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藝術

【書評】黃文博的百冊足跡──《朔風樓民俗綴集》

【書評】黃文博的百冊足跡──《朔風樓民俗綴集》

本書分設「民俗信仰」與「文化資產」兩大主題,前者有八篇專論;時間從2008年橫跨至2021年,內容有些「過時」,故部分略修或增刪。後者有六篇文章,有些係雜誌約稿,有些則是擔任不同縣市文化資產審議會委員受命書寫。

文/林承緯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費盡多少心力筆耕、積累無盡的知識經驗,才足以順利成書問世,更何況生涯達成百書出版的里程碑。如此的偉業並非出自以撰述、報導為業的專業作家或是記者,而是長年投身初等教育工作,32年來經歷過教師、主任到校長等職務歷練的黃文博校長。《朔風樓民俗綴集》一書之名,取自作者位於臺南北門井仔腳的住居雅稱,每當季節進入白露,秋風吹在這塊曾是倒風內海之地,這股帶有蒼涼氣息的風土感,深刻烙印在黃文博的心中,從思鄉到愛土的情緒,讓這位國小教員走出教室,穿梭田野第一線,探索臺灣民俗風情。

《朔風樓民俗綴集》精選、收錄黃文博歷年來關於「民俗信仰」及「文化資產」這兩個領域的學術性論文,共計14篇,有聚焦於黃文博家鄉臺南及南臺灣的祭典儀式、文武藝陣等議題,亦有立足於全臺視野,探討民俗、民間信仰及行業神等通論性的文稿,可謂是作者投身民俗研究四十餘年學識見地的集大成之作。1956年出生於臺南鹽分地帶井仔腳的黃文博,是所謂的「嬰兒潮世代」,自小家庭環境充塞著臺灣常民氛圍,但從就學一路歷經學院洗禮,成為一名初等教育師範尖兵,黃文博開始回歸對鄉土議題的關懷,由周邊生活所見的常民議題著手,透過勤寫勤跑的田野經驗,開始將身活周遭世代相傳的思維、現象加以調查,並撰文發表,這樣的過程造就一本又一本黃文博的著作。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本著作是由臺南市政府發行,而這本「百冊紀念」的著作亦是臺南市政府所出版,也顯示一路走來,勤於研究、不忘即時將成果還原社會的做法。

「由鄙視而尊重,從無知到感動」出自〈為民俗立言〉這篇黃文博早期所寫的文章段落名稱,實為黃文博展開民俗研究重要的心情轉折,在當年仍將民俗視為迷信,急於針對習俗展開移風易俗、端正善良風俗的時空背景下,黃文博說道:「文化只有異同,沒有優劣,如果臺灣民俗就是迷信,那世界上任何的宗教,也全都是迷信了;再深一層看,民俗就是生活,說臺灣民俗就是迷信,那不等於否定我們自己的生活嗎?」再者又提及「肯定臺灣民俗,就是肯定我們自己,如果我們都不肯定自己了,那還會有誰肯定我們呢?」之說。這幾段話雖然看似僅針對民俗研究的發言,或許也是對當下社會議題認知所做的評論反思,但從這幾段直率明瞭的行文,已十足展現黃文博對今日被視為進步概念的文化平權、多元文化等議題具有的先見之明。這篇寫於1991年的文稿可說是黃文博投身民俗研究的重要宣示﹔三十餘年後的這本《朔風樓民俗綴集》,全書所收錄的文章多數仍延續黃氏筆法,清晰且精準的文字敘述,加上提綱挈領且圖文並茂的紀實以及分析,針對大臺南地區的王爺信仰、藝陣文化,還有臺灣的民俗、信仰、節慶等基礎學理概念進行綜覽及微觀的描述。

文化資產意識從八〇年代立法施行至今已有四十個年頭,從守護古蹟、保存古物,到傳統藝術、民俗的傳承及延續,許多過往不受重視,甚至被鄙視輕忽的民俗文化與技藝、藝能,隨著社會風氣及觀念意識的扭轉,已逐步進入「文化資產」的保護框架,被賦予法定身分並推動後續的保存維護工作。這位數十年來以大臺南為據點,同時也不忘關注全台各地相關民俗動態的黃文博校長,其長年對於民俗文化的理解及認識,成為了政府推動文資保存實務工作需借重的專家,特別是涉及到如何深入淺出地探討民俗的文化資產價值,文采廣博的敘事搭配精彩生動的寫真照片,足以讓民俗儀式、祭典節慶等常民生活的文化內涵脫穎而出。此書在出版業受疫情帶來的重擊、無紙化浪潮猛烈的席捲下,以精裝厚達四百餘頁的彩印規格發行,更足以顯示此本巨作的氣勢不凡及發行意義。民俗研究百本出版的里程碑,將成為臺灣民俗研究上不朽的典範,翻開這本好書,你我可從容地站在巨人肩膀上,透過文博校長的行文及畫面,看見臺灣人世代相傳的常民文化百態。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朔風樓民俗綴集 黃文博著作-百冊紀念(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朔風樓民俗綴集 黃文博著作-百冊紀念(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
林承緯
民俗學專業,現為北藝大文資學院院長、傳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