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特推薦
活力與人情味滿載的「菜市仔」:最能感受台灣味的生活場域
由臺北市市場處出版的《尋常.台北|傳統市場:逛菜市仔 看見生活中的美好》,書中精選 14 座台北菜市場,訪問超過 30家攤商的故事,詳細介紹這些圍繞著「人」而對應調整的市民場域。在這裡,人與人之間的溫暖互動、閒話家常、資訊傳遞,日復一日的川流在熱鬧中。
文/陳玉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如果想帶外國朋友感受台灣人的日常生活況味、活力,以及美食來源,一定要逛的未必是夜市,而是「菜市場」。
台灣的傳統市場有多種型態,有些側身於蜿蜒曲折的巷弄間;有些享有新規劃的室內寬敞空間與冷氣;還有些更大型的批發市場,在凌晨三點,多數人熟睡之際就已人聲鼎沸。在市場裡,隨著摩肩接踵人潮,沿路逛著櫛比鱗次的攤位們,眼睛欣賞剛從產地運來的新鮮蔬果、魚肉花卉,甚至衣服與日常用品;耳裡聽著叫賣市聲、攤商與買菜主夫主婦們的日常問候、討價還價;鼻子聞著熟食攤屢屢飄出的滷肉、雞卷或烤魚香,甚至還有不輸餐廳口味的多種佳餚;手裡自備的提袋愈來愈沈甸甸,滿載的美味催促腳步不斷前進,既想快快返家整理菜蔬、大快朵頤,又捨不得離開熱鬧充滿活力的市場,這就是「菜市仔」的魅力所在,也是《尋常.台北|傳統市場:逛菜市仔 看見生活中的美好》一書所呈現的多種市場風情。
台北的多個市場其實有數十年歷史,不但看著菜來菜往,也看著不同語言、文化、服裝的人們進進出出,展現不同的食文化。例如,知名的「南門市場」,早在1906年就已建立,因為日治時期位於南門附近的「千歲町」,因此最早稱為「千歲町市場」,一直到二次戰後才改稱南門市場。同樣歷史悠久的還有位於現在西門町的「西門市場」,也稱「新起街市場」,因為建築本身的特殊造型,又被稱為八角堂,就是現在的「紅樓」。這棟紅磚洋樓建於1908年,是當時政府重要的公共建設,現代化的外觀搭配整齊的室內規劃,是二十世紀初期相當現代化的公共市場。
「紅樓」建造於1908年。(圖片來源:上/wikipedia,下/MiNe )
西門市場、千歲町市場、現為東門市場的「東門町市場」,及現在是中山市場的「御成町市場」,都鄰近當時日本人的主要居住區,也以日人為主要消費者,在老照片裡可以看到不少穿著和服的女士們漫步市場內選購魚貨生鮮的樣貌,所販售者也有不少日式口味的點心。有趣的是,隨著二次戰後日本殖民結束、新移民來到台灣,附近的街區又湧進新的住民,也為市場帶來不同的風景。戰後南門市場最為著名的,就是有許多江浙口味熟食與南北貨的老店,粽子、八寶飯、上海菜,每逢年節,總是人潮洶湧。南門市場的即將改建,也格外引起關注。
市場的身世鑲嵌著時代的記憶。現在已被視為文化資產的「新富市場」,同樣也是建於日治時期,最早稱為「綠町市場」,目前雖然新富市場中的攤商多已遷徙,正逐漸轉型為文化市場,納入新的餐桌學堂、創意協作、展演空間等,市場的元素,從生鮮日常用品轉變為記憶、脈絡與互動。另外也有市場轉型與旅館結合,創造更多可能。無論是何種轉型方式,過往的痕跡仍留存在建築空間中,留待人靜靜探索,並賦予時代的新義。
除了市場的歷史,最吸引人的,還是市場攤商們帶來的熱情與對販售商品的品質要求,攤商們的創意,也形塑了每個市場的不同特色。例如目前十分受到矚目的天母士東市場,因其格外明亮、乾淨,且在設計上具有歐風,吸引許多消費者前往。仔細探究,市場攤商的堅持與對美感的要求,是讓市場走向轉型的關鍵原因。
當代的傳統市場,不僅在外觀上走向更具美感與質感,更重要的是,也不因此失卻傳統市場的人情與溫度。攤商與消費者間如同老友般的寒暄仍在,也只有在傳統市場買菜,能夠方便地即時詢問烹飪方式、技巧,解答許多生活的疑難。還有許多市場開始與幼兒的食育活動結合,透過有趣的教學與活動,讓孩子們有機會認識桌上食物從何而來,在這個外食盛行的社會中,傳統市場仍是傳承、維繫重要日常食物知識的重要角色。
市場的風貌多變,除了日常早市,還有黃昏市場,以及夜市。黃昏市場隨著都市化、工業化興起,除了蔬果,也供應種類繁多的熟食,讓返家的人們可以較迅速地享用到晚餐。夜市則提供了夜晚享受美食與休閒氛圍的重要場所,不僅能打牙祭,也是購物、娛樂的好地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將《尋常.台北|活力夜市:夜色與美食交織的人生況味》與《尋常.台北|傳統市場:逛菜市仔 看見生活中的美好》一起閱讀,品嚐夜市、早市的不同身世、不同味道,也對台北的餐桌日常,與市場如何做為都市與食物產地的重要連結,有更多的瞭解與體會。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尋常.台北|傳統市場:逛菜市仔 看見生活中的美好》
五南書店→《尋常.台北|傳統市場:逛菜市仔 看見生活中的美好》
國家書店→《尋常.台北|活力夜市:夜色與美食交織的人生況味》
五南書店→《尋常.台北|活力夜市:夜色與美食交織的人生況味》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