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人物

成為一道陸地上的洋流,海洋的捍衛者 ──專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上稿時間:2018/10/31   
   編撰:撰/張卉君;編/編輯部
成為一道陸地上的洋流,海洋的捍衛者 ──專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於1998年成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最初從鯨豚調查為開端,進而以「關懷台灣海洋環境、生態與海洋文化」為旨,以穩定、溫暖、堅持的態度將海洋保育的觀念帶給台灣民眾。走過二十個年頭,「黑潮」一直致力成為陸地上的一股暖流,帶大家重視、保育台灣的海洋問題,更在今年6月帶領同樣關懷海洋議題的環保人士、團體,進行了一項為期14天的島航計畫,這個行動為台灣留下海洋微塑膠現況第一份全紀錄。本月焦點人物專訪,邀請到黑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來談談,黑潮近年來在台灣海洋保育上的發展以及未來的展望。

────────────────────────────────────────────────────────────────

守望鯨豚,從觀賞到保護

  黑潮最早以鯨豚的調查記錄工作開始,因為鯨豚是海洋中的指標性物種。過去在1990年台灣《野生動物保育法》將鯨豚列為保育類動物之前,鯨豚是可以自由獵捕、宰殺、買賣交易的漁獲。過去大眾對於鯨豚其實並不了解,國內研究鯨豚的學者也寥寥無幾,只能靠擱淺的死亡個體進行解剖稍稍認識。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國際間的賞鯨產業已發展多年,學者和公部門也開始想要推動台灣的賞鯨產業,初步開始針對台灣東岸及墾丁海域的鯨豚做野外資源調查,包括物種、數量、目擊地點、動物行為等都是觀察的重要項目,後來證實台灣海域的鯨豚資源豐富,才藉由賞鯨業的發展讓人們有了搭乘娛樂漁船親近海洋認識鯨豚的機會。

   多年來,透過鯨豚這個指標性物種的調查,黑潮也延伸了對海洋議題的關注,比如海洋廢棄物、海洋污染、海岸開發、過漁、混獲等議題,關懷的面向除了動物、海洋及海岸環境之外,也記錄了海洋文化,發展海洋環境教育。黑潮是做鯨豚調查起家,全世界八十多種鯨豚,台灣就曾有近三十多種的鯨豚目擊紀錄,近年甚至還陸續發現新的鯨種在台灣出沒的紀錄。即便聯繫紀錄了二十多年,但海洋充滿了未知,人類對鯨豚的認識至今仍是瞎子摸象,因此黑潮持續聚焦於鯨豚這個指標性物種的關注和研究,針對不同種的鯨豚分別發展研究計畫,而受到海洋廢棄物影響的海龜、海鳥,也是黑潮延伸關注的物種。

 與林務局合作,拍攝實驗性「繪本式」紀錄片

   黑潮於2010年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出版《海豚的圈圈》紀錄片,從2008年開始拍攝。此計畫開端自林務局在2006年舉辦國家生態電影節,籌備過程發現國內生態紀錄片產量極少,因此發起「自然生態補助計畫」、提撥預算,鼓勵民間團體用自己的鏡頭,記錄台灣的故事。

  據報導,《海豚的圈圈》是「國內第一部中文版的鯨豚主題紀錄片」,雖名為紀錄片,但整支影片卻別開生面地由極少的旁白、大量的音樂串成,人們好奇黑潮執行團隊是否受到哪些作品啟發,才選擇以如此特殊的方式呈現?該片導演、也是資深黑潮解說員金磊說道:「與其說受到哪些作品啟發,還不如說這是在看完眾多生態與海洋紀錄影片之後的發想。黑潮執行團隊的夥伴們都覺得市面上不缺再多一部充滿旁白與知識的傳統紀錄片,但幾乎沒有調性柔軟,以閒適愉悅步調引領觀賞者進入海洋生態環境的作品。所以在經過多次討論之後,執行團隊才決定以類似於製作一本大小朋友都能輕鬆領會的繪本故事的概念來呈現。」這個答案完全展現黑潮團隊別於傳統,且勇於走在環保之路前端的特質。 

《海豚的圈圈》是「國內第一部中文版的鯨豚主題紀錄片」(圖片來源:黑潮文教基金會)

《海豚的圈圈》是「國內第一部中文版的鯨豚主題紀錄片」(圖片來源:黑潮文教基金會)

《海豚的圈圈》是「國內第一部中文版的鯨豚主題紀錄片」(圖片來源:黑潮文教基金會

  現任執行長卉君也表示,現在台灣的朋友對於有鯨豚生活在台灣週邊海域、鯨豚是哺乳類生物這些事情多半有基本的了解,但接下來的更進一步認識及關心,就是目前比較缺乏的部份。所以在用軟性的影片引起觀眾的興趣之後,還是希望提供足夠的專業訊息,給不論是明確想要知道的朋友,或是有意無意間翻閱的人們。這支開創式的紀錄影片,不只捕捉到海豚在海面上活潑翻轉、悠遊的珍貴畫面,還另外附上小手冊,編收鯨豚知識補給站、鯨豚Q&A、鯨豚擱淺處理等資訊,讓讀者在觀看影片之外又能有更多加值的知識內容。

 走進校園推廣,在觀眾的反饋裡獲得肯定

  《海豚的圈圈》是基金會首次獨自完成製作的影片,這支影片拍攝從企劃發想,到實際執行、後端推廣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難處,其中最辛苦的地方主要還是自然環境的不可預測性;包括了天候影響了出海拍攝的進度、拍攝到的內容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如同當初如計畫書之內所提出的腳本,但之所以為生態紀錄影片,當然也就是想要呈現實際紀錄到的環境生態樣貌。而基金會在決定影片屬性跟附加小手冊之後,也就有著想要往校園推廣的想法。在實際看到不熟悉台灣海域,或是不知道台灣外面就有鯨豚棲息的同學們在看到影片後露出來喜悅的表情,當下就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海豚的圈圈》走入校園推廣獲得許多大小朋友的熱烈回響(圖片來源:黑潮文教基金會)

《海豚的圈圈》走入校園推廣獲得許多大小朋友的熱烈回響(圖片來源:黑潮文教基金會)

《海豚的圈圈》走入校園推廣獲得許多大小朋友的熱烈回響(圖片來源:黑潮文教基金會)

《海豚的圈圈》走入校園推廣獲得許多大小朋友的熱烈回響(圖片來源:黑潮文教基金會)

《海豚的圈圈》走入校園推廣獲得許多大小朋友的熱烈回響(圖片來源:黑潮文教基金會

13年來,以多種角色參與黑潮的執行長

  黑潮基金會為落實海洋教育,經常舉辦各種大小講座、體驗活動,相關出版品也累積十餘種,此外,也固定在每年夏天舉辦為期兩個月的「海上鯨豚解說員培訓營」。卉君談到自己最初也是在2005年參加這個活動後才開啟加入黑潮的契機,進而成為解說員志工,開始定期回到花蓮出海執勤,也因此慢慢熟悉基金會的運作,後來也有機會成為專職工作人員。

   除了自身對海洋保育的重視外,卉君表示因為在這裡遇見一群同樣熱愛海洋的人,是這個團體最吸引她的地方。雖然每個人的生活經驗和特質專長都不相同,但卻又能夠一起工作、一起上山下海,這其中必須有很大的包容和共識,在認識自然、認識海洋的過程中,他們也不斷認識另一個深層的自己。「認識黑潮對我而言是生命中的一個重要轉捩點,這群人、這個組織讓我看見世界有許多不一樣的選擇和生命的可能性。」和一群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往相同方向前進的堅持,是張卉君最深的感動。

黑潮工作團隊是一群來自各領域卻對大海有一樣堅持的人(圖片來源:黑潮文教基金會)

黑潮工作團隊是一群來自各領域卻對大海有一樣堅持的人(圖片來源:黑潮文教基金會

從旁觀者站上前線,因為「海洋離我們並不遠」

  張卉君回憶,在黑潮工作之後,可以說和海洋之間的互動關係也不一樣了,過去比較是旁觀者,但投入海洋保育工作之後,就涉身其中了,除了海洋美麗令人陶醉的那一面,也更關心如何保護它、如何為海洋做點事。她認為,海洋會需要被保育,就是因為人類世界對於海洋環境造成的破壞,而這些破壞已日漸嚴重甚至造成族群多樣性存滅的影響,所以非常需要投注相對地關注來復育、保護海洋環境。

  除了野外鯨豚的棲地、族群量、人為衝擊、圈養是黑潮所關注的,還有漁業資源枯竭、漁業文化凋零、海洋廢棄物等多項議題,都是基金會核心的關注。張卉君認為:「海洋問題非常複雜,卻總被放在最後極少關注,我們希望可以透過教育、媒體、各種傳播方式轉譯嚴肅的議題,傳達給群眾淺顯易懂的觀念,其實海洋離我們並不遠,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也相信只要多一個人接收到這樣的事實,願意起而改變,我們的海洋就還有樂觀的未來可以期待。

帶頭發起民間性的「藍色國土監測行動」

  今年6月份,黑潮進行了一項「島航計畫」,以「塑膠微粒」、「水下聲音」、「水質溶氧」三項採樣監測,為台灣留下海洋現況第一份全紀錄,期盼透過民間自發性的「藍色國土監測行動」,提供未來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在海洋污染研究、海洋保育及環境教育工作,作為參考與延續。

  這項島航計畫除了三項監測的重點之外,也和海洋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以目視法調查台灣沿近海域海漂垃圾,在海上航程12天調查期間,調查長度達670公里,共記錄到698件垃圾,76%航次目擊到海漂垃圾;台灣西南海域的空氣及海域油污污染較為顯著,甚至在高雄港外海就有不明的泡沫帶,驗出來酚含量超過環保署公告標準兩倍以上。針對海漂垃圾與汙染,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認為藍色國土受海漂廢棄物污染狀況顯著,急需地方縣市政府與中央主管機關共同投注資源合作。

  而島航的調查重點:塑膠微粒數量及種類的統計,預計於今年底透過記者會的形式公開發佈研究結果,希望能促使環保署、海保署等海域及污染主管機關落實長期針對藍色國土進行塑膠微粒的定檢,黑潮也將轉化這些媒體素材作為後續推動環境教育活動的教材,希望讓更多小朋友知道塑膠微粒的危害,進而實踐生活中源頭減塑的行動。

  針對今年導航觀察到的海域污染結果,海保署也表示他們將研議建置此類海上污染案件之檢舉查核機制,並與海巡署、交通部航港單位合作,致力於海域污染管制之船舶排污管理工作。此外,海廢事件日益嚴重,海保署也結合縣市政府的力量,持續於全台加強環保艦隊的功能以及清除海底漂等各種海洋垃圾,並透過資料分析,提供減少海廢之具體策略方向。

與公部門一同捍衛海洋的期待

  公部門是最大資源掌握者,作為民間的環境團體,黑潮長年進行的鯨豚資源調查、海域調查及環境教育工作,大多是靠民眾小額捐款贊助支持。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也表示,很希望公部門能發揮角色,從環境政策上著手改變,也希望政府能夠貫徹資訊公開的原則,這是人民基本的環境知情權,將發包的環境調查數據也能公開給民眾知道,也希望未來公部門能夠與地方長期關注、監督環境的團體建立夥伴關係,將資源投注在有基礎的長期資源調查上,除了監督政策之外,也能透過公私協力來一起讓環境更好。

│延伸閱讀│

a