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找的好書在這裡!
累計出版品總數量:114,760
:::
跨時空的仙林文學,下, 讀八仙山風華

跨時空的仙林文學,下, 讀八仙山風華



書籍介紹

本書以八仙山林場及其鐵道文化為主題,探討戰前到戰後的林業開發的歷史過程。書中詳細描述了豐原逸仙莊林場本部的開發歷史,到八仙山分期開發的伐木產業,並深入介紹了林場內的窄軌鐵道系統及其對伐木事業、文史及生活。書籍還分析了與八仙山相關的文學創作,特別是詩人陳千武及笠詩社成員的作品,展現了這些文學作品如何反映山林生活與伐木場景。透過歷史文物、照片、田野調查及訪談,本書重現了逸仙莊到八仙山的林業文化及其對台灣文壇的重要影響,並喚起對這段文化記憶的重視。

目次

第五單元 開往森林的起點
01 百年前的超級轉運站
土牛車站:進出東勢、新社、八仙山的重要轉運點
貯木場站,雙鐵貨運的轉運點
02 崁子下到和盛里:地名解碼
崁子下、崁子腳、崁子
杉木堀、浸杉堀
土場
環境的變化,牽動著地名的使用
「和盛」得名來源推測
03 火車爬陡坡的巧妙設計:之字形鐵道
克服地形限制的鐵路設計
和阿里山並列臺灣唯二的之字形鐵道
04 新社河階台地的鐵道網
新社台地的軌道網
車過水底寮
從大排到雙連潭
土牛到麻竹坑,火車需要一個早上的時間
05 麻竹坑,客鄉和原鄉的交會點
曾是進入蕃界區的象徵
仍然健在的麻竹坑車站
第六單元 大甲溪畔的移動
01 從客鄉到原鄉
臺中客家人屯墾歷程
持木農場的開發擴大了客家人的參與
大甲溪流域的原住民族群
凶險的自然環境
張李德和登八仙山途中所感受的大甲溪
02 「白姑大山—八仙山」泰雅祖先之路
白姑大山
森林開發與理蕃衝突
03 白鹿傳奇
位於白毛臺的白鹿車站
白鹿車站必須要去打卡點:白冷圳取水口
盛產香蕉的熱鬧白鹿
拼上人生運氣的翻車事故
04 深入森林的轉運站:久良栖
  見證時代巨變的松鶴部落 
攜手重構起破碎的家園——天災侵襲
八仙山第一代伐木基地
05 第二代伐木基地:佳保臺
佳保臺工作站和八仙山森林遊樂區
文學筆下的佳保臺
第七單元 原木運送的軌跡
01取道自然的運材方式
危機四伏的木馬道
木馬運材的文學作品
木材的漂流之旅
02深入高山的鐵路網
高山裡的軌道鋪設接力賽
第三代伐木基地:黎明工作站
工作站的大隊接力
呂賓線上的旭丘和白岩
第四代的新八仙山:新山工作站
03伏地索道(地面纜車)
八仙山上的地標
世界現存的伏地索道
佳保臺到斜頭角的三段伏地索道
04你敢搭嗎?掠過山谷的流籠
沒有安全防護的空中纜車
連結山谷之間的便利發明
政府經營真周到,運輸全部是機關
05裡冷林道:公路運材與復育
從鐵路運材到公路運材
裡冷林道現況
山林保育的「疏伐木」作業
第八單元 八仙山文藝深旅
01八仙山的文學書寫
臺灣八景的由來
深度沉浸八仙山的張達修
02來自前人的實況:日記裡的八仙山  
林獻堂日記
黃旺成日記
03深度旅行規劃:古色古香的木質調
八仙山森林遊樂園區
天籟步道
八仙山莊
明治溫泉老街
溫泉洗淨全身疲勞
東勢林業文化園區
回到平地
04輕旅行方案:八仙山林文化徑
泉藝文化徑
森心放鬆文化徑
原鄉文化徑
客鄉文化徑
舊車站文化徑

編/著/譯者簡介

發行人:林華慶
總策畫:張弘毅
策畫:吳貞純、洪幸攸、廖述惠、黃一民、尤莉蓁、曹雁庭
編輯顧問:吳秋慧、黃國倫、雷祖強、李建緯
執行編輯:余風
作者:余風、黃姿樺、巫嘉莉、蕭曼鵑、徐弋雯、李昕儒
攝影:余風、陳儀庭、巫嘉莉、張純菡
美編:朱延穎、江若竹、鄭安晴、陳儀庭
封面設計:許芳晴、蕭有淇
校對:王曉涵、林淳萱
特別感謝:劉坤超、詹朝勝、王芳瑜、林同信、阮美慧、吳麗櫻、林孟寰、德芙蘭國小
印刷:逢甲排版打字印刷
出版發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
地址:台中市豐原區南陽路逸仙莊1號

分類 其他詳細資訊
  • 適用對象:成人(休閒娛樂)
  • 關鍵詞:八仙山、林業文化、鐵道、文化徑、現代文學
  • 附件:無附件
  • 頁/張/片數:208
授權資訊
  • 著作財產權管理機關或擁有者: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
  • 取得授權資訊:聯絡處室:秘書室 姓名:吳志哲 電話:04-25150855-125 地址:臺中市豐原區南陽路逸仙莊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