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聳立於台北盆地上的陽明山,是今日台北人暫離塵世喧囂的最佳地點。每到假日,大批遊客相繼湧入。走在蔥鬱茂密的森林小徑上,享受著大自然給予的餽贈。但你可曾想過,腳下這條略顯崎嶇的步道,在百年前,亦曾經擔負著北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呢?除了古道之外,有可從哪些地方,一窺陽明山茶產業的昔日風華呢?
除了肉眼所見的遺跡外,那些屬於當地長輩才有的兒時記憶,更是在探訪過程中,最具意義的事情了。陳志豪透過研究與口訪,保存了這段歷史中的溫度,並希望,能介紹給更多讀者。
古道、橋樑、茶樹:陽明山茶產業的歷史痕跡
探討完陽明山茶業的「過去」之後,「今日」是否仍然能嗅得些許茶香呢?
「關於陽明山茶業的歷史人文景觀,其實是非常多的。」陳志豪說,「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熱門健行步道──金包里大路外,沿途的許顏橋,就是由石門的『阿里磅茶業公司』於1920年所出資興建的,目的是為了方便茶的運送。」除此之外,像是大屯溪古道入口處,有座1870年代修建的「三板橋」,是當地一位林姓茶農於其茶園隔壁所興建,目的是為了方便讓茶農通行;另外,也有部分茶業相關的建築物被保存下來,如萬里的富士坪古道上「大尖茶業組合」的辦公室建築;淡水中和里、屯山里一帶的縣道兩旁,亦有許多日治時期留下的製茶工場。「你只要看到外觀是兩層樓的紅磚屋,然後走進去裡面格局都沒有隔間的,大概都是當時的茶場。」
三板橋(陳志豪提供)
建築物之外,陽明山至今仍有許多地方,仍可見到一些茶樹的蹤跡。「像是剛剛提到的『大尖茶業組合』,就有遺留下一些茶樹;然後,士林區的平等里、三芝鄉的圓山里等地,仍有人在種茶。根據這些茶農的說法,這些茶葉都是他們以先人的茶樹繁殖而來的。」2019年,在行政院農委會茶改場副場長邱垂豐博士團隊的協助下,對上述地區的茶葉進行檢測,結果發現,這些茶樹與福建安溪的「奇蘭種」有關,證明大屯山區的茶樹,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如果你對陽明山昔日的茶產業有興趣的話,不妨找個時間,循著文中的訊息,上山探訪。或許,你也能夠發現,那些隱沒在荒煙蔓草中的歷史印記。
士林區平等里茶園一隅(陳志豪提供)
用親民文字闡述學理推論的大眾史學
聊完本書的研究旨趣與內容後,陳志豪也藉由本次與政府機關合作出版的機會,闡述他對大眾史學的看法。
「『政府出版品』基本上就是一種『產官學』合作的衍生著作。雖然說,大眾史學服務的對象非常廣泛,但因為我做的出版品,面對的是公部門的人員,簡單說是提供給公務人員參考的,這就會影響到我的讀者群設定。」陳志豪的構想,依照公務員的平均狀態,是以大學畢業應有的知識水平為標準,這也是本書在改寫時,甚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原則上,公部門的人員,都具有大學以上的學歷,所以這本書雖然比調查報告好讀,但仍有一定的知識含量以及文字深度。」
對陳志豪而言,即便是「大眾」史學,也可以依學識背景,進行更細緻的劃分。「出版品應該還是要有層次上的區別,我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去寫一本給高中生閱讀的普及歷史類書籍,因為我不太能夠確定他們能夠掌握到什麼樣的程度,我也不太知道他們更關注的東西是什麼。」正因為「分眾」,陳志豪在本書的撰寫上,也希望能夠提供更多面向的內容給讀者。「例如,我在書中不會只跟你說哪裡有茶,而是分享我如何透過資料分析、學理推論,進而得到我要的答案。」讓讀者在與人分享時,能夠有根據地說出這些歷史的建構過程,是陳志豪在改寫此書時,希望帶給讀者的知識。
即便是「有意識」的區分閱讀的受眾,陳志豪也希望能在專業的書寫脈絡下,為本書注入血肉,使其閱讀起來,更具故事性。人物的介紹,便可增添這樣的特色,特別是,那些以往被「大歷史」忽略的小民。
為歷史加溫:偉大的無名小人物與遙遠的童年記憶
歷史,即在探討不同時空下「人群」的變遷樣貌,陽明山的茶業發展史亦然。在問到當地是否有哪些值得述及的人物時,陳志豪說道:「當地因多為小農的關係,其實很少有被大量記錄下來的重要人士,但這就是我們在探討歷史人物時,所面臨到的一個現實問題。亦即,歷史書寫,通常是為『英雄』服務的。」
當然,橫貫台灣歷史兩百多年的陽明山茶業,仍有一些被記錄下來的人物。如日治時期,石門有一位名為謝泉的製茶師,他是當時產業的「巡迴教師」,專門在當地推廣新式製茶技術。他所留下來的資料中,詳實記載了他的行程,這一類的基層技術人員,雖然沒有值得渲染的英雄事蹟,但他們卻是日治時期製茶技術發展的重要推手。「他們的故事很平凡,就是每天與農民聊天、並傳授新的茶葉知識,但他們卻是台灣茶業持續轉型的關鍵。」就是這樣偉大的「小事」,讓台灣茶產業得以不斷進步,並持續至今。
謝泉的工資單(謝國村、謝宜良、陳志豪提供)
最後,在問及本書出版後,是否有收到任何來自於讀者的回饋時,陳志豪提到,有許多人因為這本書,喚起了他們兒時的記憶。
「很多人看了書中的內容後,才知道為什麼家裡小時候要種紅茶、綠茶、為什麼要把茶葉送到大稻埕。有許多人家的長輩,其實早期都以茶葉維生,這些歷史記憶雖已遠離,但透過本書,他們似乎又找回兒時所見;或對家族中種茶的傳說,有了更具體的想像線索。像是昇恆昌金門分店的董事長,本身是金山人,他在讀這本書後,就提到書中寫到的那些小路,是他小時候跟著長輩一同採茶時的必經之徑,所以特別有感覺。」
讀者滿足的笑容,讓本書不單只是一部歷史專著而已,它更像是一封珍藏已久的家書,裡面裝載了某些人的生命記憶。當然,大部分的讀者,可能沒有那樣的連結。但仍能在翻閱過後,感受到本書在豐富內容的背後,所蘊含的溫暖。
陳志豪教授與《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一書合影(尹懷君攝影)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五南書店→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