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歷史

【書籍試閱】《穿梭黑暗大陸:晚清文人對於非洲探險文本的譯介與想像》

【書籍試閱】《穿梭黑暗大陸:晚清文人對於非洲探險文本的譯介與想像》

  在世界觀轉變的浪潮中,晚清文藝論者透過虛實交錯的想像,推開世界的窗戶,發現「非洲」。本書系統性與結構性觀察此一仍有待建構的學術議題:十九世紀中國人如何/為何接受、看待與想像非洲異域?「非洲」是在怎樣的知識結構與傳播模式下進入晚清文化界?當文人譯者面向自身不熟悉的新天地時,要如何呈現或傳達異域形象?肩負不同身分背景與任務的人士,必然因自身的屬性與位置,而牽動看待域外的特定視野,承載著豐富的文化與學術訊息。觀察十九、二十世紀翻譯傳播於中國文化界的非洲文本,大多圍繞著「探勘非洲」與「冒險非洲」的主題,投射「自我」與「他者」、「本土」與「異域」、「中國」與「世界」的思辨,隱藏著作為翻譯者與創作者的「主體」與被描寫的「他者」的對應關係,並潛伏了一個群體的命運、遭遇、認同與應變。在「跨文化行旅」的架構下,本書觀察立溫斯敦、施登萊、凡爾納與哈葛德等人探勘/冒險非洲的文本翻譯與傳播到晚清中國的途徑,進而辨析各文人譯者投射的「非洲」形象與想像,替晚清文學與文化研究,開啟更豐富的詮釋面向。

作者簡介

顏健富

  馬來西亞華人,臺大中文系學士與碩士、政大中文所博士,現任清大中文系副教授。一邊旅行,一邊寫論文,遊遍五洲多異想。著有《從「身體」到「世界」:晚清小說的新概念地圖》,多篇論文發表於一級期刊。曾獲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學術旅行化,旅行學術化,界線模糊。研究近現代文學中的世界想像、烏托邦視野、冒險文類、新地理觀、概念旅行、異國形象等議題,乃至探索十九世紀「非洲探險文本」傳入晚清文化界的軌跡,回應的是旅人根深蒂固且又蠢蠢欲動的出走欲望。

目錄

導論

一、前言

二、研究主題:非洲探勘/冒險記

三、非洲形象:「黑暗大陸」的演繹與變調

四、理論思考:文本行旅、異國形象與翻譯改寫

五、本書架構與論文出處

第一章 傳教、旅行與研究:立溫斯敦非洲傳記的翻譯與傳播

一、前言

二、譯本的發生:從留美學生計畫到世界地理學的傳播

三、非洲人體標籤:中國禮教與西方殖民話語的交疊

四、文人化的非洲視野:「研究」與「傳教旅行」的選擇

五、接受視野:晚清文化界對於立溫斯敦的凸顯

六、結語

第二章 從上海天主教會、文藝圈到域外遊記:論《三洲遊記》對於施登萊Through the Dark Continent的翻譯改寫

一、前言

二、譯本的發生:從《三洲遊記》到《斐洲遊記》

三、上海天主教會:教義改寫

四、滬地文藝圈:情誼展演

五、晚清地理學:域外想像

六、結語

第三章 拆除主幹,拼湊片段:論《斐洲遊記》對於「中國人在路上」的形塑

一、前言

二、虛構人物:民族身分的重塑

三、拆除主幹:從尼羅河探勘到風土記載

四、拼湊片段:抒情、啟蒙與敘事

五、接受視野:譯本?實錄?

六、結語

第四章 穿越非洲的心臟:論《飛行記》的地理路線、文明階梯論與科學冒險

一、前言

二、話說從頭:從凡爾納《氣球上的五星期》到中譯本《飛行記》

三、地理學路線:穿越非洲的心臟

四、文明階梯論:文明、半開化與野蠻

五、科學冒險:非洲飛行記

六、結語

第五章 編「野人」之史:論林紓翻譯哈葛德《蠻荒誌異》

一、前言

二、生命共振:英布戰爭、祖魯戰爭與甲午戰爭

三、編「野人」之史:從《鬼山狼俠傳》到《蠻荒誌異》

四、神怪小說:通俗文學的現代化

五、種族之感:從《黑心白心》到《蠻荒誌異》

六、結語

第六章 演述非洲,言說中國:晚清作者筆下的異域形象與自我投射

一、前言

二、亡國滅種:瓜分非洲,掠奪中國

三、演繹黑種:烏鬼、黑奴、黑蠻

四、非洲風土:觸險蹈危,荒地蠻俗

五、東亞病夫?冒險非洲,拯救中國

六、結語

結論

一、文學史反思:非洲探險記的消長起落

二、翻譯觀重審:翻譯改寫的研究潛能

三、跨文化檢討:「非洲」形象的反射

四、譯著參照系:晚清「非洲」書寫

徵引書目

一、原始文獻

二、近人論著

三、學位論文

四、外文論著

五、網頁資料

索引

書籍試閱

導論(摘錄)

四、理論思考:文本行旅、異國形象與翻譯改寫

  本書在翻譯理論的思考下,試圖將「非洲探勘/冒險記」,置入「跨文化行旅」的架構,觀察相關文本的接受與衍變。「行旅」並非指向普遍定義的休閒旅行,而是強調文本從此點到彼點的空間傳播。於此行旅路線,譯本從原著的既定認知框架,發展到另一有著不同價值認知的文化脈絡時,必然與他方文化語境碰撞、排斥、分歧與交流等,造成語言文字、概念表述與情節片段的變調。

(一)跨文化行旅與異國形象

  湯普森(John Thompson1951-)早已指出「全球化」可追溯至十九世紀中期,通訊網絡與訊息交流的規模開始越來越全球化。新式印刷技術確實促進彼時出版市場的發展與跨國交流。在工業技術的帶動下,各地出版品得以在全球化的國際市場中流通與傳播,出現各種跨國流動的路線。文本的傳播路線並非只是從西方到中國的一種模式,中間可能經歷其他地區,折射更複雜的「跨文化行旅」,如本書第四章討論法國凡爾納《氣球上的五星期》從法文原著發展到Chapman英譯本Five Weeks in a Balloon、井上勤日譯本《亞非利加內地三十五日間空中旅行》,再到中譯本〈空中旅行記〉(1903)與《飛行記》(1907)。從源語到目的語的過程中,相關著作經歷不同的文化脈絡,蘊藏各種饒具趣味的變調。文本的「跨文化/語際」路線,必然在不同的文化與語系脈絡下,展現新姿。若以劉禾提出「跨語際實踐」觀察,可見文本的移動與流變,經歷「詞語、意義、話語以及表述的模式」的轉變,以及文本在主方語言與客方語言的接觸/衝突下,在主方語言中興起、流通並獲得合法性的過程。翻譯不只是與政治鬥爭和意識形態鬥爭衝突著的利益無關的中立的事件。實際上,它恰恰成為這種鬥爭的場所,在那裡,客方語言被迫遭遇主方語言,而且二者之間無法化約的差異將一決雌雄,權威被需求或是遭到挑戰,歧義得以解決或是被創造出來,直到新的詞語和意義在主方語言內部浮出地表。循此觀點,當文本輾轉傳播於不同的文化脈絡,與其他力量碰撞,開拓多重的向度。這些開拓,不僅僅表現於觀念與詞彙移植所產生的變調,更進一步延伸到文類形式、文學技法、觀念視野與價值內涵的轉變,開啟紛然雜陳的視野、價值與文化的對話。

  在跨文化行旅中,譯本從客方語言走向主方語言的脈絡時,尚內蘊著「自我」與「他者」的對應關係。德國學者狄澤林克(Hugo Dyserink1927-2020)提及「比較文學形象學」的追求目標:「首要追求是,認識不同形象的各種表現形式以及它們的生成和影響。另外,它還要為揭示這些文學形象在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觸時所起的作用做出貢獻。」從其視角,可見形象學的研究重點並不是探討「形象」的正確與否,而是研究「形象」的生成、發展和影響;或者說,重點在於研究文學或者非文學層面的「他形象」和「自我形象」的發展過程及其緣由。「比較文學形象學」主要研究文學作品、文學史及文學評論中有關民族亦即國家的「他形象」(heteroimage)和「自我形象」(autoimage)。形象學的出發點是每個「自我群體」(we-group)不僅知道自我認同的話語,亦了解認知「他者」(the other)的話語,並以自我區別於他者。他者與自我「群體標記」是一種兩極結構或曰正反結構,在形象的形成過程中,自我形象與他形象相互照應和相互作用。

  「異國」形象成為對他者的描述(representation),牽涉到作者所處的社會整體對異國的「總體認識」,反射「自我」的文化需要的意識形態和文化空間。在比較文學與翻譯研究視野下拓展的「異國形象學」,乃是以「跨」(學科、語言、文化)為特色,倡導者如亨利.巴柔(Daniel-Henri Pageaux1939-)與馬克.莫哈(Jean Marc Moura1956-)等法國學者提出建立起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與視野等。由巴柔所提出,對學界影響重大的〈從文化形象到集體想像物〉、〈形象〉等文章,便指出「形象學」不只是對異國現實的單純複製式的描述:

  形象是描述,是對一個作家、一個集體思想中的在場成分的描述。這些在場成分置換了一個缺席的原型(異國),替代了它,也置換了一種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對這種混合物,必須了解其在感情和意識形態層面上的反映,了解其內在邏輯,也就是說想像所產生的偏離。比較文學意義上的形象,並非現實的複製品(或相似物);它是按照注視者文化中的模式、程序而重組、重寫的,這些模式和程式均先存於形象。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穿梭黑暗大陸:晚清文人對於非洲探險文本的譯介與想像》

五南書店→《穿梭黑暗大陸:晚清文人對於非洲探險文本的譯介與想像》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