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人物

【《北港進香》作者專訪(上)】北港進香在民俗學上的意義

 上稿時間:2021/07/30   
【《北港進香》作者專訪(上)】北港進香在民俗學上的意義

 

 

  北港進香被日人伊能嘉矩譬喻為台灣的伊勢參宮,顯示其地位的崇高,其傳承更貫串清領時期、日本時期、戰後,一路到當代。「北港進香」不只是區域性的宗教活動,更是全台共襄盛舉的宗教傳承文化。去年年底,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的院長林承緯和學生黃偉強合作撰寫了《北港進香:往返台灣人心靈原鄉的宗教旅程》(以下簡稱《北港進香》)一書,以媽祖信仰聖地北港朝天宮為中心,研究台灣發展至今的歷史、人文、常民文化、宗教祭典,也對於進香儀式,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討;此書更名列文化部第45屆金鼎獎優良出版品推薦名單,可見其學術及文化意義之重要價值。

 

民俗學:總體文化的想像

  談到「進香」、「遶境」、「媽祖」,相信普羅大眾立即就可以聯想到每年農曆三月的「瘋媽祖」,腦海中會同時冒出北港、大甲、白沙屯等等地名。這些宗教盛會、民間活動,除了民間信仰的宗教意義以外,其實也形塑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即便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民眾,「北港進香」都有文化上的意義。

  「這就是民俗學。」林承緯說。

  所謂「民俗」,範圍相當廣泛,甚至可以說「文化就是民俗的整體」,而民俗學所關心的,便是那些有延續性的、有「傳承性」的文化。「它不是個人發生的,而是一個群體的人所發生的某些事情,這些事情在某個區域或者某個時代裡,不斷地被延續下來。」林承緯用簡單的例子解釋:「例如每年端午節,你不吃粽子就覺得很奇怪對吧,但也沒有法律規定不吃的話會有罰則,只是周遭大家都這麼做,家裡媽媽、阿嬤也都會買。這就是我們說的傳承性。」

  日本的民俗學從1910、1920年代開始發展。有「日本民俗學之父」美譽的柳田國男發現以歷史學來詮釋「文化」,難以展現社會的全貌──過去歷史所研究的都是有錢、有權、有影響力的人所留下的文字紀錄、事蹟,但實際上還有許許多多市井小民和民俗習慣,因為沒有文字紀錄而在歷史上不留痕跡。柳田國男因此開始了日本的民俗學研究,意在研究百姓的生活百態、補全歷史的不足。因此日本的民俗學取向,會研究生命禮俗,包含時間性的儀式(節氣、節慶等)、社會的秩序,以及百業的維生方式等。

  在台灣,民俗學的範疇則比較限縮在宗教儀式,不過事實上,環繞著宗教儀式所衍生的庶民百態,也都是民俗學重要的研究對象。其中,林承緯和黃偉強觀察到,「北港進香」就是一個相當精彩的台灣民俗學案例。

 

 

北港朝天宮廟口進香人潮(黃偉強提供)

北港朝天宮廟口進香人潮(黃偉強提供)

 

北港朝天宮:民俗與傳統延續的浪漫

  北港進香曾被日人伊能嘉矩喻為台灣的伊勢參宮。伊勢神宮是日本供奉天照大神的終極宗教場域、聖地之最,從日本民間所流傳的「一生一次,伊勢參宮」俗諺之譬喻,顯示其信仰地位的崇高。北港朝天宮「進香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中葉時期,當時漢人渡海來台開墾,故鄉的信仰便隨著他們傳入台灣。北港作為農產集散地,發展繁榮,位於此地的朝天宮媽祖信徒眾多,而且靈驗事蹟廣傳。隨著時間推移,人們離開北港到別處發展,媽祖廟在各地修建、信徒廣布,而仍然對故鄉朝天宮抱持著虔誠信仰的香客,則逐漸形成了每年回到北港進香的習俗,北港朝天宮從此成為眾人信仰的聖地。從清領到日治,從戰後到當代,「北港進香」文化一直持續著,歷史悠久且影響深遠。

 

  **********

  伊能嘉矩(1867-1925)

  日本民俗學家、人類學家。

  一生致力於台灣相關的研究,對台灣原住民文化研究貢獻良多。著有《台灣文化志》,被歷史學者列為「台灣研究必讀十部」之一。

  **********

  **********

  伊勢神宮

  位於日本三重縣伊勢市,正式名稱為「神宮」,由供奉天照大御神的皇大神宮(內宮)以及供奉豊受大御神的豊受大神宮(外宮)為主的125座神社所構成,其定位為神社本廳的本宗,因需與其他神社區別才冠上地名稱呼。

  在此一年內舉行約1,500場祭典,祈求皇室繁榮、國泰民安。

  **********

北港朝天宮全景(黃偉強提供)

 

北港朝天宮全景(黃偉強提供)

 

日本伊勢參宮內宮(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日本伊勢參宮內宮(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以傳承性來說,沒有被意識到的那些,反而是重要的事情。這就是民俗學上我們說『無意識的文化』。你去廟裡問參拜的阿姨為什麼要來拜拜,對方回答說『因為今天是某神明的誕辰,我有什麼特定的目的、原因所以才來』,這是比較後天認知的、有意識的行為;但如果是這個季節大家都自然地去做什麼事,比如沒有一個很強的目的性、沒有絕對要怎麼樣的事情,也跟著去拜拜,這種就是無意識的文化。」林承緯進一步說明,「例如很多說自己沒有宗教信仰的日本人,過年也會去神社參拜;家裡如果有人往生就會請和尚來念經。這種不刻意的、無意識的行為慣習也是宗教信仰一部分。」

  不過,正因為「無意識」,這種民俗文化對日常生活的滲透性太強、融合得太好,留下的紀錄、相關資料就相對地少。所以對民俗學者如林承緯和黃偉強來說,研究「北港進香」時,文物、原件等非文字的資料,例如進香旗、進香團、各種進香時的現象、儀式、參與者的口述回憶等,就顯得非常重要。

光緒進香旗(黃偉強提供)

光緒進香旗(黃偉強提供)

 

明治進香旗(黃偉強提供)

明治進香旗(黃偉強提供)

  

  「北港朝天宮本身歷史悠久,而且對文物保存有很好的概念,留下了很多老物品的原件。再加上朝天宮有很強的宗教吸引力,所以進香團可能持續來了一百年,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已經來了那麼久,只是覺得每一年都要來。」

  關於「北港進香」的民俗延續性和時間感,林承緯分享了一個很奇幻的經驗:「有一次我跟偉強就看到一個進香團的阿伯,手上舉著一面日本時代的進香旗,就這樣晃進來。那是一百多年的古董,但是他們渾然不覺自己正拿著『活歷史』。這就是一種民俗學上的延續。」

  觀察北港進香的信徒們,歷史在他們身上是日常。林承緯說:「宗教祭典有一種瞬間性,提供一種『在當代活著的傳統』,做為一個學者,我覺得這樣很浪漫、很迷人。」

 

 

《北港進香》書中北港朝天宮蒐藏各年代的進香旗。在林承緯和黃偉強的眼中,這些就是展示台灣歷史有趣而可靠的物件。同時代的文字紀錄,可能來自社會菁英,如林獻堂的日記,呈現菁英角度的歷史。但這些物件是歷史的具體體現,讓後人得以認識到過去社會中——不論是菁英或者庶民——的宗教文化活動。

  《北港進香》書中北港朝天宮蒐藏各年代的進香旗。在林承緯和黃偉強的眼中,這些就是展示台灣歷史有趣而可靠的物件。同時代的文字紀錄,可能來自社會菁英,如林獻堂的日記,呈現菁英角度的歷史。但這些物件是歷史的具體體現,讓後人得以認識到過去社會中——不論是菁英或者庶民——的宗教文化活動。

 

第一部全方面探討「北港進香」文化的專書

  《北港進香》是由雲林縣政府的「雲林縣縣定民俗——北港進香調查研究及保存維護計畫」調查研究報告擴寫而成。書中探討北港進香朝聖的意涵、北港朝天宮歷史發展、傳承軌跡、祭典儀式、各地進香團文化觀察、文化資產特色以及未來的想像等,為第一部全方面探討「北港進香」文化的專書。

  黃偉強是土生土長的雲林孩子,從小就喜歡看「北港進香」的廟會活動:「在北港這個地方可以看遍來自全台灣各地的廟會,這件事滿享受的!」因為對「北港進香」有濃厚的興趣,而且深感其文化重要性,他決定去提報「北港進香」為文化資產。他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林承緯,是台灣許多地區的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其中,就包含北港所在的雲林縣。在師生的付出與奔走之下,「北港進香」順利登錄為雲林縣縣定「民俗」文化資產。

  「政府認定為文化資產以後,需要對個案做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會做調查研究。」林承緯說明:「『北港進香』這個案子,當時雲林縣政府覺得在台灣最適合的,就是我這個老師帶著我的學生偉強一起來做。那份保存維護成果報告書就是《北港進香》這本書的源頭。」

  林承緯認為「知識就應該要流通」,對於北港進香的研究,如果只是做完政府報告然後存起來,未免可惜。「所以做那份專業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報告的一開始,我就跟偉強說:『偉強,我們做這份報告,是要寫書的。』」林承緯笑著說。他們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完成文資專業報告,再以親民的書寫方式將內容轉換為專書,不但用民俗學的角度闡釋「北港進香」、為我們打開看待宗教活動的全新視野,也讓朝天宮本身收藏的文物可以走出收納櫃,講述時代的故事。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