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底,第一部Kindle電子閱讀器成功上市後,它的e-ink技術讓電子書的閱讀體驗趨近於紙本,在各方驚豔與期待聲中,也隱隱有擔憂出現:「電子書將要取代紙本書了嗎?」電子書經過十年來的發展,台灣電子書的產業現況又是如何呢?是否如資深出版人所謂的「2018是電子書元年」?[1]
目前台灣在數位出版、電子書發展方面,主要有兩大組織:「台灣數位出版聯盟」[2]與「臺灣電子書協會」[3]。本期焦點人物訪談,邀請到同時身兼台灣數位出版聯盟與臺灣電子書協會理事長,也是凌網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賴洋助先生,談談台灣的電子書現況。
────────────────────────────────────────────────────────────────
「台灣數位出版聯盟」與「臺灣電子書協會」都以推廣數位出版和電子書業務為主旨,在組織成員上是否有哪些明顯差異?
基本上兩者的成員分佈有相當重疊性(如圖),簡單區分的話,數位出版聯盟多以公司如電信商、出版社為主,平台也有;電子書協會有個人身分參加,包括相關從業人員或是對此技術有興趣者。
(圖片提供:賴洋助)
根據文化部於2017年「第一次民眾閱讀及消費行為趨勢調查」統計,願意付費買電子書的民眾為12.8%(紙本書42.6%),顯示民眾對於電子書的認知和消費習慣仍與紙本書仍有相當差距。您如何解讀這個統計數據?是否確實反映目前電子書市場的銷售情況?
2017年整個台灣電子書銷售差不多五、六億元左右,銷售額是B2C大於B2L。當然,由於調查的數據來源受限,這樣的統計數據無法很精準。但大概可以估算出這個數值,相較於2016年,B2C部分應該成長了兩倍,就是從一億多成長到兩、三億。今(2018)年,我們預估toC會再成長約一倍,也就是整個規模會到十億。這數值在整體出版品銷售總值占比當然還是很低,可能約占4~5%,比國外也低很多,不過在整體的發展來說,今年有滿多toC的業績滿好的,甚至企業創新高這樣。只是對出版社來說,可能至少10%才會比較有感。
有產業界人士指出,消費者不願意接受電子書的原因之一是由於電子書類目不足。但我們知道還有另一個問題是,有部分出版社曾有「電子書可能會打擊到紙本書銷售」的顧慮,關於此顧慮可能造成的產品類目不足,您有什麼樣的觀察?
「類目不足」的問題要解決,其實我們都積極鼓勵出版社可以出ePub電子書。數位出版聯盟跟電子書協會正在規劃一個ePub的規範,希望出版社、平台業者大家來遵循這個規範。做成ePub的好處是,除了載具上,大小比較容易控制以外,若像海外市場不習慣、看不懂繁體字,ePub也可以讓內文立刻轉成簡體字,當然前提是要有簡體版權。若是翻譯外國出版沒有電子書版權這裡也暫不討論了。
「製作共同規範」大家都滿支持的,許多國外平台也很關心,「共同規範」落實,每個平台都可以使用,加速串流,也可進一步提供電子書較好的製作環境,讓大家製作電子書效率更快、成本更低。基礎若好,製作環境成熟了,自然就能做更多推廣,這個共同規範預估今(2018)年9月完成,屆時電子書協會就會來嘗試接觸各出版社。
當然,有一些書種製作起來還是相對較困難,例如:雜誌要轉ePub,會花相當大的工夫,如果說市場又不夠大,出版社的意願當然就降低。所以目前ePub還是以文字書或是簡單的圖文書為主,畢竟圖文書就已經佔(總類目)80%以上。我個人認為,先從基礎做起,不用一下子搞得很複雜,若是太複雜大家沒辦法遵守,那麼意義也不大。
而關於「電子書是否取代紙本書」這個問題,其實一直都存在(不同的討論),主要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有些人確實還是喜歡「摸」紙本書。不過電子書有一個好處就是:快速!讀者今天想要什麼立刻就可以看到,也不會有賣光的問題,或是等再版。雖然現今物流很快,最短可以一天內到貨,可是這還是要等一天啊!電子書最大的優勢就是「立即性」,尤其是對工具書、學習書來說更需要如此。
台灣電子書的價格大約是實體書定價的七折或五折,和實體書的價格相差不大,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什麼,您認為有沒有可能價格再降低?
就我的了解,現在的出版社因為印刷發行量減少,所以給平台的折扣都很高、經營不易。紙本書有時候賣到七折,新書七九折,但寄給讀者後任務相對完成;可是電子書,還需因應未來換了載具要來下載,平台還是得繼續服務,所以它還是有一定的服務成本,平台吸收了這塊成本,以至於給消費者就只能到六折,甚至更高價。
國外的平台常有折扣戰,行銷手法相對於台灣更靈活,是因為有些出版社給平台的折扣低,讓平台有空間可以運用:假設今天七折賣不動,過幾天就變六折,再來就變五折,一路下殺,殺到可以賣得動為止。
電子書的發展除歐美之外,鄰近國家就屬日本為優,台灣電子書也有很多與日本交流、合作的經驗,但多半偏重技術面。我們的目標就是把製作成本降低,甚至也曾想過是否可以用AI排版,像Kono就已經有不錯的技術。例如:圖文書能不能用AI直接轉過來就是ePub,成本降低,是否出版社就有更好的空間回饋給平台或者消費者。數量更多、價錢更好,市場愈大。所以我才會主張「基礎先打好」,現在就是從共同規範開始做起。
上述談到當前電子書的經營模式,一般大家較為熟知的有B2C(消費者直接於平台購買)、B2L(圖書館採購),另外較創新的B2L2C又是怎樣的營運模式?
「B2L2C」是凌網科技一個比較創新的模式,大家一開始推電子書的時候都是先推toC,但凌網因為與圖書館熟悉,有專門經營圖書館的業務部門,所以我們認為應該先從toL開始,也就是從圖書館開始培養讀者的閱讀的習慣,等讀者習慣了電子書閱讀再來買書,所以我們稱為「B2L2C」。這個計畫執行成績不錯,現在不只是台灣,海外的國家如美國、港澳、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都有,在銷售收益之外,也希望將台灣的出版品推廣出去。
對於政府出版品和電子書結合及發展,發揮知識流通與文化宣傳的效果,您有什麼樣的想法或建議?
如果是免費的管道,可以透過授權平台、圖書館去推廣,或是政府是否帶頭做ePub。因為政府出版品目前大多還是以紙本書為主,要「增加更多管道讓讀者知道有這個出版品」,將出版品製作電子書,放到各個圖書館,相信可以增加能見度和使用量,進而購買。
又如有些公部門的出版品,不是以銷售為主要目的,就可以來思考如何過活動或其他方式推廣。像是:辦閱讀活動(線上實體都有),或舉辦作家座談等。之前我們也曾做過「閱讀站」,掃描QR Code就可以借書,但還是滿多人不知道有這個資源,還需要再多推廣。
在我的觀察,有時電子書的使用習慣也和該國社會風氣有關,如香港媒體就很喜歡報導我們的平台,通過報導就會有很多人去香港公共圖書館借書。
以您在台灣電子書產業發展上著力多年,您如何看台灣電子書未來發展?你認為產業人士期待政府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我們期望政府可以有固定的經費,支持公協會,進行包括前面提到的共同規範的建立、與國際的交流,以及做數據統計和分析。總的來說,政府只要在基礎面協助就可以了,有時候也不用做太多。清楚理解業界的需要,盡量將環境準備好,這就是我目前對政府比較大的期待。
[註解]
[1] 〈何飛鵬專欄:2018,台灣電子書元年〉,2017/12/04。
[2] 台灣數位出版聯盟(Taiwan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成立於2008年,是國內出版公協會、出版組織、數位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簡稱CP)、智庫團體、資訊通訊服務業者(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mmunication,簡稱ITC)的策略性聯盟。台灣數位出版聯盟同時也分別是國際數位出版聯盟(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 IDPF)及美國圖書產業研究機構(Book Industry Study Group, BISG)的成員之一,時時關注並掌握國際間數位內容、數位出版、電子書等規格和市場相關資訊。
[3] 臺灣電子書協會(Taiwan E-book Association),成立於2011年,為非營利社會團體,期待藉由電子書與數位出版科技技術的開發,資源整合及成果運用,協助出版業者與數位內容經營者,克服技術與產業環境的困難與需求,結合資訊專業人士及社會各界,共同推廣電子書與數位出版為宗旨。並希望加強自由作家、出版人、文化人等各界人士對電子書相關議題的連結。包括協助作家認識電子書版權,協助作家與電子書平台對話、洽談等合作。
│延伸閱讀│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電子書服務平台 (政府出版品類)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