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學習

【書評】文化認知的成形,觀看角度的建立──《文化學的視野:人類學的你們.我們.他們》

 上稿時間:2021/08/16   
撰稿人:內克     編撰:內克
【書評】文化認知的成形,觀看角度的建立──《文化學的視野:人類學的你們.我們.他們》

自由聲音工作者內克閱讀《文化學的視野:人類學的你們.我們.他們》,覺得各篇演講紀實各自過癮,從不同角度帶出人類學領域的真功夫,闡述並同等重視「你們・我們・他們」的不同視野。

文/內克

約莫三年多前,還在為我碩士論文題目苦惱,便遇上了政大傳播學院林怡潔老師所開設的「傳播與文化專題:跨領域視野」,老師開口便談人類學、民族誌與田野調查,一路傳播科班上來的我直呼困惑,傳播是人與人溝通的工具,當眾多課程都趕著談論未來趨勢與科技想像,能夠如何「擦亮工具」時,哪還需要去理解這些?況且,傳播講求效率,長時間蹲點研究,必要嗎?帶著這樣的困惑,我開始進入一篇篇文獻的世界,卻彷彿走了一回從天黑到天明的過程,愛上了文化人類學者進入田野調查的對話,也佩服考古人類學者如偵探般從物質描繪生活,想像著語言人類學者如何將言談與認同串接,並且似懂非懂地看著體質人類學家從生物學的角度認識人類,成為我碩班印象最深刻的課程,也讓我決定挺身走進「他者」的流行音樂田野內,與「自身」的廣播田野相互對話,從廣播人的角度,觀察並描寫出創作歌手在科技環境影響下,情感勞動的變與不變。

談到他者,人類學與傳播之所以能對話,是因為我們都在乎「人」,想理解人如何被世界影響,卻也同時影響著世界。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各地區的文化樣貌,也像是一個個的「人」,在交際對話之間,相互影響、轉變著彼此。因此「觀看的視野」很重要,本書也從這樣的角度出發,從副標的「你們、我們、他們」可以理解,這當中有對他者的觀看,同時有對自我的探索,還有彼此相互對話的可能性。唯有觀看成立了,科技或傳播型態的導入,才有了後續討論的各種可能。

《文化學的視野:人類學的你們.我們.他們》源自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2018年所舉辦的八場系列專種講座,內容鋪排上以講座精華、演講影像連結、現場提問與回答、主持人及編者讀後感等型態呈現,架構完整如同人類學的關鍵精神──各種視野的切換與對話,且讀來就像走進一場場的講座現場,生動而畫面感十足,甚至可以套句人類學家自己的說法,就好像我們讀者走進了「人類學」這個田野裡面,細細品味當中人們的互動與交流,而產生自我的觀察、梳理與叩問,實踐著一次次的文化人類學研究,著實精彩。

系列演講主題緊扣人類學領域四大分支──考古、體質、語言與文化,從基因講到巫師,從博物館談到媽祖,內容相當豐富。以考古領域來說,我特別喜歡〈博物館裡的人類學空間〉此章節,講者屈慧麗認為,博物館選擇了蒐藏,並透過研究建構並還原了人類學的「空間」,探討過去,但也希望能知道未來,所以才需要展示,透過彼此的交流「打群架」,去建構、再建構、推翻、再推翻這樣的空間想像。這對廣播人來說是有趣的,我們走進一間具象的小空間內播著音,很像是對著空氣講話,可是我們清楚知道,這樣的「空間」是無限的,會因為聽者的聽見,而產生時間與空間的交融。廣播脈脈相傳的技巧,加上科技的不斷進步,播音者能跟前輩對話、也可以和聽眾溝通,記住過去,也想像未來。

走進博物館,是看見「選擇過後」的展示與想像,但如果走進田野,所遇見的可能會是自我生命與他者的共鳴共融。〈人類學家中的田野,田野中的人類學家〉章節,講者劉裴玟走進中國湖南江永,研究當地非常特殊的「女書」,這是在地農村發展百年,只有婦女能夠理解識讀的文字,講者研究女書的文化與現象,並針對女書保存的意義提出質問,內容精彩。有趣的是,講者提出她與當地識女書者結拜為姊妹,演講後果然出現這樣的提問:「結拜是為了傳統,還是做研究?」而講者是這麼回答的,「同意結拜只是我真的很喜歡這兩個姊妹的性格……我覺得跟他們在一起是快樂的……我在裡面看到很多的人性,看到很多的可能」。

常常有人說,研究不應該將個人情感置入,但我想文化人類學家並不這麼認為,如同我論文曾引用的一段,人類學者蔡晏霖及趙恩潔在《辶反田野:人類學異托邦故事集》書中所說,作為一名研究者,如果田野工作是起始於對於「他/她者深刻的好奇」,那麼田野工作者則必須與田野對象間心念交錯、言詞互動、聲色相聞,與肢體應對,用以「迎向『他/她』者、認納『他/她者』的價值選擇與生命倫理實作」。情感的認同、互動與交流,對我來說,永遠是田野最迷人的事情,我想這在由張珣主講的〈追瘋媽祖:進香風潮與文化〉篇章所提到的媽祖遶境故事中,應該同樣會讓許多讀者讀來覺得活靈活現。如同余舜德教授的評述,文化與日常生活密切結合,但其實超越日常生活的部分,也值得探討。想從儀式行為看見文化,同時理解認同的過程,甚至包含宗教在台灣的發展,本場演講紀實絕對值得一看。

與信仰及文化相關,還有一場是〈當人類學遇到神秘巫師〉,講者劉璧榛從民俗展演的角度,提到原住民文化本身的觀看與被觀看,包含外部信仰(基督教)導入後與傳統巫術信仰的衝突,以及巫術成為文化資產後的「表演」觀點,帶出人類學的研究重點,其實不在「真或假」,或者是二元對立思維的研究,而是在文化發展與國家介入的脈絡下,傳統文化信仰該為何保存、如何保存。我特別喜歡講者提到「協商」二字,那是一種看與被看之前的階級去除,重點應該在發言權所帶來的文化信心與肯定,而後彼此才能真正平等地看待與溝通這些文化信仰的發展。

此外,身為門外漢努力讀懂的,還有結合生物基因探討的〈有沒有所謂的人性〉、〈臺灣人群的基因源流〉,或是結合設計概念的〈從設計人類學談文化資產〉,八場演講各自過癮,從不同角度帶出人類學領域的真功夫,闡述並同等重視「你們・我們・他們」的不同視野。如同開門篇的〈人類學家看文化認知的形成〉,講者余舜德所提,「人類學的研究,是要分析文化認知的成形,以及在被社會大眾共享後,又會如何影響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與社會運作」,這些研究、理解、溝通、凝聚與行動,讀來著實美麗。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文化學的視野:人類學的你們.我們.他們

a
內克
自由聲音工作者,大學唸的是廣電與外交,最後在政大傳播所畢業,論文探討歌手情感勞動,節目關注歌手生命故事。至今共入圍過七次廣播金鐘獎、並得到一座,亦曾獲得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目前擁有一個Podcast節目《告白那一刻》,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