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特推薦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書評

 上稿時間:2022/08/25   
撰稿人:邱鉦倫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書評

國立東華大學、慈濟科技大學講師邱鉦倫帶領大家從地圖看見臺灣的歷史發展。

文/邱鉦倫

   如果你年紀稍長些,或許曾見過有種老木桌,桌面上印有世界地圖。外公書房就有這麼一張書桌,小時候總趴在桌上看著「世界」,心裡想著「為什麼美國這麼大?」「意大利好像長靴。」那臺灣呢?原來臺灣這麼小,但爸爸帶我環島旅行時車程也開了好幾天,這個「世界」究竟有多大呢?

  於是我在腦中建構起對臺灣、對世界的想像。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畫的《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第一冊「空間篇」,透過三十幅獨特的地圖,這些地圖橫跨16到21世紀,我們透過地圖來遙想,這些曾到過臺灣的異鄉人,他們是如何描繪和想像這座島嶼。

  在沒有衛星遙測的年代,當時的人們是如何繪製地圖的呢?這些都帶有過多的想像與推測,他們渡過海洋,看到陸地,並嘗試找出自己的定位,既有冒險的激情,更有浪漫的情懷。一幅幅地圖成為當時人們認識臺灣、定位臺灣的紀錄,而我們再透過地圖嘗試理解他們眼中的臺灣,並通過地圖的演變認識政治上、社會、地理上不停變動的臺灣。

  例如在介紹《康熙皇輿全覽圖》時,其中的〈福建省圖〉中的臺灣只有西半邊,硬生生缺少了東半邊,法國耶穌會士馮秉正如此說道:「……只有山巒以西的地方才屬於中國,東部只有野蠻人居住。」可以發現,對馮秉正來說,土地依然存在,但政治力無法控制,所以土地並不真正屬於清帝國,如此弔詭的思維就反應在地圖上了。

  又如光復後中華民國政府從日本手上接收回臺灣,並重新為各地的街道、區域命名,Tim Cresswell說,命名是賦予空間意義,使之成為地方的方式之一。同時地方也是一種觀看、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如〈臺南市新舊街路名圖〉一圖,在日治時期慣以町名、丁目、番號來命名,是以街區的概念來記錄住址,國民政府接收後,改以線狀的道路為城市地址命名,目前全臺各地街道中,最為人熟知的路名如「光復路」、「中山路」、「中正路」等皆是當時「改朝換代」的產物。於是我們從地名的替換,看出了空間意義的轉變、政權的更迭,以及統治者的期望。

  書中精美的地圖不僅發思古之幽情,更從中認識「臺灣」是如何從海隅一方逐步站穩自身主體,從缺一半的福建省附屬海島成為世界都在關注的堅軔之島。在外公世界地圖書桌上的臺灣或許渺小,但臺灣的深度、內在不亞於世界各國,長大後的我,仍覺得世界很大,但我卻只想好好地認識這塊土地。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

五南書店→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