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1937年隨著中日戰爭的爆發,戰爭翼贊協力思想的宣揚與皇民化運動的大力推行,進入戰爭期之後的台灣文壇因總督府的政策之故,出現了向政治靠攏的「皇民文學」,作家們也在戰爭體制下而成為動員的對象,文學發表園地的縮減與嚴格的文學作品檢閱制度使得這段時期被稱為是「黑暗」的年代。
目次
- 總序/李瑞騰
- 編輯說明
- 第一章 序言
- 第二章 台灣文學的受挫與再生
- 一、皇民化運動與「國語」
- 二、文藝空白期:《台灣新文學》的終刊與「新銳中篇小說」
- 第三章 復甦的台灣文壇──浪漫與寫實的協奏
- 一、《文藝台灣》的創刊與浪漫派
- 二、實寫台灣:啟文社與《台灣文學》派
- 三、文學與通俗的交界:《台灣藝術》
- 第四章 國族「心」想像──「皇民文學」與大東亞共榮
- 一、虛幻的共同體想像:大東亞戰爭與文學
- 二、戰爭協力:「皇民文學」作家的出現
- 三、大東亞文學者大會與台灣
- 第五章 戰時體制與文學風貌──從《風月報》到《南方》
- 一、《風月報》:戰爭期的中文大眾刊物
- 二、大東亞戰爭下的《南方》
- 第六章 日落台灣──文學的告別與出發
- 文學年表
- 參考資料
- 後記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 關鍵詞:台灣新文學,皇民文學,南進政策,戰爭期文學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23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國立臺灣文學館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組室:研究典藏組
姓名:林小姐
電話:06-221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