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特推薦
為百年的台灣新文學和歷史補課:《百年情書:文協時代的啟蒙告白》評介
高詩佳、王文仁以臺文館出版品介紹臺灣百年文學史。
文/高詩佳、王文仁
《百年情書:文協時代的啟蒙告白》(2021)是國立臺灣文學館(以下簡稱臺文館)「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展覽圖錄的延伸作品。這本書一方面以靜態、平面的方式,讓動態的展演在活動結束後,給予讀者細細品味的空間;另一方面,也加入了成功大學臺文所蔡明諺副教授、臺文館研究組組長林佩蓉等專家學者的文稿,加深、加廣了一般人對「文協精神」及其啟蒙地位的認知。
這個特展,是臺文館為了紀念「文協」(「臺灣文化協會」)百年所舉辦。作為日治時期重要的文化與社會運動組織,文協存在的時間不長。從1921年成立,1927年走向分裂,繼而在1931年因日人的取締告終,十年裡為臺灣文學、美術、音樂、戲劇的發展打下重要基礎,也讓文化人們深切的理解:要對抗殖民體制、啟蒙大眾,就得相互合作,發起有組織、有目標的社會運動。
然而,因為戰前殖民體制的箝制,以及戰後思想的禁錮,文協的事蹟與重要性有很長一段時間少為人知,直到1970年代相關的研究才又獲得重視。臺文館館長蘇碩斌在為這本書所寫的序〈文協的啟蒙,如一代接一代的情史〉中特別強調:「一百年後的現在,才發現文化人後來做的許多事情,只是文協精神的新足跡……『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是我們在大量文協歷史研究中,刻意由『情感面』提出詮釋角度。臺灣文協的啟蒙,在我們看來,就是文化人追尋大眾的情史。」
那麼,這樣的「情史」要如何呈現?這個展覽挑選了賴和(1894-1943)、盧丙丁(1902-?)、陳澄波(1895-1947)、李献章(1914-1999)、林氏好(1907-1991)、楊逵(1906-1985)這六位與文協有關,而活躍於1920、30年代的文化人,讓他們擔任「說書人」的角色,成書時又加入蔡培火(1889-1083),藉由他們的生平事蹟與視野,來描繪文協精神及其所帶來的影響。
這本書共分為四章。〈第一章 邀請〉,談的是新文學之父賴和、致力推廣臺灣白話字的蔡培火,以及臺灣工運「頭兄」盧丙丁。每位出場時,都有一小段的生平與事蹟介紹,接著是一篇專家學者的短論,然後才是根據相關參考文獻、以第一人稱寫成的「文物故事」,和作為補充的「文協動知識」。穿插其中的,是這些文化人的照片、手稿和史料。作為臺灣新文學重要的開創者,蔡明諺在〈吹奏激勵民眾的進行曲:賴和與臺灣文化協會〉中提醒我們:「文協時期(1921-1931)的賴和首先是一個社會運動者,然後才是新文學家。」指出其始終如一的站在「民眾」的角度思考。林佩蓉〈不為誰而做的歌-蔡培火戰前活動及其〈臺灣自治歌〉〉以〈臺灣自治歌〉(1931),點出蔡培火「期待透過對臺友善的有力日人協助,達到內臺在教育、實業、人才應用上應一致的理想」。黃信彰〈臺灣工運「頭兄」盧丙丁〉,刻劃出這位「蔣渭水遺囑筆錄人」,如何從一位青年教師,變成臺灣社會運動史上的要角。這些論述與搭配的圖片,都相當的具有代表性。
〈第二章 相視〉,從目錄上看只有談陳澄波一人,實際上還介紹了陳英聲(1898-1961)、陳植棋(1906-1931)、李澤藩(1907-1987)、洪瑞麟(1912-1996)這幾位受日人石川欽一郎(1871-1945)影響,走向新繪畫之路的藝術家們。當然,這章談的不只是臺灣新美術,更點出承繼文協精神的「臺灣文藝聯盟」及其機關刊物《臺灣文藝》(1934-1936),如何在當時聚集全臺文學家與藝術家,反覆而深切的討論了「真正的臺灣文藝」與「文藝大眾化」等時代課題。邱函妮以〈陳澄波與一九二O的臺灣民族運動〉一文點出這些文藝人們,「共同思考臺灣人的命運,以及尋找臺灣未來的出路,『臺灣』這個概念,也隨著這樣的思考逐漸成形。」
〈第三章 起身〉介紹李献章、林氏好和楊逵這三位文協人。在1920-30年代,臺灣新文學逐漸成形的過程中,「怎樣的語言最適合新文學的使用」以及「什麼樣的文學才是真正的臺灣文學」等課題,一直是知識分子們關切的焦點。1930與1931年爆發的「鄉土文學論戰」與「臺灣話文論爭」,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當時,李献章和1910年代在中國倡導「文學革命」的胡適(1891-1962)一樣,看到了「民間文學」的價值,一波多折中出版了《臺灣民間文學集》(1936)一書,實踐了以民間文學推動文藝大眾化的想法。而以〈送報伕〉(1934)為人所知的楊逵,在這裡則是透過他來帶出1920年代,文協引領的新戲劇結社與展演風潮。盧丙丁的夫人林氏好,除了是一位參與社會運動的新女性,還是1930年代流行唱片大廠「古倫美亞」的女歌手,以西洋美聲的新式表演法,為當時的女性發聲。
這本書的〈第四章 回望〉,收入陳佳琦的〈一些老掉牙的話:臺灣文化協會對今日臺灣的意義〉,從回顧的角度指出「文協」的故事告訴我們的是:「一代代青年面對時代變化與追尋公理正義的徬徨與困惑。」還有一些有趣的圖文收錄,包含:二十八張珍貴的相關照片與圖說,《午後的懸崖》導演李家驊和演員鄭有傑的採訪稿,〈文化協會年表〉,以及展覽經理王嘉玲寫的〈展場導覽-走入啟蒙的現場,打開文協的情書〉。特別值得一談的是,作為「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的展演核心,在現場不斷播放的電影《午後的懸崖》,把臺灣文學運動史轉譯成一場苦戀,希望透過影像化與故事化的方式,讓觀眾們能夠接近且了解,1920年代文協所開展出的新文學運動,「在百年之間如何被建構、被消失與再次重現。」
整體來看,這本書在封面的設計上,以情書搭配藍白灰相間的顏色,相當具有文青感,圖文並茂且具實用性與可讀性,讓未能親臨現場的讀者,得以一窺百年前這些具進步意識的文化人們,如何在時代轉折點堅毅的邁出腳步;而他們遺留給後代的「情書」,也值得我們反覆地品味和捧讀。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百年情書:文協時代的啟蒙告白
五南書店→百年情書:文協時代的啟蒙告白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