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人物

【專訪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氣象人在忙什麼?直擊氣象人工作現場!

【專訪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氣象人在忙什麼?直擊氣象人工作現場!

前三期焦點人物專訪氣象局主祕林雨我先生,除了帶領大家瞭解《預言未來的人》故事內容及製作祕辛外,相信大家對於氣象人也都有一定的基本認識。本期焦點人物則邀請到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先生──作為第一位在臉書上談論氣象,試圖縮短人民與氣象距離的先驅──,是如何看待氣象局的工作、對於全球暖化有什麼看法,以及在與民眾溝通上的心得分享。

氣象局的主要工作以及天氣預報流程

採訪前一週尼莎颱風侵臺,下起連日大雨,臉書上有人逗趣表示,老天爺為了所有文藝工作者,使出了封鎖術,讓大家能好好在家寫稿創作。

在看天氣預報時,一般民眾在乎的不外兩大數據──氣溫與降雨率。從《預言未來的人》可知,要獲得這些資料並不容易。以上一期專訪中有提及的玉山觀測員為例,他們必須揹負幾十公斤的物資登上玉山主峰,並在惡劣的天氣下操作儀器。我們十分好奇,除了觀測之外,氣象局還有哪些主要工作項目?

氣象局主要工作──觀測、預報、服務

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表示,氣象局主要工作有三,分別是──觀測、預報、服務。因為過往在學校受自然科的教育,一般民眾對「觀測」的工作可能比較會有固定的想像,但實際上內容十分多樣及複雜,包含飛機觀測、放氣球觀測、地面觀測、衛星觀測等,現在全球很大一部分是靠衛星觀測,不過小區域的數據還是會依照在地化調整。

另外,隨著天氣變化,觀測的重點項目就會不同,例如下豪大雨的日子,氣象雷達就很重要,而地面上的雨量桶,則能夠告訴我們實際下多少雨。雖然,觀測並無法「預知未來」,但卻是最基本、不可或缺的作業。預報是根據現況預測未來的變化,雖然現在都是靠電腦計算,但二十多年前電腦不夠快、觀測不夠完整,所能預報的訊息相當有限,所以相當依賴預報員的經驗。

氣象是最不精確的科學

談及至此,局長向我們分享某次與物理學家丁肇中博士聊天的佚事。由於物理研究需精密到非常小的粒子,對於精準度相當要求,然而早期氣象人只能分析大範圍的天氣系統,「大約」預測未來氣象,所以他開玩笑地對局長說:「氣象是最不精確的科學。」而局長聽了也不生氣,反倒逗趣地回覆他:「感謝你還承認氣象是科學。」

早期天氣預報被認為是「一半藝術,一半科學」。科學是任何人只要按照相同原理、步驟就可以得到相同結果;藝術則是多憑個人靈感、經驗,導致結果時好時壞。不過隨著時代進步,天氣預報的藝術成分越來越低,越來越科學化。

現在,氣象人大多依賴電腦系統,再按照個人經驗進行調整。目前有很多客觀方法能夠預測氣象,要熟悉這些工具也很快,入門變得相對容易。但從人工預測到電腦判斷的過程,也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節,尤其以颱風路徑最為明顯。自2003年起颱風路徑預測誤差逐年下降,氣象人才慢慢相信電腦預報;不過,當然並非完全依賴電腦預報,「氣象局每天也都會開會討論,每個人看資料的重點不一樣,或許大部分是英雄所見略同,但有時看法也會很分歧,這時就必須共同協商一個大家都可接受的內容。」局長說明道。

全球氣候變遷下,氣象人的挑戰!

局長正說明全球氣候變遷下,氣象人扮演的角色與面臨的挑戰。

《預言未來的人》中提到,精準的預報可以減少由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影響,氣候變遷議題儼然成為氣象人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局長鄭明典分享,他們曾整理過去23年冬季的氣溫變化,發現溫度沒有低於平均值,不是正常的冬季氣候,要不就是暖冬。局長開玩笑表示,隨著全球暖化,在冬季報導暖冬至少有一半正確。

自1985-1990年代以來,全球氣溫上升就沒停過,且升高很快,冬季基本上都是暖冬,但也有例外狀況。2016年各國很多氣象臺都預測該年會是暖冬,並向大眾報導,但他們沒料到那年有「負北極震盪」,冬季來了一個很強的寒流,從歐洲吹到亞洲,北京甚至下了60年來最早的初雪,歐洲也有很多地方下雪,有人甚至說感覺回到冰河時時期。這樣的天氣現象引起許多人思考:如果極端的氣候變化是自然的,那麼暖化會不會也是自然現象?

但經電腦模式證實,暖化是造成負北極震盪的元兇之一,它造成北極融冰,進入冬季時冰比往年少很多,導致水溫在零度附近(這對北極來說算高溫),而熱就會產生能量,從海洋到大氣擾動環流,造成北極的冷空氣擴散出來;另有一說是,全球暖化對極區影響比較大,溫室氣體會讓氣溫不容易冷卻,導致極區暖化得多、熱帶暖化得少,相對來講溫度梯度減少,連帶影響西風帶強弱,產生冷空氣往南,暖空氣往北的現象。

氣候變遷帶來不熟悉的氣候

全球暖化並不是全球氣溫暖起來這麼簡單,而是因為溫度的變化而造成不一樣的氣候型態。一般人、生物會因應當地氣候自然調整成適合的生活方式,如果氣候穩定就不容易發生意外、天災,但變動得大就容易出問題。「有時候看到極端天氣新聞時,我們可能會困惑:『這也算極端嗎?』舉例來說,33度的氣溫對我們而言並不算非常高,但對歐洲人來說卻是相當極端的天氣,甚至可以稱作熱浪。」局長說。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是「不熟悉的氣候」,若有很強的預報能力,當然能夠預作準備、降低衝擊,可是預報與抗災的基礎設施並不便宜,所以目前還是只能有限度預防。

局長進一步用歐洲熱浪的發生和其後產生的具體影響來說明:「2003年歐洲大熱浪,死了三萬多人,會那麼嚴重是因當時歐洲的冷氣普及率不到20%,大家沒地方跑,加上法國核能發電廠需靠河流冷卻,但熱浪造成乾旱,導致水位偏低,更雪上加霜。從那時候開始,歐洲才開始慢慢安裝冷氣,後來再發生熱浪,死傷就沒那麼慘重。當不熟悉的氣候發生過後,以現今的科技是能夠有限度對抗。」

歐美更有感?氣候議題書籍熱賣

或許是歐美民眾對氣候暖化造成的影響更有感,所以十分關心氣候變遷議題,根據報導相關類型的書籍在歐美市場相當熱門;我們很好奇,在臺灣為什麼沒有發生這樣的現象?

局長對此分析回應,臺灣學術界對氣候議題的研究論文,其實比國外更早,例如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研究等;如果去檢視民眾對此議題的認知度,臺灣也是名列前茅,大家都知道且接受氣候變遷正在發生。只不過因為臺灣市場小,寫書利潤不高,對升遷/升等也沒有直接幫助,所以學者的寫書文化就不那麼蓬勃,這並不代表臺灣民眾不重視氣候變遷。

關於氣象知識的傳布與宣導

一般民眾從何處得知氣象知識?

現今媒體產業發達,除了學校教育之外,民眾也能透過其他管道接觸相關知識,例如2022年上半年以韓國氣象廳為背景的愛情喜劇《氣象廳的人們》;早年描述利用天氣知識破案的日劇《天氣姐姐》;以及近期當紅的動畫電影《天氣之子》等,皆是以天氣為主題創作,向觀眾介紹了一定的氣象知識。

《氣象廳的人們》講述一段在氣象廳工作的預報員與其同事的戀愛故事,劇中將天氣知識與預報的工作環節展現在觀眾面前。

對此,鄭明典局長表示他本人雖然不常看戲劇作品,不過以世界上最知名的氣候災難電影《明天過後》為例,局長認為:「這部電影中關於氣象的每個細節,都有找美國NOVA的海洋學家確認,並非憑空想像。只是為了製造戲劇張力,在畫面上會誇張化。」

《明天過後》是以好萊塢的方式詮釋科學結論,就某方面而言也算是一種與民眾的溝通。為了引起觀眾共鳴,電影必須將科學結論轉化為「感覺」,所以這類作品大多會以誇張的畫面呈現。不過如果中間沒有扎實的科學理論支持,再刺激的視覺效果都很難令人信服。

由於《明天過後》背後並沒有好好介紹科學理論,故有人批評這部電影反而造成民眾誤解。「可是話又說回來,科學是有門檻,要以純科學理論與大眾溝通,本就十分困難。」局長無奈說道。 

《明天過後》是一部2004年上映美國科幻災難片,描述全球暖化和全球寒冷化後,為人類帶來災難的新冰河時期。

雖然很多人都認同「氣候變遷」這項議題必須跟大眾溝通,但在沒有完全理解其中科學原理的狀態下,或者無法將科學的語言轉化為大眾所能理解的語言,所以很難跨出同溫層,反倒演變成宗教式的熱忱。氣象人如何與外界進行有效且良好的溝通,在近年也成為專門領域。「以前天氣預報的藝術成分比較重,報導主要因人而異,看觀眾接受程度而定,很難去說服他人;現在雖然越來越科技化,能比較有客觀論述,但少了主觀感受,溝通又會產生障礙。」局長鄭明典解釋,主觀與客觀間的平衡不好拿捏。

氣象必須變成日常對話的題材

局長更進一步與我們分享2009年莫拉克颱風的狀況,當時預報員都認為會很嚴重,但民眾卻沒有任何警覺,結果造成大量傷亡,如何減少兩者之間的落差?「一次、兩次溝通一定不可能,」鄭明典局長表示,「氣象必須變成日常對話的題材。」所以他不斷拋出氣象議題,希望與民眾討論,剛好當時網路平臺興起,便自然而然一腳踏入臉書這個領域。

與民眾或業者溝通氣象資訊經驗談

氣象局目前經營四個臉書粉絲團,分別為「報天氣(另開視窗)報地震(另開視窗)報天文(另開視窗)報氣候(另開視窗)」做為訊息發布管道,局長也常在臉書(另開視窗)發布氣象相關消息與民眾溝通,讓原本深奧的氣象知識變得平易近人,且更能有效傳遞即時資訊給民眾,讓人們能為即將到來的氣象災害預作準備。

但一開始並不順利,局長表示會經營臉書完全是意外,起初也跌跌撞撞,甚至行政系統反對公務人員「玩臉書」,簡直可用「在夾縫中求生存」來形容。「那時臉友不多,互動比較頻繁,但後來人越來越多就變比較單向,」局長向我們說明著當時盛況,並指出一個有趣現象,「雖然以前公部門相當排斥,但現在『臉書』卻變成了每個行政單位與民眾溝通的必備工具。」

隨著時代變遷,獲得氣象資訊管道的改變

根據調查,氣象資訊的取得,目前還是有超過一半的人依賴傳統管道──電視、收音機等,透過網路獲取氣象資訊的人口大約占40%,相較於十年前的10%,可看出隨著網路文化興起,使用網路的人口快速成長,但是「關於訊息傳遞管道,其實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考慮。」局長認為早期氣象人能夠判斷的資訊不多,電視上三分鐘的氣象預報差不多可以報完,但是現在科技發達,這樣的時間長度遠遠不夠。防災最重要的是掌握未來的不確定性,以降低風險,所以要如何詳細與民眾溝通,是一大學問。

專業跨領域合作的溝通

不過,在專業應用領域之間的合作溝通是越來越進步。五、六年前政府開始推行跨域合作,通常是由產業提出需求,氣象局負責提供資訊。鄭明典局長以農業生產為例,氣象局會提供一個禮拜的降雨量、生長溫度等資訊,讓農民預作準備;屬於高經濟作物的高接梨,在剛接種前兩週很怕結霜,為此氣象局還設計了結霜預報服務,目前尚在推廣。

「漁場預報」也是跨領域合作的成果。「對漁民來說,捕魚船一出海就是在燒錢,如果沒有在時間內捕到魚會虧本,所以農試所和氣象局合作,」鄭明典局長補充道:「我們以農試所的長期研究為依據,提供會影響魚群位置的變數數據,讓漁民能夠增加漁獲、減少油耗。」

另外,現在也訂定寒害標準,只要預測達到寒害溫度就會通知漁民,減少損失。「這個機制在澎湖施行成功後,本島沿海漁業也開始敢投資避寒池、打水設備等,因為能更準確知道啟動、停止的時機。」局長驕傲地說。

而其中整合最成功的合作案例,莫過於與交通部公路總局合作的預先封路系統。過去蘇花公路曾發生遊覽車翻落事件,所以公路總局和氣象局合作研發客製化監測系統,結合氣象預報,事先封路。根據紀錄顯示,有多次土石坍塌都是發生在封路之後,代表成效頗佳,保持了十多年公路零自然災害傷亡紀錄,這套系統因此榮獲了不少獎項。

與民眾切身相關的部分,是這幾年跟健保署在推行低溫預警。「以前多是報寒流來了、大陸冷氣團低溫幾度,現在則是提醒這樣的溫度需要注意什麼,比如幾度低溫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發病,並建議注意事項。」局長期許:「氣象局的資料很多,有不同面相,透過跟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進行客製化整合,便可發揮許多意想不到的功用。」

氣象服務──將科學專業更平易近人

「降雨機率」是一般常見的氣象播報詞彙,但近期有人卻提出疑問,意外引發論戰。有人說「降雨機率」是指「在該區域內有多少%的『面積』一定會下雨」;也有人說是「在該地點有多少%的『機會』會下雨」。我們在氣象預報中經常聽見各種名詞,但不見得都理解,例如大陸冷氣團的定義是14度、強烈大陸冷氣團是12度、寒流是10度以下,而大雨其實又細分為豪雨、大豪雨、超大豪雨等……

氣象名詞的應用方式

「我認為民眾並不需要知道那麼詳細,」局長鄭明典直指核心地說,「寒流就是很冷,你管他幾度?如果這個名詞能夠達到示警作用,就算達到目的。」

針對降雨機率定義的問題,局長這麼回應:「對多數人來說可能很難體會,但我們有做過調查,在夜市擺攤的人很喜歡看降雨機率,即使不清楚數字背後代表的意義,但看到30%就不想去擺攤了,他們憑經驗可以知道,當天逛夜市的人會變少,也常常會淋雨。只要嘗試過錯誤或透過經驗法則,慢慢就知道怎麼利用氣象數據。」其實多花一點心思,民眾也能掌握、利用天氣訊息,當你深入了解背後原理,就不會只會抱怨天氣預報不準,反而能明白有訊息比沒訊息好太多了。

氣象人入門容易,進階難

最後,相信讀者在看完《預言未來的人》及本篇訪談後,對這份工作一定相當感興趣。局長表示,氣象預報其實是「入門容易,進階難」。

想當氣象人最好是有正規訓練,如果沒有,民間也有一些氣象公司可做為跳板。不過,想進入這行主要還是憑熱情與實力,現在雖然大多都是交由電腦計算資料,看似很簡單,但若沒有相關研究背景,恐怕也無法進行完整預報,充其量只能算是業餘興趣。

氣象局是對所有人敞開大門,只要肯努力,人人都有機會成為「預言未來的人」!

中央氣象局模型,擺放在地下展覽室,展區內有許多氣象相關知識,開放民眾參觀。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