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實意的情感連結與記憶,是認同感的來源,即便是一顆小石、樹苗,都可能是深化鄉土認同的樹根。
文/陳翠娟
1997年由中華民國國立編譯館編撰的中學教科書《認識臺灣》,分為《社會篇》、《歷史篇》、《地理篇》,是以「臺灣」為主題/主體的深刻認識的基礎,進行的課程綱要修訂,這套教科書在當時曾經引起的正反兩派意見與爭議,但若持平而論,我們可以發現「生於斯、長於斯」的這種對於居住環境的歷史、背景及轉變的需求,在當代教育潮流下,可說是愈來愈迫切的一種動能;因此,不論是文化教育或鄉土教育課程中,可能涉及的人文背景甚至語言溯源,或者在地性研究中所強調的「共感」,都深刻期待能反映出當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多元化,以及在全球化思維中,「越在地,越國際」的本土化發展訴求。
倘若更深入地探究所謂「越在地,越國際」的本質,大抵上是反映出當地居民對於「真實而台灣獨有」的社會脈絡或景觀產生興趣、好奇,甚至嚮往的心理特質,因此許多社會學者均清楚地指出,惟有能夠清楚了解自我在地文化價值的人,才可能將其獨特且吸引人的特質,轉換為「走向國際」的契機。在此面向的議題討論上,身負國家課程研究與發展的國家教育教育院,乃於2020年出版的《臺灣小故事101(上)(下)》,遂成為這股時興的議題討論潮流中,一個具體鮮明且具課程因應時代需求動能表現的實例。
「故事」是一種來自於民間,屬於民眾對於生活百態的一種口傳性的記述,廣泛地說,故事的實際範疇,也包含神話、傳說與民俗奇談,它們不僅可以是一種茶餘飯後的閒談,也可能具有教育甚或警世的意義,更積極的層面,誠如許多研究者認為的,具有「解釋某地、某一自然物、人工物,或風俗習慣的成因和來歷」(李惠芳,1999,頁104)的價值與意義,意即以故事作為載體的文字內容,既能「反映出人民群眾的思想情感和對歷史的認識」(祈連休、蕭莉,1992,頁3),也能與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發生密切聯繫」(陶立璠,1990,頁188),形構出一種兼具娛樂及考究的閱讀空間的可能。
以此,《臺灣小故事101》收錄了相當豐富的臺灣在地故事,並以「島國意象」、「族群歷史」(上冊)、「本土藝文」、「打拼精神」(下冊)等四個主題為分類,關照臺灣作為海島國家,在原住民、移民的互動過程中,所共構出的社會背景下,自然顯露的族群文化多樣性。在這樣的編纂理念下,讀者可以快速地發現,在這些故事內容中,時常保留了不同族群間的互動;換言之,族群的互動關係,或許就是形構「臺灣性」或「臺灣特色」的關鍵。例如,收錄在「島國意象」中的〈八通關與玉山〉一文,首先談及了原住民族對臺灣第一高峰玉山的稱呼(如:鄒族稱為Pattonkan;布農族稱為Tongku-Saveq),而漢人依據語音,以漢字稱其為「八通關山」,從地景的命名方式,提綱挈領地呈現出不同族群的文化縱深;更進一步的是,在這篇短文中特別闢出「漢人眼中的玉山」的章節,明顯是強化族群多元性的視野差異,因為對高山原住民族而言,玉山作為「聖山」,不僅是一種信仰寄託,更是因為提供了族人生活的場域,然而對於主要生活於平原的漢人來說,玉山是一座遠眺而不可及的山脈,而產生了許多綺麗的幻想。這種取決於生活/生命情境的根本殊異,除了造成多次的「原漢」衝突,某種程度上也表現出在歷史時間的流轉中,玉山之所以能成為臺灣人的心理歸依或臺灣意象,正來自於它背後所乘載的族群共融之意識。
本書相似的例子不少,收錄於「族群歷史」中的〈噶瑪蘭族〉一文,則是在看似輕鬆詼諧的語調中,以一份「族譜」作業,碰觸到噶瑪蘭族在臺灣史中的身分及其複雜的「正名」議題。當然,對於大多數原住民族而言,「族譜」是不存在的,他們沒有文字,而是以口傳故事的方式保存記憶。然而,在這些故事中,我們同樣可以清楚地看見族群的衝突、妥協與艱難。對於噶瑪蘭族人來說,「找回屬於自己的名字」,或許遠比血緣關係的認定來得重要許多。一份習作作業,卻能深入淺出地引發讀者對於族群歷史與互動的思考,文末再輔以「知識加油站」的內容,補充了更多得以延伸閱讀的材料,真正地實踐了「寓教於樂」的可能。
此一敘事上的特點,可以說是其他類似於《臺灣小故事101》的故事選集較少涉及的面向,或者說,本書除了蒐羅關於或屬於臺灣的在地故事之外,也有意識地傳達出某些基於臺灣歷史、地理的教育途徑,藉此強化故事文本作為貼近居民日常生活的觀點。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這些口傳的、採集而來的故事、神話傳說或鄉野奇談,往往被認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消遣讀物,而《臺灣小故事101》則徹底扭轉了這樣的認知,畢竟,人們對於生活環境的理解沒有「雅」、「俗」之分,相對而言,有的可能是真情實意的情感連結與記憶。
筆者作為教育工作者,在許多教學現場中發現,倘若要增進年輕學生對於臺灣民俗或文化的理解,必須充分地運用地方風物的歷史、地理環境因素,並結合敘事培力的訓練,以及對地方文化、習俗甚或民族性的掌握,引導學生學習,深化鄉土認同,才能達成課程目標。
再加上網路資訊發達時代,使得在教育現場中增加學習的變數,學生輕易即能倚賴於網路,蒐集所載錄的資料(尤以維基百科等資料庫為主),即便在著作權的倡議及學術倫理上的意識抬頭,許多網路資料均有註明出處來源,但卻也往往疏於原始資料的查證,造成認知錯誤或無法辨證的迷思。因此,國家教育院出版此系列書籍,實有助於現場教學的老師們,透過故事教材引起學習興趣與動機,提供正確史實資料的檢索,是一套具有價值教材。
參考資料
李惠芳(1999)。《中國民間文學》。武漢大學出版社。
祈連休、蕭莉(主編)(1992)。《中國傳說故事大辭典》。中國文聯。
陶立璠(1990)。《民族民間文學理論基礎》。吉林大學出版社。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臺灣小故事101(上)》(另開視窗) 、《臺灣小故事101(下)》(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臺灣小故事101(上)》(另開視窗) 、 《臺灣小故事101(下)》(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