會造成多大的差異?既然不確定最後會透過哪一種方案來揭露,豈不是很令人期待嗎?

可以預見的是,當我們預作準備,以提問狀態的眼光,可以比毫無準備地觸碰這些文字紀錄/策展論述得到更多的樂趣。這也是為什麼它作為讀物,不同於單純列舉作品材質、尺寸、空間平面圖的展品手冊──我們並不是對照自身的感官經驗來與展品的背景知識交融,而是先對照不同藝評者對展品的思考,再回到對創作者考慮的揣想,產生以論述介入體驗的視野。這些,在作品與作品的連結間,重新透過刊物建立新的認知框架,又,保持在前述的創作腹地上持續滾動。

關於導論:「通感」synesthesia

策展主題「城市•魅惑」,需要從英文「URBAN SYNESTHESIA」來解──「通感」,從一種感官跨入另一種,或者,感官觸發,使人主動檢視一種潛力,對感覺之間的聯繫更有意識,再用「通感」揭示城市。

對城市的認識,包含既定的認知構成、使用需求,有時,感知的生成與混沌,導致物質的迷醉,這時我們會說一座城市「紙醉金迷」;又有時,遁離常識性的日常,物質流動就足以導致迷幻,而游移的經驗,又關聯到,如何開拓更具創造性的面向;更有時候,單純聚焦、洞悉無意識感官的交會之處,持有混淆經驗、認知、記憶的感知載體,則讓我們更深刻體會城市全方位的包圍。

不過,生活處境不能搬移,它的本身也並非藝術,當創作欲以此為藝術,必須反應、重新處理「我們如何偶然遭逢會視之為具有通感的事物」?回答這點,使用各種路徑抵達,本身可以視作一種創作方法,例如,搜尋對特定地域的想像和預判,或者,關注「原色」、關注城市的「再造自然」、關注城市開發對地質「文化層疊」的抹除、關注如何透過路跑進行「反叛」與「占領」、關注肉體如何透過身邊的物件與技術的生成發展「跨獨體化」……透過這些可能性發掘出各種路徑,除了記錄主觀的城市生活,也收集到生產這些資訊的地域和方法。於是,表述「通感」經過藝術家詮釋、發展,很快就帶我們溢出原有的想像。

作品闡釋:藝術性書寫與知識性書寫的差異?

書中的藝術家專訪,都是由Ron Hanson訪問,他是當代前衛藝術雜誌《白木耳》的創辦人,此本展覽專輯也收錄一篇他的專文〈歧出的感知:城市 魅感〉。Ron Hanson提出的問題,首先會針對展品的材質、物件,以及對它一個顯著的特質作出描述,並請藝術家解釋理由。如此,藝術家的回答,不但能夠為讀者描述出他眼中看見的展品面貌,也正好對我們解釋,展覽品為什麼最終是以它所是的方式存在。

那也是我們即使親臨最初的展覽現場,也無法知曉的──創造的過程,如何被嵌入創作儀式的時空?這裡,剛好引述受邀藝術家港千尋的受訪理念就是:缺乏的事物並非畫面沒有呈現的東西,而可能正是儀式特有的性質使得某些東西缺席,以此為其他到來的事物打開一片時空。另一個隱而未顯、即將到來,將會填補缺席空缺的事物,其實是我們:由於藝術展覽讓後設思考誕生,作品與興起的評論,形成相輔相成的雙向道,把我們鑲嵌在畫面之外、在觀看儀式之中。

驗證「通感」的儀式與體會能力固然重要,但還少了什麼呢?先暫時回到「藝術價值仰賴思考填補」方面,較無爭議的文學。文學是以書寫構造的語言藝術,它本身就是對多重意義詮釋的肯定,它開放參與,也仰賴綿延不絕的思考,閱讀才能完成。語言跟思考到底是甚麼關係?柏格森說,「語言引導思考,思考引導語言」,他不是把語言當作表述思想的工具,而是認為,一個創作的思想,會被語言延伸,語言又會被其他思考接收、發展,並再次延伸。所有構思跟語言,都能再次透過其他語言和構思持續誕生。在思考和語言之間,「通感」又作為理解內容的橋梁存在。不過,這些生生不息,都是在心智的抽象層面發生的事情,而「通感」的路徑和方法,卻可能挾帶「實體」的必然,扮演重要的角色。

由於書寫仰賴記憶的技術,醞釀相對的時間差,創造與回顧的本身,必然會產生再次省思的多重詮釋,無論是創作者本身解讀自己的創作行為,或者觀看人對個人體驗的說明、對溢出單一作品的整體性評論,都讓遮蔽在作品之中、個人體驗之外的意義,得以彰顯。這就像為本書的誕生,對於我們從紙上閱讀展覽、將藝術品紙本化的體驗形式之於讀者的作用,寫下一個象徵性的註腳。又,似乎可以用受邀藝術家羅智信(Luo Jr-Shin)回答Ron Hanson採訪的這段話作結:

人生產了物件基於某些理由,看似人類的需求形塑了物,但這相對關係的方向性有時變得模糊甚至反轉過來,因為習慣、誤用、突發狀況或自然的流變,人可能也被物件再次塑造。在這種模糊的界線之間,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映照出一個事實:原來我們是這樣在生活的。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城市・魅感》(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城市・魅感》(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
藍念初
高雄人,2014年以「現代詩的語言問題」研究,畢業於成功大學中文所。長期進行跨領域藝術與聯覺的解讀和互譯,嘗試將文本分析的技術轉化成藝文參與的基礎。現為高雄文學館企劃專員,負責跨藝實驗線、在地檔案體驗,在館參與文學的人體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