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人物

【專訪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陳志豪教授02】--陽明山茶產業的歷史脈絡與意義

 上稿時間:2022/03/06   
【專訪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陳志豪教授02】--陽明山茶產業的歷史脈絡與意義

引言

  台灣茶業發展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十八世紀以降,台灣已有茶葉生產的紀錄,惟數量不多、品質亦不佳。1860年,台灣開港通商,茶葉開始銷往國外,亦吸引許多外商的注意。在英商陶德(John Dodd1838-1907)自福建安溪引進茶種、並以「Formosa Oolong Tea」為商標銷往紐約後,「台灣茶」開始享譽國際,成為清代外銷最大宗的商品;北台灣的茶業也快速發展,並於日治、戰後時期持續蓬勃;直至1980年代後,才因中、南部高山茶興起、市場轉往內銷而逐漸沒落。而陽明山的茶業,也在這段歷史中低調運作著。只是,因資料不全、發展不若文山等地,而未受人注目。

從各類史料中,重現地圖上「被消失」的茶園

  「日治初期,其實有許多關於茶業的研究調查報告,所以剛接這個案子時,想說應該很容易就能釐清陽明山的茶業發展。」陳志豪所說的,為日人藤江勝太郎在日治初期所做的茶業調查報告,這也是過去在從事北台灣茶業研究的學者,較常運用的資料。「結果資料裡什麼都談了,就是沒有談到陽明山的茶業。」突如其來的空白,讓陳志豪決定從別的資料中,去找尋可能的蛛絲馬跡。「日治初期,其實有一些地方政府做的調查報告。例如1895年淡水支廳的地方調查,有針對淡水、三芝等地的經濟狀況,做比較詳細的紀錄,當中就有提到茶葉種植。」除此之外,他也運用部分舊慣調查的資料,去補足藤江勝太郎沒有提到的陽明山茶產業歷史。「這些資料,過往的研究者比較少使用,所以也藉由這次的機會,讓更多人認識這批珍貴的史料。」

  另外,過去許多的研究相當仰賴的《臺灣堡圖》,也沒有陽明山茶葉的紀錄。「如果我參考《臺灣堡圖》的話,那這個研究應該也沒辦法做下去了!」陳志豪打趣地說,「更有趣的是,其實戰後初期的土地調查報告,陽明山也都是沒有茶的!」這時,就要開始思考:「到底是真的沒有種茶,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這要從官方建構資料的背景來探討了。

  製作《臺灣堡圖》的機構,為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該機構在日本領有台灣後,負責進行台灣土地的調查,並提供給台灣總督府做為日後土地運用的參考資料;也配合政府的調查政策,做紀錄上的改變。而《臺灣堡圖》的出現,其實是為了林野調查所做。「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初期所畫的地圖,都有出現茶園。但到了後來總督府推行林野政策後所繪製的《臺灣堡圖》,就沒有看到茶的蹤跡了。」面對這樣貌似沒有明顯原因的改變,陳志豪過去求學時期接觸的多主題訓練,就有助於理解此謎團背後所代表的政治性目的。

  他從其指導老師李文良的研究中,理解到保管林與土地調查間的關聯,並把茶園、林業政策兩者聯想在一起,進而去翻閱相關資料,果然在裡面找到線索,並發現有趣的事情。「如果你熟悉林野調查的目的,便知道它其實是為了將丘陵、淺山地區的林地做有效的運用,所以官方在調查時,刻意不承認這裡的土地運用性質,並在之後將大部分的茶園劃為保管林,等於這些地就歸政府所有了!換句話說,政府將這些土地收歸國有的辦法,就是不承認那裡已經有人了啊!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曾任臺大醫學院院長的杜聰明,他們家自清代就在當地種茶,結果日治時期,土地就被收歸國有了。」而原先在當地的茶農,如要繼續種茶,就要向政府承租土地。

  這些推論,也能透過當地的契約,以及口訪整理出來的資訊一一印證,「例如竹子湖那裡的契約,其實都有提到茶。其中有位曹姓的農民,他所租用的保管林地目,在經過整理後,發現都是茶園。而這位農民,他們家很早就在這裡種茶了。」──身為一位歷史研究者,文獻資料是建構學說的基礎,但如欠缺直接歷史文獻的佐證時,如何收集其他類型的資料,並靠基礎知識背景來旁敲側擊,就展現一位歷史學者的專業能力。

  另外,如過度相信顯有的直接資訊,往往也會被誤導到錯誤的道路上。陳志豪運用其歷史學的專業訓練,先提出問題,輔以基礎的歷史訊息,再透過合理的推論、資料的延伸與比對,破解了官方文獻上,那些不想告訴你的事實。

「小農」經營、靈活適應市場,仍面臨了產業衰退

  如前所述,本書雖以陽明山茶業為主要研究對象,但其所呈現之歷史變遷,實為台灣茶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陳志豪表示,清代的陽明山地區,其實已經有種植茶葉的紀錄,「例如清代的契約文書中,已經很清楚地顯示出這裡有種茶。」雖然契約上不會告訴你太多的細節,但至少能證明,除了文山、南港等地之外,清代的陽明山,並未在茶業的歷史舞台上缺席。

1895年,美國攝影師喬治‧普萊斯(George Price)拍攝大屯山上的茶園與採茶者,證明清代陽明山地區曾發展茶業的事實。圖中可見勞動者皆為女姓(陳志豪提供)

1895年,美國攝影師喬治‧普萊斯George Price拍攝大屯山上的茶園與採茶者,證明清代陽明山地區曾發展茶業的事實。圖中可見勞動者皆為女姓(陳志豪提供)

  不過,與上述茶產地相比,陽明山的茶業發展確實較不具優勢,「老實說,陽明山茶業在茶葉品質、環境等方面,與文山等地相比,的確不算出眾,所以在價格上,也無法與文山競爭。」另外,陽明山因為地形多為山谷,聚落分布也較為零散,所以多為小農式的經營,尚未發展出較具規模的經濟模式。

  雖然如此,清代晚期的陽明山茶園,也因開港通商後茶葉貿易的繁盛,出現土地價值提升的情形。「當地在1870年代後的土地契約,已從早期記錄幾片的茶園,轉而詳細說明有幾棵茶樹、有幾棟茶寮,這反映出陽明山茶園的經濟價值提升。

  經濟價值雖未見出眾,但在人群互動上,卻有其特殊之處。「陽明山種茶的族群非常多元,有淡水地區的泉州同安人、三芝的汀洲人、石門以及士林的漳州人、甚至還有平埔族。」以往對於清代台灣的印象,就是不同族群間,會有因為經濟而起的分類械鬥,「但最有意思的,就是你在陽明山這裡,看不到任何械鬥的記載。」陳志豪認為,這與茶產業的經濟型態有關。「茶園的經營,為短時間、高勞動的作業型態。你必須在特定的時間點,臨時招募勞力,最快的方法,就是找附近的人。」所以與左鄰右舍保持好關係,是很重要的。陳志豪也提及,口訪過程中,也曾詢問當地耆老過去是否有械鬥的情形,「只聽他們說:『打架的話,(收成的時候)就沒有人會幫你的忙了啦!』」由此可見,陽明山的族群關係,因為茶產業,呈現出別於他地的狀態,「當然,這也是台灣產茶地區的共同特色之一。」陳志豪又補充道。  

  日治時期,台灣茶業在生產技術上,出現結構性的改變,官方透過各類講習會,來培育茶葉生產者的製茶技術。「1920年代時,陽明山有十多間製茶場,他們的營業範圍都很小,大概只有現在一到兩個里、且都以地名為公司名稱,這與官方政策有很大的關係。」陳志豪解釋道,此時的陽明山,因為政府推出改良政策,開始出現許多茶葉工場,並導入機械設備,以利製茶。這些茶葉工場以地名為名,對官方而言便於管理,同時便於茶農領取補助款,官方也藉此維持著當地原有的小範圍經營型態,保留適應未來政策轉變的靈活度。例如1930年代後,為與英國競爭紅茶市場,日本開始扶植台灣的紅茶生產事業,而陽明山茶產業因規模普遍較小,又有粗製茶的基礎能力,故能迅速轉製紅茶。「陽明山應該是最快轉作紅茶的地方。」

日治時期茶工場所使用的望月式揉捻機(陳志豪提供)

日治時期茶工場所使用的望月式揉捻機(陳志豪提供)

  戰後的台灣茶業,基本上以綠茶為主,主要銷往北非、中東,因其品質要求不高,所以台灣有機會銷往當地。但等中國能開始向外輸出茶葉後,台灣外銷的情形就逐漸衰退了。而陽明山當地,延續日治時期的技術、以及小規模的經營模式,在茶葉生產上,能快速因應需求。「當地有位謝老闆就有提到,如果有人中午打電話叫貨,下午其實就能製好並出貨,速度非常快。」這也是戰後陽明山茶產業仍能夠維持一段時間的原因。「但基本上,戰後陽明山茶業的規模,跟日治時期差不多,算是維持平盤,反而中、南部的高山茶產區,在戰後呈現比較高速的發展。」

  1980年代後,因工資上漲,加上陽明山接近台北都會區,許多年輕人轉而投入其他產業,導致當地的茶產業在1990年代後迅速衰退。「其實不只是陽明山,整個台灣的茶產業,在當時都面臨到同樣的困境。」

  而這些茶園後來都去哪了呢?陳志豪說到,在茶產業衰退後,許多殯葬業者將這些土地買了下來,轉而經營生命園區。「現今淡水、三芝許多的殯葬園區,其實過去都是茶園。」

  綜上所述,陽明山茶業的興衰,與台灣茶業的發展變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仍保有其獨特性。如有機、靈活的小規模經營模式,能較有效率地提供產品給市場,保有其競爭優勢。但如從台灣整體茶業的歷史發展脈絡來看,陽明山確非茶業重鎮。

  那,陽明山茶產業的研究價值為何呢?

台灣茶產業的「顏質擔當」:陽明山茶業的歷史意義

  「老實說,陽明山茶業的重要性沒那麼高。」陳志豪不諱言,如從經濟層面去探討陽明山的茶業發展史,可能不會得到太多令人興奮的成果。「但陽明山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許多來台的外國人,都會先到那裡去從事調查,套句現在的說法,陽明山是台灣茶業的『顏質擔當』!」

  陳志豪強調,所謂的顏質擔當,不是在於陽明山「有多好看」,而是大家要從事產業調查時,往往都會「先到陽明山去一探究竟」。 

  「陽明山因為接近淡水港,擁有地利之便。這些來台找尋投資目標的外國人,往往都會先到陽明山從事經濟視察,看看有哪些值得開發的物產。」陳志豪提到,台灣最早的茶園照片,其實都是在陽明山所拍攝的,「陶德其實原本是想來從事樟腦買賣的,但沒有成功,後來他們在陽明山拍了許多茶的照片,並寄回美國,告訴當地,台灣其實能夠種植茶葉的。」除了美國商人外,包括英國、中國、甚至日治時期的日商,來台之後,都是先到陽明山從事茶葉調查、或嘗試種茶。「雖然,就結果來看,陽明山或許並非最佳的茶葉生產地,但她開啟台灣茶產業化的契機。」

  陽明山茶業的歷史意義,在於其對於台灣茶產業發展而言,扮演了開拓者的先鋒地位。即便,她不是最耀眼的那顆鑽石。

1870年,美國商人愛德華‧格里(Edward Greey)所拍攝之大屯山地區茶園,後由人工重新繪製後出版(陳志豪提供)

1870年,美國商人愛德華‧格里(Edward Greey)所拍攝之大屯山地區茶園,後由人工重新繪製後出版(陳志豪提供)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五南書店→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