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科學

【書籍試閱】《文化研究》半年刊

 上稿時間:2018/05/02   
【書籍試閱】《文化研究》半年刊

《文化研究》半年刊是由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所出版,自2005年創立以來,秉持超越學科界限並且鼓勵批判對話的理念,針對文化議題的不同面向進行探討,期待能夠促成更多不同領域的學術對話,並且呈現具有導引性與當代性的研究成果。

  《文化研究》已經被納入TSSCI以及THCI核心期刊。歷年來,《文化研究》吸引的稿件來自台灣、大陸、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歐美地區,成為跨地區之重要國際性華語學術期刊。除了展現了多重地理空間的交錯,本刊亦成為多元學科空間交會的連結點,包括文學、哲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藝術研究、電影研究,而如同串流不同網際空間的「路由器」(Router),讓多重思想網域得以並存。這些學術功力紮實而思想活潑的研究論文挑戰學科界限,面對文化議題,開闢出各自不同的思考道路,更凸顯了Router的古典意義:「路徑拓展者」(route + er)。每一位作者,都是「路徑拓展者」;每一篇文章,在傳遞思考的路徑中,也替《文化研究》這份刊物不斷重新界定自身。

  《文化研究》所刊載之論文與論壇的議題涵蓋面廣泛,包括性/別議題、都更爭議、外勞移工、離散族群、失能者、身心障礙、生命政治、觀看台灣、兩岸關係、東亞現代性、東亞疆界、情感亞洲、國際政治、醫療倫理、國家倫理、公共人類學等等。為了能夠打開更多對於當代文化議題關注與論辯回應的空間,除了研究論文之外,本刊也持續徵求並且規劃不同形式的專欄,包括思想論壇,思想翻譯,影像書寫,田野筆記,專題訪談,評論(書評、展評、影評、會議報導、政治事件或文化事件評論)等。

文化研究-2015年 春/第二十期

影像再現的不可見之處:性別、族群、國家、美學

  本期收錄五篇論文,都是關於影像的問題,也讓我們再一次從影像的可見性,思考不可見的場域,包括性別、認同、族群、國家治理、族群暴力以及美學的問題。

  王君琦主編的「性/別與華語影視場域」專題邀請了三篇文章,非常刻意地挑選了非主流的影像文本,探討這些影像所指向的更為貼近時代卻為人所不見的現實狀況。在王君琦的〈在影史邊緣漫舞:重探《女子學校》、《孽子》、《失聲畫眉》〉中,我們看到了新電影敘事中被政府文化政策排除而處於邊陲地位的早期同性戀電影,如何呈現了八十年代同志被再現與想像的種種痕跡。在廖瑩芝的〈幫派、國族與男性氣概:解嚴後台灣電影中的幫派男性形象〉中,我們看到了解嚴後電影中幫派文化與挫敗男性氣概所透露的九十年代以降台灣社會的價值崩毀與認同焦慮。在譚佳的〈新自由主義式的「邂逅」:《非誠勿擾》與電視真人秀的性別政治〉中,我們看到了當前大陸流行的「相親」節目真人秀,表面上依循著新自由主義市場的自由與開放,實際上並沒有脫離電視產業從地方到中央的審查制度,反而更深化了性別階級以及社會的結構性壓迫。

  許維賢的文章〈人民記憶、華人性和女性移民: 以吳村的馬華電影為中心〉,則重新揭起歷史過程之下被遮蔽的馬華僑民處境。在馬來西亞,「華人性」是一個極為複雜的概念,充滿了社會內部的緊張衝突,以及馬華移民自身的不安。馬來西亞華人的遷徙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漢代,而唐、宋、元、明各朝也都有移民紀錄。十九世紀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大量的華工被英國殖民政府輸入馬來西亞,擔任採礦或是橡膠園的苦力。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入侵中國大陸,則是另外一波大量中國婦女遷徙到馬來西亞的移民潮。華人先後遷徙移民馬來西亞,形成了複雜而重疊的在地意識以及族群認同。吳村拍攝於1946-1947年間的幾部電影《星加坡之歌》、《第二故鄉》與《度日如年》,面對了歷史過程中馬華社群與當地社會之間的緊張與不安,包括三十年代移民馬來西亞的中國婦女如何同時經歷與目睹了日本天皇、美國軍火、中國政府的治理,橡膠園地主對於外來勞工的剝削,馬共游擊隊以及同時期馬華社群的左翼實踐,中下階層華僑社會的種種面貌。許維賢獨具批判觀點地指出,「馬華文藝獨特性」所強調的此時此地現實星馬的地方色彩,反而抹滅了歷史中「非華非馬」的華人性,以及目前被主流論述妖魔化的馬共游擊隊當年的抗日衛馬。

  劉永晧的〈失衡的電影文本:分析王家衛電影《我穿越9000公里為了把您點燃》中的引用、省略、中斷、斷裂與刪扣〉,則以十分奇特的方式,談論影像所嫁接的文本,以及這種嫁接所構成的不可見的美學運動。王家衛原本僅僅三分鐘的短片,被作者以大篇幅展開的方式,談論影像中來自他方的異質元素。顯然,作者的意圖並不在於討論這個三分鐘短片,或是其中引用高達《阿爾發城》的聲音與巴哈的音樂,而在於從美學層次探討影像的「切分音」(syncope)運動,如何組合了斷裂破碎的畫面與聲音,以鏡頭的中斷、省略、不連續與斷裂,而造成了不連續「視覺震動」的感官美學。本刊編輯室為了二十期規劃了兩個論壇:高橋哲哉的「福島:犧牲的體系」,以及柄谷行人的「戰後日本的左翼運動」。這兩個論壇都觸及了當前台灣社會所面對的尖銳問題。

  高橋哲哉的《犧牲的體系:沖繩‧福島》在2011年的福島核災事件之後一年出版,中文版於2014年出版。高橋哲哉長期思考國家暴力的犧牲邏輯,不僅只是軍國時期的軍事擴張慾望,使得人民為了國家而犧牲,更包括民主時期以經濟發展的公共利益為名,犧牲邊緣地區的人民。在這一套犧牲邏輯的運作之下,政府政客與電力公司在檯面之下進行利益交換,而各自獲利。我們藉著《犧牲的體系:沖繩‧福島》的新書發表活動,特別邀請高橋哲哉來交通大學進行「福島:犧牲的體系」的演講,並且邀請了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以及清華大學社會所陳瑞樺進行對談。對於台灣而言,高橋哲哉所討論的犧牲體系,是十分迫切而真實的問題。崔愫欣指出,以福島核災撤離二十到三十公里範圍的十四萬人來比較,整個大台北地區都在台灣核能二廠的撤離範圍,而核二廠周圍三十公里內卻又超過五百四十萬的人口。此外,一旦發生了事故,輻射塵自然不會停留在核電廠所在地的金山、萬里或是恆春,更不會停留於這個世代。陳瑞樺也指出,如何揭露這一套被遮蔽的犧牲邏輯,如何思考可以共同居住的聚落以及公共社會,則是更為重要的倫理問題。

  柄谷行人2014年的訪台,也是為了他的《哲學的起源》新書發表會。柄谷行人曾經於六十年代參與過「全學連」的學生運動,屬於安保世代。過去二十多年來,除了研究文學理論之外,柄谷行人也持續投入政治與哲學的書寫,包括《世界史的構造》、《邁向世界共和國》、《談政治,倫理21》以及《站在震後的廢墟之上》等。柄谷行人最為著名的構想,便是他所提出的「交換樣式D」─在更高維度上恢復氏族社會「互酬─贈予」的微型世界體系之構想。在這個構想之下,使得任何民間社會,無論是原住民部落,或是鄉鎮作為單位,甚至是都市中的抵制都市化的社區活動,都能夠以「互酬─贈予」的模式來構想單位與單位之間的交換樣式,而由內部抵制一國之內不同形式的「資本─民族─國家」壟斷。柄谷行人所提出的這種微型的和平革命行動,正是他所強調的合作社模式,或是無支配性以及自由平等的區域性小型共同體。對他而言,D的來臨,是被壓抑者的出現:不分學生、勞工、家庭主婦、或是任何市民,只要面對了不同角落的問題,例如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勞工剝削、壓抑市民生活空間的都市發展計畫種種問題,透過自由連結而站出來,這就是不得不出現的聲音。

  我們藉著他來台進行新書發表會的機會,邀請他到交通大學針對「戰後日本的左翼運動」的問題進行演講,請他從六十年代學生運動以及左翼運動出發,來回應日本社會當前全面右翼化的問題,也同時思考台灣的2014「太陽花運動」。我們邀請了汪宏倫提供他與柄谷行人的對話,也刊載了林暉鈞以及劉紀蕙對於柄谷行人的閱讀回應。

  唐慧宇的展評〈亞洲泛靈異響中的國族圖示:韓國媒體城市首爾雙年展2014〉,以及王遠洋的影評〈普拉娣巴.帕碼的反身策略:《真實之美:探索愛麗絲沃克》評論〉,為本期增加了視覺影像的豐富思考向度。 

劉紀蕙 2015年6月於山湖村 

本篇圖文來源: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提供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