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科學

【書評】《海人第一線1》:海洋知識系譜的第一片拼圖

 上稿時間:2022/03/10   
撰稿人:譚洋     編撰:譚洋
【書評】《海人第一線1》:海洋知識系譜的第一片拼圖

海洋工作者譚洋導讀本書,帶領大家踏出認識神秘海洋的第一步。

文/譚洋

大洋中的鯨豚家在何處,有什麼東西會掐住海龜的呼吸?相手蟹如何被命名,軟絲間怎麼用顏色和斑紋構成「軟絲語言學」?調查船用哪些法寶探勘大海中的諸多物種,潛水員又是怎麼潛入珊瑚礁生態系,試著透過新興科技描繪「海洋熱帶雨林」的樣貌?

關於台灣和世界的海洋,人們心裡想到不只十萬個為什麼。為了介紹努力為人們解謎的研究者,以及那些絕美的謎題——海洋生物本身;2020年4月成立的「國家海洋研究院」(下稱「國海院」),在成立的第二個月便陸續展開為期三季的講座,邀請海洋生物領域專家及青年學者,分享現場實務經驗並撰寫科普文章。於隔年出版的這本《海人第一線1》(下稱《海人》)因此成為雜揉講稿、生態調查報告、海研現場甘苦談等各層面海人經驗,一部內容多樣的科普讀本——從書名標示「1」看來,它還大有延展成套書的趨勢和後續規劃。

作為國海院成立之初除了年報、動畫外的第一本出版品,這本書如同海洋研究者們某些共通的觀察/觀點匯流;也透露出國家海洋保育事務的「流域」與「流向」。

生物維艱,生態調查實難

瀏覽各篇海人們的經驗談,能整理出的第一個共通結論,對愛好自然的人們來說並不陌生:人類聚居的地方,生物往往深受其害。只是此處有更多物種實證:余欣怡提到漁業混獲影響花東海域鯨豚的影響;李宗賢列舉人船衝擊、海廢和環境污染對海龜的危害;李政璋在觀察陸蟹時目睹的大量「路殺」命案現場;楊明哲詳實記錄西岸和離島的三棘鱟數量和水頭商港計畫、大陸抽砂船如何讓鱟棲地大片消失;以至於薛仁鈞提到科學家連在南極企鵝的糞便中都能找到塑膠微粒……也許該修改前言:人類就連自身鮮少抵達的地方,也能將環境危害遠遠地帶給海洋生物們。

要能積極看待這番絕境,展開保育行動,除了書中提及與生態現場權益關係人實質溝通、提倡更友善的生態旅遊方案外,海人們分享到另一項重要課題:擴展並累積生態研究的成果。描述研究鯨豚之難的余欣怡如此記述:「我們如果連動物的分布核心範圍、棲地利用、族群數量與動態的基線資料都缺乏,也未調查漁業混獲的比例與重要衝突的時空資料,那如何談到減輕措施?如何提到保育管理呢?」

對岸邊的陸蟹,李政璋有同樣的看法:「有了生態資訊後,後續才能夠據此提出生態與環境保育等相關工作的具體規劃。」從宏觀的全球保育面向看,關於累積海洋生物生態資訊的需求或許更勝陸地;如多次出海參與海洋底棲生物探勘的陳貞年這樣形容:「……『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紅皮書中,海洋物種的涵蓋範圍尚待加強,也顯示持續的海洋生物探勘仍有其必要性。」

而除了「亟需累積科研成果」之外,這本書也反應出台灣海洋保育事務的另一個不明顯的需求面向:地方知識。

「不在場」的海人們:科研與地方的距離

《海人》的成書方式,正透露出其邀約講座及收錄內容,側重生物學界成員與海洋生態調查成果的取向;然則保育事務從來不僅僅限於生物採樣與科學分析;它是周遭所有生物、科學與聚落人文活動交錯互涉所形成,一個動態而複雜的領域。

例如人類學者蔡政良以部落生涯統整的「阿美族魚類分類學」,或蕭在泉小隊長在巡察現場面對的無數保育與漁業衝突,乃至探討海洋觀光產業及漁業轉型困境的旅遊作家黃佳琳(黃小莫)、領民眾徒步台灣海岸五圈而滿腹海洋百工故事的郭兆偉……除了專司生物研究的學者之外,上述的幾位海洋守望者或說書人,能提供的海岸保育現場經驗與圖像,足以協助構築出一個更加豐富的海岸宇宙。這些是國海院當初規劃成書時,或許遺漏、或最終割愛未收入的故事面向。

從陳均龍、徐岡發表於「眼底城事」的〈海人向海的知與責:讓在地起身成為第一線海洋守護者[註]〉一文中的敘述,或許能補足這方面的視野。同樣使用「海人」一詞,指涉的族群卻不盡相同:

「海岸是連結海洋跟陸地的介面,海岸陸地是受海洋交互影響的區域,有一群依賴海洋維生的『海人們』長年居住在此,過著與陸棲型人類不同的生活模式……就拿漁民來說,有部分頂尖專業的漁師可能具備著雖無法結構化但比起學者更為豐富的魚類行為、棲地特徵、捕魚技術、漁具漁法以及探詢漁場位置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同前)

「還有另一大群從陸地走向海岸的非典型『海人』,這些人多半是在政府解嚴且水域活動日漸興盛的時空背景下,喚醒了內心對海洋的嚮往,開啟了海洋觀光遊憩產業的興盛發展,活躍地在海岸帶棲息,透過直接地碰觸海水而與海洋產生鏈結。這些海人們對於海洋的生活經驗、日常見解與專業知識,除了操船、捕魚、潛水等技能,更隱含著海岸社區生計、協同治理、產業經營的動態交互關係。」(同前)

這裡突顯的是在地海人透過長年居住,累積出的地方海域知識;以及遷居型海人還另經營著社區關係與新創產業概念的特性。文章末尾並提出「政府增加協作機會、團體協助凝聚共識、推展公民科學」等幾項建言,期待官方海研部門與地方知識之間能搭起更穩健的橋梁,從而也協助海研領域累積知識與數據。這樣的建言,也適用於《海人第一線1》及接下來可能推出的「2」、「3」等書。

海人的「第一條線」:台灣海洋知識大系

請部落朋友,原諒我稍稍改寫這句話:在海邊,也沒有人是局外人。《海人第一線》可以是「各方海人的第一條線」,牽引出後面錯綜複雜的多樣線團,構成新世代的一部「台灣海洋知識大系」——國家海洋研究院,及這座島嶼孕育的豐富、多族群的海洋生物與人文知識,絕對值得這樣開闊的書名。

 

[註]原文出處:https://reurl.cc/9pmEOV(另開視窗)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海人第一線1(精裝)(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海人第一線1(軟精裝)(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